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0.1旅游地理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14251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0.1旅游地理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0.1旅游地理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0.1旅游地理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0.1旅游地理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0.1旅游地理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0.1旅游地理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0.1旅游地理课件新人教版(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部分 选修模块,第二十章 旅游地理( 选修3 ),-3-,知识梳理,真题通关,考点一 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与欣赏,-4-,2.旅游资源的类型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知识梳理,真题通关,-5-,3.旅游资源的特性 与其他资源相比,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和永续性等特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特征又各有不同,具体分析如下所示。,知识梳理,真题通关,-6-,知识梳理,真题通关,-7-,4.旅游资源的价值 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等方面,如下表所示。,知识梳理,真题通关,-8-,5.旅游景观欣赏

2、( 1 )选择观赏位置。 观赏距离的选择。,知识梳理,真题通关,-9-,知识梳理,真题通关,-10-,( 2 )把握观赏时机。 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时间及气象变化,体验大自然中的色彩美、静态美和动态美。当然,观赏人文景观同样也要把握时机。,知识梳理,真题通关,-11-,( 4 )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深山藏古寺”体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自然和人文和谐思想也体现在其他人文景观的建设上,如北方皇家园林以红黄为主色调;南方私家园林以黑白为主色调。 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人类活动与自然协调的结果。,知识梳理,真题通关,-12-,( 5 )以情观景。 只有以情观景,才能深入领悟自然的美

3、。,知识梳理,真题通关,-13-,知识梳理,真题通关,1.( 2013全国卷,4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该地夏宜避暑,冬可滑雪,吸引了大量游客。下图示意神农架及其周边地形,图中山峰为神农架主峰神农顶。,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 答案神农架地处亚热带,山地海拔较高,植被繁茂,夏季凉爽,冬季有积雪。,解析 从“夏宜避暑”和“冬可滑雪”两方面分析。神农架地处亚热带,山地海拔高,植被繁茂,夏季凉爽;神农架海拔3 000米左右,冬季有积雪,对南方地区的游客吸引力较大。,-14-,知识梳理,真题通关,2.( 2014全国卷,42 )阅

4、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某学习小组在探讨“老工业区如何转型”的活动中,发现德国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利用原有的生产设备等工业遗产资源,开发了能够吸引人们了解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历史,具有独特观光、休闲等功能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 指出老工业区的工业遗产资源,并设计老工业区工业遗产旅游项目。 答案工业遗产资源: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等建筑,以及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管理等工业遗产和遗迹。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参观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以及工业遗产博物馆,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原生产生活实景;体验原生产流程等;在由老厂房改造成的餐厅、酒吧、画廊等场所消费、休憩。,-15-,知识梳理,真题通关,解析 根据文字材料“利用

5、原有的生产设备等工业遗产资源,开发了能够吸引人们了解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历史”,从建筑物、工业生产遗址遗迹两方面找出工业遗产资源。紧扣工业遗产资源设计工业遗产旅游项目。,-16-,知识梳理,真题通关,3.( 2016全国卷,4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篁岭( 下图 )是美丽的山居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当秋日的阳光把晒楼唤醒的时候,一家家晒楼把鲜红的辣椒,翠绿的豆角,金黄的玉米、稻谷、黄豆晒起来,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17-,知识梳理,真题通关,分析“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

6、利条件。 答案旅游价值:“篁岭晒秋”是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民俗文化产品价值高;“篁岭晒秋”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购物和农家乐开发价值等。 有利条件:( “篁岭晒秋” )旅游产品独特,与附近旅游景点的旅游产品差异明显,可以实现产品互补;接近著名旅游景点( 婺源、景德镇等 ),客源有保障。,-18-,知识梳理,真题通关,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旅游价值及其开发的有利条件。材料中提到“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说明具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发展农家乐可以为游客提供农产品采摘、晾晒等体验活动,增强参与性,农产品购物可增加经济收入。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主要从旅游资源的特色、市场距离、地区接待能力、交通条件

7、等方面分析。图中显示篁岭附近有景德镇、婺源、玉京峰等旅游景点,“篁岭晒秋”与附近景点独特性突出,互补性强;离著名景点景德镇和婺源较近,有利于吸引更多游客,客源有保障;篁岭位于区域北部河流上游的丘陵地带,在交通和地区接待能力上不占优势。,-19-,知识梳理,真题通关,考点二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1.旅游景观的形成与分布 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影响旅游资源的分布,反过来可以根据自然和人文地理条件的差异分析归纳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和规律。如下表所示。,-20-,知识梳理,真题通关,-21-,知识梳理,真题通关,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本身;二是旅游

8、资源所处的环境及其相关方面。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22-,知识梳理,真题通关,-23-,知识梳理,真题通关,1.( 2014海南卷,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下图示意某旅游目的地,该地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规模相对较小。,分析该地旅游规模较小的原因。,-24-,知识梳理,真题通关,答案地处高纬,气候寒冷,适宜旅游的时间短;远离客源地;交通不便;高昂的交通和装备费用,使得旅游费用较高;生态环境脆弱,旅游环境容量相对较小。,解析 根据地理位置、经纬度推断气候、生态环境、人口、交通等区域特征。从气候对旅游季节的影响、交通可达性、旅游费用、旅游环境容量等角度分析该地旅游规模较小的原因。,-25

