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直线运动(第3课时)运动图像追及与相遇问题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10688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5.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直线运动(第3课时)运动图像追及与相遇问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直线运动(第3课时)运动图像追及与相遇问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直线运动(第3课时)运动图像追及与相遇问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直线运动(第3课时)运动图像追及与相遇问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直线运动(第3课时)运动图像追及与相遇问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直线运动(第3课时)运动图像追及与相遇问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直线运动(第3课时)运动图像追及与相遇问题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时 运动图像 追及与相遇问题,回扣教材,考点扫描,真题在线,回扣教材梳理知识 夯基础,知识整合,一、x-t图像与v-t图像 1.x-t图像 (1)图线平行于t轴,物体处于 状态. (2)图像为倾斜直线,物体做 运动. (3)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在该点的 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的 方向. 2.v-t图像 (1)图线平行于t轴,物体做 运动. (2)图像为倾斜直线,物体做 运动. (3)斜率及“面积”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 的大小.,静止,匀速直线,速度,速度,匀速直线,匀变速直线,加速度,位移,二、追及和相遇问题 1

2、.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 位置,且后者速度一定大于等于前者速度. (2)若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速度 时,两者相距最近. 2.相遇问题的两类情况 (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并相遇:两物体位移大小 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 (2)相向运动的物体相遇: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 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同一,相等,之差,之和,问题思考,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则,(1)在t1t2时间内质点的加速度a的表达式是怎样的?在t3t4时间内质点加速度a的表达式是怎样的?物体的加速度有什么特点?,必修1P34图2.2-2,(2)v

3、-t图像中图线下方与两个坐标轴的“面积”表示什么物理意义?在t2t3时间内质点的位移x23的表达式是怎样的?,2.(必修1P41第5题改编)如图中图线为某品牌汽车性能测试时,在某段时间内的x-t图像,试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由图线尽可能详细地描述010 s,1020 s,2040 s三段时间内汽车的运动性质(含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若图像的纵坐标改为速度v(单位为m/s)、数据不变、重新回答问题(1);,解析:(1)在010 s内,汽车以3 m/s的速度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0,位移为30 m;在1020 s内,汽车在离原点30 m处静止不动;在2040

4、 s内,汽车以1.5 m/s的速度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0,位移为-30 m. (2)在010 s内,汽车以3 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150 m;在1020 s内,汽车以3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位移为300 m;在2040 s,汽车以-1.5 m/s2的加速度,沿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为300 m.,答案:见解析,(3)若另一辆汽车的x-t图线如所示,试说明两汽车的位置关系.(汽车可看作质点,两汽车分别在靠近的两直线上),答案:见解析,解析:(3)由x-t图像知,另一汽车静止在距原点20 m处,测试汽车从原点处匀速运动,在20

5、 m处越过另一汽车到达30 m处,停止10 s又反向返回,两图线的两次交点均为测试汽车经过另一汽车旁侧对应的位置和时刻.,考点扫描重点透析 通热点,考点一 x-t图像与v-t图像的比较与应用,要点透析,两种图像的比较,典例突破,【例1】 (2016天津期末)甲、乙两物体均做直线运动,甲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乙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甲在04 s内运动方向改变,通过的路程为12 m B.甲在04 s内运动方向不变,通过的位移大小为6 m C.乙在04 s内运动方向改变,通过的路程为12 m D.乙在04 s内运动方向不变,通过

6、的位移大小为6 m,【审题图示】,解析:由甲的v-t图线可知,甲在04 s内运动方向改变,通过的位移为0,路程为2 23 m=6 m,故选项A,B错误;根据乙的x-t图线可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在04 s内运动方向不变,通过的位移大小为6 m,故选项C错误,D正确.,答案:D,误区警示 图像问题的易错点 (1)混淆x-t图像和v-t图像的意义,错误地认为运动图像就是质点的运动轨迹. (2)错误理解交点的意义,如错将v-t图像的交点当作两质点相遇. (3)错误理解图线斜率的意义,如错误地认为v-t图线的斜率为正则质点一定做加速运动,斜率为负则质点一定做减速运动. (4)v-t图像中图线拐点说明加

7、速度变化,与横轴的交点为速度方向变化点.,1.x-t图像的应用(2016湖南常德模拟)甲、乙两质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某时刻经过同一地点.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质点的xt图像如图所示.图像中的OC与AB平行,CB与OA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t2时间内甲和乙的距离越来越远 B.0t2时间内甲的速度和乙的速度始终不相等 C.0t3时间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 D.0t3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即时巩固,解析:由x-t图像可以看出,t1t2时间内甲和乙的速度相等,其距离不变,故选项A错误;t1t2时间内甲的速度和乙的速度相等,故选项B错误;0t3时间内甲和乙的初位

8、置和末位置相同,所以两者在这段时间内位移相等,平均速度相等,故选项C正确,D错误.,C,2. 导学号 00622036 v-t图像的应用(多选)如图为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v-t图像,已知质点从零时刻出发,在2T时刻恰好返回出发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在T时开始反向运动 B.0T与T2T时间内的位移一定不相同 C.0T与T2T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 D.T末与2T末速度大小之比为11,BC,考点二 追及与相遇问题,要点透析,1.追及、相遇问题的实质 讨论追及、相遇问题,其实质就是分析讨论两物体位置关系及在相同时间内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的问题. (1)两个等量关系:即时间关系和

