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10570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3.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考点突破,基础整合,热点聚焦,基础整合 基础梳理 网络构建,基础梳理,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的基本属性 (1)含义: 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1)产生:货币是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本质: 。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基本职能: 和流通手段。 (2)其他职能:贮藏手段、 、世界货币等。,用于交换,商品交换,一般等价物,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方法技巧,用标志词来判断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常用“标价”“价格”等标志词。 (2)流通手段:常用“购买”“买卖”等标志词。 (3)支付手段:常

2、用“赊销赊购”“还债”“支付利息、税款、工资”等标志词。,4.纸币 (1)金属货币:一般指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 。 (2)纸币 优点(与金属货币相比):制作成本低,更易于 、携带和 。 特点:由 (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 发行规律:以流通中所需要的 为限度。,铸币,保管,运输,国家,货币量,二、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1.货币与财富 (1)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 的象征。 (2)态度:对待金钱应该 、用之有益、 。 2.信用卡与支票 (1)结算方式 用 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 双方通过银行 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 (2)结算工具:信用卡、 等。 3.外汇 (1)外汇:是用外币

3、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 。,财富,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现金,转账,支票,支付手段,外币和外汇 外汇包括外币和可以兑换外国货币的支票、汇票、有价证券等。,辨别区分,(2)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 。 (3)汇率变动的表现: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 ;反之,则说明外币的汇率 。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 含义:即对内保持 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 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兑换比率,升高,跌落,物价总水平,持续健康,网络构建,考点突破 精讲考点 典题例练,货币的本质,考点一,考点透析,1.商品的基本属性

4、(1)使用价值和价值。,(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注意运用这一观点分析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2.货币的本质 (1)货币与商品:货币是一种商品,但又与其他商品不同,它是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2)货币与一般等价物,货币与金银 并非所有的金银都是货币,只有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金银,才能成为货币,此时其使用价值已经发生改变。人们使用的金银饰品,如项链、手镯等,以及金银类制成品,如金银器皿等,都不是货币,而是一般商品。,教材缺失点,3.货币的职能,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最典型的表现是“一手交钱

5、,一手交货”,支付手段一般是先交货后付款,即延期支付,如工资、地租、利息等。,特别提示,4.纸币 (1)纸币的产生、优点、使用与发行等,(2)纸币发行量与经济形势,(3)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方法技巧,关于货币计算的公式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 次数。 (2)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100%。 (3)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00%。,教材薄弱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5.货币与财富 (1)货币是财富的象征。从起源上看

6、,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一般等价物;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2)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易错辨析,1.(2016海南卷,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移动支付会使货币周转次数减少,货币的实际供应量增加。 辨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 移动支付可直接支付到位,减少了支付的中间环节,进而使货币的周转次数增加,而货币的实际供应量不变。 2.(2015山东卷,24B)发挥人民币的贮藏手段职能。 辨析:人民币可以代替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但本身不具有贮藏手段 职能。 3.(2015北京卷,34B)货

7、币流通量的多寡与货物价格的高低成反比例。 辨析:货币流通量与货物价格成正比。 4.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和购买力。 辨析:国家对货币的发行是“三有权”:有权发行、有权决定实际发行量、有权决定面值;“二无权”:无权决定流通中的实际需求量、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命题探究,命题角度1 货币及其职能(高频考点),典例导引 (2016北京卷,30)2016年中国在部分地区试点“一元券硬币化工程”,用一元硬币替代一元纸币;2015年丹麦公布了关于“无现金社会”的议案,计划用电子货币代替纸币;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导致委内瑞拉货币面值极高,2008年该国政府发行新的货币,新币与旧币的兑换比例是11 000

8、。上述三个国家的方案和措施都( ) 体现了国家拥有发行货币的权力 改变了用货币衡量的商品价格 可以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 能方便交易行为,降低货币使用成本 A. B. C. D.,解析:B 本题考查货币的知识。注意设问的要求,上述三个国家的方案和措施“都”,强调的是共性,而不是个性。三个国家都出台了有关货币的方案和措施,表明国家拥有发行货币的权力,正确;“用一元硬币替代一元纸币”并没有改变货币衡量的商品价格,错误;用等值硬币替代纸币,用电子货币替代纸币的做法与稳定物价没有必然关系,排除;三国做法都能方便交易行为,降低货币使用成本,正确。,命题角度2 货币流通规律,典例导引 (2016海南卷,2

