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 苏州园林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15444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5.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 苏州园林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 苏州园林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 苏州园林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 苏州园林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 苏州园林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 苏州园林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 苏州园林课件 新人教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 州 园 林,叶圣陶,字词知识,1.生字注音 轩榭( ) 丘壑( ) 嶙峋( ) 蔷薇( ) 重峦叠嶂( ) 雕镂( ) 斟酌( ) 琢磨( ) 玲珑( ) 依傍( ) 芭蕉( ) 池沼( ) 庸俗( ) 因地制宜( ),xunxi,h,lnxn,qinwi,zhn,lu,zhnzhu,zhum,lnln,bn,bjio,zho,yng,y,字词知识,2.多音字,称,蔓,据,切,chng(称呼) chn(对称),mn(蔓延) mn(蔓菁) wn(爬蔓),j(根据) j(拮据),qi(一切) qi(切开),字词知识,镂lu(镂空) 屡l(屡次) 褛l(褴褛),傍bng(傍晚) 谤bng(诽谤)

2、 磅bng(一磅),嶂zhng(叠嶂) 彰zhng(彰显) 障zhng(障碍),沼zho(池沼) 昭zho(昭雪) 诏zho(诏书),3.形近字,字词知识,4.重要词语释义 重峦叠嶂: 胸中有丘壑: 败笔: 因地制宜: 俯仰生姿:,原指山险而高,一重重地前后重叠着,文中指假山堆 砌的情态。,文中指设计者和匠师的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构 思布局。,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画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 的词句。,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有的向下,有的向上,形成各种美好的姿态。,字词知识,阅历: 雷同: 鱼戏莲叶间: 珠光宝气: 诸如此类: 别具匠心: 闲适: 鉴赏: 斟酌:,亲身见过、听过或

3、做过,经历;也指由经历得来的知识。,指不该相同而相同。,汉乐府江南里的诗句。意思是鱼在荷叶间游动嬉戏。,形容服饰陈设等非常华丽。,与此相似的种种事物。,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清闲安适。,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作者作品,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 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 “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49年后,先后出任 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 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 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 协副主席,

4、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代表作有长篇小 说倪焕之,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 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创作背景,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 摄影集,约叶圣陶写一篇序文。叶老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 苏州,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 深刻的体会。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 上。,文章主旨,苏州园林是一篇富有艺术性的说明文。文章 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展现了它的美 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 设计者和匠师们认真严肃的劳动态度和杰出的艺 术创造能力。,脉络梳理,重点探究

5、,1.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文章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重点探究,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事物的? 苏州园林一文,作者先从整体上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入 画,后从各部分介绍如何处处入画;先概括写“四个讲究”, 后具体介绍这“四个讲究”;先说这“四个讲究”是主要的, 然后再说花墙廊子等次要的。因此这篇文章综合运用

6、了从 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几种说明顺序, 极有条理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这一特征。,重点探究,3.为什么作者在本文中不具体介绍四大名园? 苏州园林蜚声中外,作者对苏州园林的个性特色略而不提,而 是异中求同,经过比较归纳,准确地抓住了各个园林建筑的共 同点,并用精练的语言加以说明,这就避免了用很多文字写个 别园林,而给读者以鲜明的整体感,让我们用审美的眼光去欣 赏苏州园林。 具体介绍四大名园会浪费大量笔墨,这不利于对苏州园林的 总体特征进行说明。,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池沼(zho) 嶙峋(xn) 砌砖(q) 着眼(zhu

7、) B.琢磨(zhu) 丘壑() 镂空(lu) 蔷薇(qing) C.轩榭(xun) 庸俗(yng) 模样(m) 松柏(bi) D.斟酌(zh) 一幅画(f) 对称(chn) 摄影(sh),解析 A项中“峋”应读xn,B项中“镂”应读lu,D项中“酌”应读zhu。,C,2.理解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典范、样本。 (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 美的败笔。 (3)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 季不感到寂寞。 (4)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 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

8、胸中有丘壑。,这里指园林设计的缺欠。,这里是单调、冷清的意思。,意思是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构思和布局。,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 (1)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 ) (2)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 ) (3)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 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 ),说明,描写,议论,4.下面四句中有一项运用的说明方法与其他项不同,它是( ) A.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 B.顶部的中心挂着红宝石般的五星灯。 C.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D.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

9、画图 中”的。,D,5.根据你对文意的理解填空。 苏州园林按 顺序,采用 式的 结构展开。先总括苏州园林的 ,再从 和 各个方面分别加以 说明苏州园林的 美,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 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建筑者超人的艺术创造能 力。,逻辑,先总后分,地位和特点,大处讲究,细部注意,图画,6.综合性学习。 (1)巧联妙对。 苏州园林的美景令人陶醉,游人为了表达对它的赞美,拟写 了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桂林山水甲天下 下联:,(2)诗坛品香。 欣赏下面的诗句,想想它写的是苏州园林的何种景致。 鸟啼花落屋西东,柏子烟青芋火红。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 身在万山中。 ( ) 叠石疏泉不数旬