9、位移关系,这两个关系可以通过画草图得到. (2)一个临界条件:即二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能否追上、追不上或两者相距最远、最近的临界条件. 2.解答追及、相遇问题的常用方法 (1)物理分析法:抓住“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这一关键,认真审题,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建立一幅物体运动关系的图景. (2)数学极值法:设相遇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位移x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由此判断两物体追及或相遇情况. (3)图像法:将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在同一图像中画出,然后利用图像分析求解相关问题.,典例突破,【例2】 (2016广东汕头质检)如图(甲)所示,A车原来临时停在平直公路上,B车

10、在后面匀速向A车靠近,A车司机发现后启动A车,以A车司机发现B车为计时起点(t=0),A,B两车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B车在第1 s内与A车的距离缩短了x1=12 m. (1)求B车运动的速度vB和A车的加速度a的大小.,核心点拨 (1)B车在第1 s内与A车的距离缩短了x1=12 m,这句话隐含了B车匀速运动的速度.,解析:(1)在t1=1 s时A车刚启动,两车缩短的距离x1=vBt1 代入数据解得B车的速度vB=12 m/s A车的加速度a= 将t2=5 s和其余数据代入解得A车的加速度大小a=3 m/s2.,答案:(1)12 m/s 3 m/s2,(2)若A,B两车不会相撞,则

11、A车司机发现B车时(t=0)两车的距离s0应满足什么条件?,核心点拨 (2)A,B两车不会相撞的条件是前面的A车速度达到vB时, A,B两车的位移差满足xB-xAs0.,解析:(2)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的距离达到最小,即对应于v-t图像的t2=5 s,此时两车已发生的相对位移为梯形的面积 S= vB(t1+t2) 代入数据解得 S=36 m 因此,s036 m时,A,B两车不会相撞.,答案:(2)s036 m,误区警示 解决追及、相遇问题要注意的两点 (1)两车的运动时间关系要明确.本题不能认为两车运动时间相等,实际上A车比B车少运动1 s的时间. (2)两车不会相撞的条件要明确.两车不会

12、相撞的真实含义就是后面的B车追不上前面的A车,所以要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当vB=vA时,xB-xAs0,且之后满足vBvA.,1.匀减速运动追及匀加速运动在平直道路上,甲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当甲车司机发现前方距离为d处静止的乙汽车时,立即以大小为a1的加速度匀减速行驶,与此同时,乙车司机也发现了甲车,立即从静止开始以大小为a2的加速度沿甲车运动的方向匀加速运动,则( ) A.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减小 B.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增大,即时巩固,D,2.导学号 00622037 匀减速运动追及匀速运动(2016山东淄博期末)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假设有A,B两辆

13、汽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0 m/s,B车在后,速度vB=30 m/s,因雾霾天气使能见度很低,B车在距A车x=50 m时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90 m才能够停止.问: (1)B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多大?,答案:(1)5 m/s2,(2)试判断B车能避免和A车相撞吗?试分析计算说明.,答案:(2)见解析,考点三 运用图像解决实际问题,要点透析,1.运用图像分析和解决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图像中的点(起点、交点、拐点、终点、峰值、截距)、线(直线、曲线、斜率、渐近线)、面积、正负号等的物理意义来定性分析、定量计算或理解物理规律. 2.物体的运动图像

14、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位移时间图像转化为速度时间图像,加速度时间图像转化为速度时间图像等.,多维突破,高考题型1,挖掘图像信息解决追及、相遇问题,【例3】 a,b两辆游戏车在两条平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车从同一计时处开始比赛,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像如图,则图中所对应的比赛,一辆赛车能追上另一辆赛车的是( ),核心点拨 (1)v-t图像中“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2)两车是从同一位置开始比赛的,只有在相同时间里两车的位移相同,一辆赛车才可能追上另一辆赛车.,解析:在A,B两图中,因为b的速度始终大于a的速度,距离逐渐增大,两车不可能相遇,故选项A,B错误;C图中,从0时刻开始,两车的

15、位移逐渐增大,当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然后距离逐渐减小,b一定能够追上a,故选项C正确;D图中,a,b速度第2次相等时,b的位移还大于a的位移,之后b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所以a不可能追上b.故选项D错误.,答案:C,题后反思 从v-t图像中获取信息 (1)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大小)对应纵轴数值; (2)物体运动的方向t轴上方为正方向,t轴下方为负方向; (3)运动速度的变化图像对应的v数值变化可以看出运动快慢的变化; (4)加速度大小及变化图像斜率大小即加速度大小,斜率变大,则a变大,反之变小,斜率不变则是加速度不变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5)物体运动的位移图像和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大小.,【针

16、对训练】 导学号 00622038 (2016南昌理综)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时刻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46 s内,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前6 s内甲通过的位移更大 C.前4 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D.甲、乙两物体一定在2 s末相遇,B,解析:在46 s内,甲、乙两物体图线的斜率相同,则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选项A错误;前6 s内甲图线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之和较大,所以甲通过的位移更大,故选项B正确;由图线所围图形的面积知前4 s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则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故选项C错误;由图线所围图形的面积知前2 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等,但不确定是否从同一地点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