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7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与演练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1431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4.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7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与演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7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与演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7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与演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7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与演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7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与演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7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与演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7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与演练课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整合与演练(七),视角一 主流发展意识振兴实业经济,谋求国富民强 精要点拨 “实业救国”思潮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19世纪末提出,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演练1 (2015浙江9月选考调研)20世纪初商务官报载文指出:“国之富强,视乎利权;欲保利权,端在抵制;抵制之术安在?舍兴工无他道也。”该文认为实现“国之富强”的首要途径是( ) A.抵制洋货 B.振兴实业 C.重农抑商 D.保护利权 解析 材料主旨意思是实现国家富强、保护利权、抵制外国侵略归根结底要“兴工”,即振兴实业。故选B项。 答案

2、B,视角二 历史问题的现实警示历史学里的货币经济常识 精要点拨 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是历史学习与出题的常见方式。 演练2 (2016温州中学高一期末)创办于1923年的嘉兴民丰造纸厂是中国民族造纸工业的重要成员,1948年该厂账面资金一度达到480亿元,但这一年该厂的生产经营却陷入破产边缘。出现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有可能是( ) A.官僚资本肆意压迫 B.国民政府滥发纸币 C.美国商品大量涌入 D.企业内部管理不善 解析 材料显示1948年的企业状况是因为通货膨胀严重造成的,而滥发纸币是造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故选B项。 答案 B,视角三 新史观社会史观关注社会生活的变迁 精要

3、点拨 在我国,社会史观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史观辩证和唯物地看待社会。社会史观的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称为“社会习俗的历史”。 演练3 蔡元培先生1889年第一次婚姻,完全是奉父母之命,婚礼之前从未谋面;第二次婚姻前,1900年蔡元培写下一份征婚启事,提出女方天足、识字、夫死妻可改嫁、不合可离婚等条件。蔡元培先生两次婚姻的变化反映了( ) A.西式婚姻习俗在中国已成主流 B.人们思想观念的日益解放 C.近代西方婚姻自由思想深入人心 D.政府对婚姻习俗的引导有方,解析 材料没有反映西式婚姻习俗成为主流,所以A项不正确;C项为容易误选的选项,首先,蔡元培先生的第一次婚姻也是在近代,其

4、次,材料是蔡元培一个人,不能说是“深入人心”,所以C项不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政府的行为,所以D项不正确。 答案 B,视角四 全媒时代从“互联网”看现代传媒的社会功能 精要点拨 “互联网”计划是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入融合,以产业升级提升经济生产力,最后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2016年,“互联网”入选十大新词和十个流行语。,演练4 (加试)下图是当今手机互联网上最受大众欢迎的微信场景。那么互联网发展有哪些方面的优势( ),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虽然快捷迅速,但费用较打电话要昂贵多了 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A. B. C. D.

5、 解析 互联网的费用较打电话低廉,所以排除含的选项。 答案 B,视角五 史学方法计量史学,定量分析 精要点拨 计量史学的最大特征就是运用自然科学中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其显著作用是促使历史研究走向精密化,在经济史方面多有考查应用。,演练5 (2014重庆高考,节选)史料 下表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探究 根据史料,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提示: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大大缩减。欧洲各国忙于一战,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减少了对外国商品的依赖;提倡国货运动抵制了外国商品的输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