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考点突破-掌握核心题型提升专题素养课案4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四类表达技巧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10895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考点突破-掌握核心题型提升专题素养课案4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四类表达技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考点突破-掌握核心题型提升专题素养课案4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四类表达技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考点突破-掌握核心题型提升专题素养课案4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四类表达技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考点突破-掌握核心题型提升专题素养课案4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四类表达技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考点突破-掌握核心题型提升专题素养课案4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四类表达技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考点突破-掌握核心题型提升专题素养课案4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四类表达技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考点突破-掌握核心题型提升专题素养课案4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四类表达技巧课件(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案4 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四类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题是高考中考查频率较高的题型,主要针对古代诗歌中所用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等设题,要求考生辨识诗歌所用的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从具体的考查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判断表达技巧、分析技巧用法、比较技巧异同、评价技巧效果等。近年来高考全国卷对该考点的考查频率极高。,考点解读,古代诗歌中的表达方式一般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高考中重点考查描写和抒情两类,并且描写和抒情的技巧与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其作用是再现自然

2、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抒情就是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考点1 表达方式,知识储备,诗歌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抒情,一、描写手法,二、抒情手法,题型1 描写手法 学考连接,1. (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李凭箜篌引 李 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这首诗

3、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解析:扣住“怎样表现”,思考运用的描写手法,可从修辞、正面侧面描写等角度考虑。 答案:(1)主要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如“空山凝云颓不流”;(2)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夸张手法,如“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3)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驰骋自由的想象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如“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2.(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解析:本题题干指向较为明确,要求分析上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答题时,应具体分析上下片

4、词句的意思,找出描写琵琶演奏的词句,概括其描写角度即可。根据上片中的“旧谱”“新声”“天然律吕”和下片中的“洗耳”听、“似醉还醒”可知,本词中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 答案:(1)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2)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解题指津,(术语),(具体分析),(特点),(中心),限时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送魏十六还苏州 皇甫冉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注】 作者

5、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到毗陵(常州)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相送。,(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可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歌的注释来了解写作背景,并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加以分析,如“沉沉”表现了送别友人时内心的沉重心情,“白云”写出了作者回首时只见白云不见友人的留恋和感伤。 答案:表达了送别友人时内心的沉重与感伤,也表达了设想别后而流露出的留恋、孤独和惆怅。,(2)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秋夜沉沉”“阴虫切切”是实写送别友人的环

6、境,“明日”“白云”是作者想象的景象,只见白云,不见友人,饱含感伤、留恋,是虚写。 答案:诗人送别友人时秋夜的环境是实写,诗人想象别后的明天,自己在归舟中回望苏州只见悠悠白云而不见友人是虚写。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拓展了诗歌意境,深化了送别友人时留恋、孤寂和感伤的感情。,2.导学号 87202023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元好问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 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识姓名? 【注】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岂不怀归”出

7、自诗经小雅出车。春官:指礼部,礼部掌管人才推荐、选拔、考试诸事。,(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句中“鸟羽轻”是指诗人把插有鸟羽的征召文书看得很轻,表现其不在意。 B.“敝裘羸马月三更”,紧承首句,“月三更”更是扣紧题目中的“夜赴”,写出了诗人连夜赶路的情景。 C.“未能免俗私自笑”,通过细节描写,传神地写出诗人被官府征召后不可抑制的满足与喜悦之态。 D.第二联中“官有程”三字,直接点明官府征召有期限要求,诗人接到文书后,不得不日夜兼程,向邓州进发。 E.本诗采用了虚实相生、用典等表现手法,收到了言简意丰、耐人寻思的艺术效果。,解析:AC A项,首句中“鸟羽轻”意义双关:征

8、召文书上插有鸟羽,表示紧急,文书传送快,如同飞鸟一般的迅疾;C项,“不可抑制的满足与喜悦之态”错,应该有些复杂,苦笑。,(2)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解析:题干中明确提出“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说明此诗体现出的作者情感不止一种,需要仔细分析诗歌写了哪几件事情,可以按照“不同的事情表现不同的情感”的思路作答。分条组织答案时可以按照“先概括情感,然后结合诗句分析”的模式。 答案:希望终老田园:岂不怀归的心情和此生只应与田园相伴到老的感慨。心念国事:官府文书到了,半夜三更奔赴邓州幕府;不得不应召为国效力的矛盾无奈之情:“官有程”,与“只合田间老”的矛盾(“岂不怀归”与“官有