9、)移动支付是指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对商品或服务的交易进行结算的一种方式。随着移动支付方式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通过移动支付方式完成交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移动支付对货币流通的影响是( ) 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减少 货币周转次数减少 货币的实际供应量增加 A. B. C. D.,解析:A 本题考查货币流通规律。移动支付与现金支付相比,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在商品价格总额不变的情况下,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减少,符合题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货币周转次数应增加,货币的实际供应量不变,说法错误。,考点二,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考点透析,1.信用卡与支票的区分,正确认识信用工具的作用

10、 银行卡和支票只是转账支付的工具,不是货币,不能执行货币的任何职能。,特别提示,2.外汇和汇率 (1)汇率与币值,(2)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最基本因素。 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这是影响汇率变动的最直接的一个因素。 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差异。 除此之外,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还包括政府的货币和汇率政策、突发事件、国际投机的冲击、经济数据的公布甚至政府要员的言论等。这些因素之间也会相互加强或相互抵消。,方法技巧,汇率变动的计算 假定1单位甲国货币=M单位乙国货币。 (1)若甲国货币对乙国货币贬值20%,则1单位甲国货币=M(1-20%)单位乙国货币。 (2)若甲国货币汇率下降

11、20%,假定1单位甲国货币=N单位乙国货币,可知(M-N)/M=20%,由此得出,N=0.8M,即1单位甲国货币=0.8M单位乙国货币。 (3)若甲国货币对乙国货币升值20%,则1单位甲国货币=M(1+20%)单位乙国货币。 (4)若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贬值20%,则1单位甲国货币=M(1-20%)单位乙国货币。,(3)汇率升降的利与弊,方法技巧,正确认识汇率变动 (1)汇率变动遵循价值规律。币值变动从根本上讲取决于货币购买力,同时受到汇率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2)汇率变动直接影响商品流、资本流、人员流。判断的方式不是记忆,而是推算。推算的关键在于同量货币兑换的另一种货币的增减情况。,(4)保

12、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企业生产: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可以实现出口企业的稳定发展,从而维护我国经济的稳定。 发展方式:协调出口、投资、消费结构,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消费水平:减少国外市场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稳定物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国家利益:保持我国高额外汇储备不贬值,有利于维护我国经济利益。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通过国际贸易实现利润共享,资源互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稳定世界经济秩序。,热点拓展,人民币入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人民币2016年10月1日正式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今后我国百姓可以直接用人民币在境外旅游、购物、投资。人民币加

13、入SDR将提高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有助于我国老百姓手中的人民币更加坚挺,减少对潜在缩水的担忧。,正确认识人民币国际化,教材缺失点,易错辨析,1.(2016全国卷,13)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表明中国外汇储备安全性提高,人民币汇率稳定性增强。 辨析: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并不意味着中国外汇储备安全性提高; 影响汇率最主要的因素是货币的需求和供给问题,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稳定性也不一定增强。 2.(2016江苏卷,6A)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若其他条件不变,利率上升本币贬值出口增加。 辨析: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若其他条件不变, 利率上升本币升值进口增加。 3.(2015山东卷

14、,24D)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有助于增强人民币国际市场购买力。 辨析: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国际市场购买力才能提高。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有利于规避汇率变动风险。 4.(2014江苏卷,7)信用卡的广泛使用导致市场对货币的需求量增加。 辨析:信用卡作为一种支付工具,其广泛使用可以加速货币的流通,从而提高货币流通次数,降低市场对货币的需求量。,命题探究,命题角度3 汇率变动及其影响(高频考点),典例导引 (2016江苏卷,6)2015年末,美联储宣布加息0.25个百分点,导致美元走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利率变动一般会引起该国货币汇率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该国商品进出口。若其他

15、条件不变,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描述此影响机制的是( ) A.利率上升本币贬值出口增加 B.利率上升本币升值进口减少 C.利率下降本币升值出口减少 D.利率下降本币贬值进口减少,解析:D 本题考查利率和汇率的关系、汇率变动的影响。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利率上升,本币升值,会使进口增加,A、B两项说法错误。一国利率下降,本币贬值,会使进口减少,C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正确。,命题角度4 人民币国际化(教材空白点),典例导引 (2016全国卷,13)特别提款权(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2015年12月,IMF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占比为10.92%。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表明( ) 中国的经济地位上升 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新进展 中国外汇储备安全性提高 人民币汇率稳定性增强 A. B. C. D.,解析:A 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表现,故符合题意;人民币加入货币篮子意味着更多国家接受人民币,中国的经济地位上升,故符合题意;人民币国际化也会为一国外汇带来一定的风险,并不意味着加入货币篮子就可以提高外汇储备安全性,加入货币篮子与汇率稳定性增强没有直接的关系,故与题意不符。,技法指导 对于汇率变动的影响,记忆法容易混淆,推算法能确保万无一失。如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意味着同量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