10、,水芝开出似车轮。石幢一尺桃花雨,便有 红鱼跳绿萍。 ( ),苏州园林冠江南,假山,“荷叶”或“鱼戏莲叶图”,二、阅读理解 西塘古镇 西塘,地处太湖东南河道交错的水乡地带。人们依水而居, 依靠便利的水上交通从事贸易活动。明清时期,这里发展成为 江南商业重镇。 西塘拥有发达的水路交通网,在占地仅1平方千米的古镇内, 就有9条河道在此交汇,将古镇分为8个区块,百余座古桥将古镇 连通,因此,古称“九龙捧珠”。 西塘的道路交通以桥、廊棚、街弄为主体,在众多古镇中颇 具特色。,西塘水巷交织,河桥密布,走来走去都是桥。古桥种类繁多,造型也很精美。长长的廊桥,矮矮的石桥,高高的拱桥,使古镇形成了“人家在水中

11、,水中架小桥,桥上行人走,桥下小舟过,桥头商铺立,水中倒影游”的水乡美景。,最有名的环秀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古镇中最高的一座桥。 拱形的桥身异常优美,桥东西横跨小桐、北翠两圩。两侧均有 桥联,东侧联曰: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西侧联曰: 往来人度水中天,上下影摇波底月。 虽然江南古镇大多有廊棚,但西塘的规模最大,临河的街道都 有廊棚。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道。廊棚沿河而建,造 型古朴,一色的青瓦盖顶,连为一体,既可遮阳避雨,又可驻足观景。 这里有多条街道,其中西街最具特点。西街有水乡极为典型的 街道布局,最窄处的宽度仅供挑担换肩,即一根扁担的长度。临 街房屋二楼常常有屋槽延伸,

12、两两相对,形成了“一线天”的空 间布局,构成了别致的古镇风貌。,“巷”在吴语方言中是弄堂的意思,西塘的弄堂更是独具 特色。这里水道密集,居民惜土如金。无论是商号还是民舍, 房屋之间的距离总是被压缩到最小,西塘的弄堂总是长而深 窄,其中又数石皮弄最具代表性。 石皮弄因铺地的石板薄脆如皮而得名,位于西塘古镇下西 街,始建于明末清初。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 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全长68米,上面用166块青石板 铺成,下面是下水道,能使全弄雨天不积水,如此设计实在巧妙。,今天,西塘的水道、街道基本保留了江南古镇的 原始风貌。水道划分了古镇大的板块,街道上方兴 建的廊棚,进一步划分

13、了空间区域,明确了使用功能。 弄堂再连接各家屋舍,对空间进行细分和利用。这 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 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为当地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也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道路在小农经济商贸活动中的作 用。,7.根据文章内容,用“”将第段分成四个部分。, ,8.西塘的古桥、廊棚都很有特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 面的表格。,数量多,种类多,造型精美。,规模大,沿河而建,造型古朴。,9.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作比较 作诠释,10.下面句子中,两个“仅”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突出了石皮弄的狭窄。,1

14、1.第段说“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 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从全文来看,这里的“势”与“事” 分别指什么?,势:河道纵横,面积狭小。事:居民生活和商贸活动的交通需要。,三、课堂小练笔 课文语言生动准确,还表现在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上。 如第二自然段中四个“讲究”构成了动宾式排比句,突出了 布局的特色,也加强了语势。请你写一段排比句,介绍某种事 物几个方面的特点。100字左右。,公园里的树真多啊,有四季常绿的松树,有器宇轩昂的银杏树, 有高大挺拔的槐树,有婀娜多姿的柳树;公园里的树真奇啊,有 的像一把伞,有的像神气的士兵,有的像顶天立地的巨人。,新课标对辨析并修改病句这一考

15、点的相关要求是:能辨析并判断句子的正误。考纲对这一要求实际上包含了两个内容:一是辨析病句,二是修改病句。辨析病句,是对病句的识别和分析,是修改病句的前提。只有辨析清楚,才有可能对症下药,对病句进行正确的修改。修改病句,是辨析病句的最终目的。,辨析病句的三种方法。 1.语感法。 调动语感,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直接凭语感做判断。 2.紧缩法。 通过压缩句子,提取主干,看看主谓宾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 3.特别关注句子中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数量词、否定词、介词 等。,(2015哈尔滨中考)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在修改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文章中的错别字。 将“改正并找出”改为“找出并改正”。 B.地铁5号线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 在“交通拥堵”后加上“状况”。 C.我们必须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 将“提高”改为“加强”。 D.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 删去“大约”或“左右”。,C,解析 A项中,不合逻辑关系,只有先“找出”才能 “修改”,所以修改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