9、-,知识梳理,真题通关,2.( 2016全国卷,4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莫干山近年以“民宿”开发而蜚声中外。“民宿”是指利用农民空闲房屋,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野休闲、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莫干山民宿旅游起步于2007年,受政府政策鼓励,逐步形成了以吸引高消费人群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某民宿经营者说:“目前来乡里居住及游玩的多数来自大城市,以家庭及情侣为主,他们不仅来吃农家饭,还喜欢和我们聊天,喜欢下田上山体验农活。”2015年,莫干山已有民宿200多家,年营业收入达1.7亿元。下图示意莫干山的位置。,分析莫干山民宿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26-,知识梳理,真题通关,思维流程 ( 1 )根据

10、“民宿”旅游的含义,推知“民宿”旅游资源的价值 及其对高消费人群 的吸引。 ( 2 )根据图示信息推知旅游客源市场 、市场距离及 交通可达性 。 ( 3 )结合“受政府政策鼓励”,找出政府政策对莫干山民宿旅游的推进作用。 答案莫干山高质量的民宿旅游产品迎合了高消费人群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长三角高消费人群规模大;莫干山与主要客源地距离适中,靠近主要交通线,交通便捷;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27-,知识梳理,真题通关,3.( 2016海南卷,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乌斯怀亚是世界上距离南极洲最近的港口城市,人口规模小。市内店铺多为旅店、餐馆和酒吧,旅店规模不大,收费

11、较高。下图示意乌斯怀亚的位置。,分析乌斯怀亚旅店规模不大,收费较高的原因。 答案距南极近,旅游资源特殊,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可达性较差,用时长,旅费高,目标客源有限;当地生产、生活成本高;冬季寒冷漫长,一年中适宜旅游的时间短,旅店投资回报慢。,-28-,知识梳理,真题通关,解析 从客源少、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等角度分析乌斯怀亚旅店规模不大,收费较高的原因。位置偏僻、交通可达性差是客源少的主要原因。位置偏僻,经营成本高;加上气候恶劣导致适宜旅游时间短,投资回报周期长,是收费较高的原因。,-29-,知识梳理,真题通关,考点三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的设计,-30-,知识梳理,真题通关,( 2 )旅游景区规

12、划设计:根据景点区位、开发性质和规模,规划设计旅游交通和各项服务设施,如下表所示。,-31-,知识梳理,真题通关,2.旅游活动设计 旅游活动的合理设计,能够在旅游活动中充分利用时间取得最佳效果,也能保障旅游安全。,-32-,知识梳理,真题通关,-33-,知识梳理,真题通关,1.( 2014全国卷,4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下图所示区域( 湖面高程3 196米 ),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13、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34-,知识梳理,真题通关,答案海拔较高( 3 000米以上 ),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 瓶 )、抗缺氧药品等;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需带高压锅等;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解析 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风大;空气稀薄,紫外线辐射强且氧气含量低,所以要携带能够保暖、防辐射的物品。,-35-,知识梳理,真题通关,思维流程注意设问中“该时段在该地区峡谷徒步旅游”的限定条件。首先根据图中区域地理位置、地形等信息推知该峡谷地区地形陡峭、复杂 ,受季风气候影响

14、,夏 季降水多,植被繁茂。 在此基础上,分析8月徒步旅游的风险:地形复杂、植被茂密、人烟稀少易迷路 ;从图中看出,该区域海拔大多超过3 000米海拔高、缺氧,易发高原反应 ;该地夏季降水多易遭遇洪水 ;该峡谷夏季闷热潮湿河谷蚊虫较多,易受蚊虫侵扰;该地山高谷深,8月降水多且集中易遭遇崩塌、泥石流 等地质灾害。,-36-,知识梳理,真题通关,2.( 2015全国卷,4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近年来,滑雪、登山、徒步等户外活动渐成一种休闲和时尚的生活方式。几位户外运动爱好者拟于8月前往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峡谷徒步旅游。,分析该时段在该地区峡谷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37-,知识梳理,真题通

15、关,答案该峡谷地形复杂、植被茂密、人烟稀少,易迷路;海拔高、缺氧,易发高原反应;8月份降水多,易遭遇洪水;山高谷深,易遭遇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河谷蚊虫较多,易受蚊虫侵扰。,-38-,知识梳理,真题通关,考点四 旅游与区域发展,-39-,知识梳理,真题通关,-40-,知识梳理,真题通关,3.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旅游活动的开展和措施的实施必须以保护旅游资源为前提。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及实施主体见下表所示。,-41-,知识梳理,真题通关,-42-,知识梳理,真题通关,( 2015山东卷,4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四川省某景区平均海拔4 800多米,景区游客

16、数量季节差异明显。下图为该景区某年各月游客数量比重饼状图。,-43-,知识梳理,真题通关,( 1 )分析该景区7、8月游客数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 答案海拔高,7、8月天气凉爽,适合避暑;7、8月自然景观丰富、优美;7、8月为学校暑假。 ( 2 )说明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可能对当地旅游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答案淡季游客少,会造成景区旅游设施闲置,降低旅游收入;旺季游客集中,容易破坏景区环境。,-44-,知识梳理,真题通关,解析 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7、8月份游客数量众多。从题干“平均海拔4 800多米”可以看出,该地7、8月天气凉爽,再加上该季节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明显,风景优美;从客源市场来说,正值暑假,客流量大。第(2)题,游客数量的季节分布不均会产生旺季环境压力大、淡季收入低等问题,不利于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