9、程”的矛盾),题型2 抒情手法 学考连接,1. (人教必修4)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雨霖铃 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解析:解答本题有两个要素:一是手法,这从“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中不难看出;二是情感,这从“杨柳”“晓风”“残月”中也不难理解。 答案:寓情于景,不直接说自己酒醒之后如

10、何寂寞孤凄,只是拈出在漂流的孤舟中所见所感的三种物象岸边的杨柳,黎明时的冷风,空中的残月,渲染烘托气氛,表达心中那种凄哀悲苦的感情。,2.(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解析:颈联中,诗人想象友人到家遇春燕、浣征衣的情景,表现对友人的关心眷念;尾联中,诗人想象友人在家摆脱了琐事杂务,终日临水闲居的情景,表现出对友人闲

11、适生活的艳羡。 答案: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友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解题指津,限时训练,1.(2017湖北恩施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 公元698年,杜审

12、言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1)宋之问诗首联中的“嗟”字内涵丰富,含有多重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解析:解答此题,可结合着“嗟”所在诗句上下文的具体语境分析其含义,再分析其运用的表现手法,表达的作者思想感情分析作答。首联“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诗人卧病在家,社会交往甚少,自不免孤零寂寞之感;偏偏这时又传来了友人因贬谪而远行的消息,更是惆怅倍增。反映了诗人作此诗时的处境和心情。 答案:嗟为嗟叹之意,一叹惜别离,因同知己离别而惆怅;二为故人被贬、宦海沉浮而感伤;三是抒发因病不能亲自送别友人的遗憾之情

13、。四是在愤懑不平友人遭遇中寄托抚慰与希望。,(2)同为送别诗,两首诗都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但在抒情方式上又各有特点,请分别结合两首诗的颈联简要分析。,解析:答题时,要分别结合着两首诗歌的颈联,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分析作答。宋诗颈联“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由诗歌注释可知,采用了孙楚和屈平的历史典故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其实就是借助二人的遭遇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之情。陈诗中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很显然是景物描写,因此可从借景抒情的角度分析作答。根据整首诗歌内容及标题可知,陈诗借助景物描写来渲染离别的感伤,烘托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答案:宋诗用典抒情,借用孙楚和屈原的典故表达

14、友人才学高超却仕途坎坷,寄托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陈诗借景抒情,高高的树荫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滔滔江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表现时间催人离别和面对离别的不舍之情。,2.导学号 8720202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 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句劈头自问,其中暗含诗人无所事事的烦闷。 B.三、四句用“古树”和“秋声”交代诗人居住的环境。 C.第六句“空复情”中“空”的意思是徒劳的、白白的。 D.最后两句是说为了解除思念就跟随汶水一

15、路南行。,解析:D D项,“为了解除思念就跟随汶水一路南行”理解错误。最后两句是说“我的思君之情犹如这一川浩荡的汶水,日夜不息地紧随着你悠悠南行”。,(2)下列诗句中与“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B.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李白行路难) 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解析:C 题干中“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一句是设问,逐项分析可知C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正确的。其余选项都是反问。,(3)从结尾来看,这是一首思念之作,请简要说明中间四句

16、是如何表达思念之情的。,解析:三、四句是对客观景物的描绘。“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眼前的沙丘城对于诗人来说,像是别无所见,别无所闻,只有城边的老树,在秋风中日夜发出瑟瑟之声。这萧瑟的秋风,凄寂的气氛,更令人思念友人,追忆往事。“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酒也不能消愁,歌也无法忘忧。“不可醉”,即没有兴趣去痛饮酣醉。“空复情”,因为自己无意欣赏,歌声也只能徒有其情。借饮酒、听歌之事抒发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三、四句借景抒情,诗人借萧瑟凄清的环境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苦;五、六两句借事抒情,诗人借助“鲁酒”和“齐歌”排遣愁绪,但没有成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深。,考点2 表现手法,考点解读,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历代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