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用)2018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10501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5.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用)2018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全国用)2018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全国用)2018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全国用)2018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全国用)2018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用)2018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用)2018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内容索引,基础 知识梳理,命题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命题点二 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命题点三 “转移研究对象法”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课时作业,基础知识梳理,1,一、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 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意义: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 ,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 定律; 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 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 的原因.,匀速直线运动,惯性,惯性,维持,改变,加速度,2.惯性 (1)定义

2、:物体具有保持原来 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量度: 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的物体惯性大,_的物体惯性小. (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 .,匀速直线运动,质量,质量大,质量小,无关,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验证.( ) (2)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 ) (3)物体运动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 (4)物体匀速运动时才有惯性,加速时没有惯性.( ),二、牛顿第三定律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 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个物体同时对

3、前一个物体也施加力. 2.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 、作用在 . 3.表达式:FF.,相互,相反,同一条直线上,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作用效果可以抵消,合力为零,这种认识对吗?,答案,不对.,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可相互抵消.,1.(人教版必修1P70第1至3题改编)(多选)下面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分析正确的是 A.飞机投弹时,如果当目标在飞机的正下方时投下炸弹,能击中目标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你向上跳起来后,还会落到原地 C.安全带的作用是防止汽车刹车时由于惯性作用发生危险 D.有的同学说,向上抛出的物体,在空中向上

4、运动时,肯定受到了向上 的作用力,答案,2.(人教版必修1P82做一做改编)(多选)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如图所示),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答案,3.手拿一个锤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锤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锤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裂 B.锤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

5、锤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 的力才没有碎裂 C.锤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锤头能够承受比玻 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 D.因为不清楚锤头和玻璃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 互作用力的大小,答案,4.(粤教版必修1P71第1题)沼泽的下面蕴藏着丰富的泥炭,泥炭是沼泽地积累的植物残体,它的纤维状和海绵状的物理结构导致人在其表面行走时容易下陷.若人下陷的过程是先加速后匀速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速运动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于沼泽地对他的支持力 B.加速运动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小于沼泽地对他的支持力 C.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先大于后等于沼泽地对他的支持力 D.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小总

6、等于沼泽地对他的支持力,答案,命题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2,(2014北京理综19)伽利略创造性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

7、大,它的加速度越小,【例1】,答案,分析,题眼,(多选)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沿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位移的讨论,正确的是 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位移越长 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位移越长,所以惯性越大,【例2】,答案,解析,要理解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决定因素,所以选项B正确,A错误. 根据v2v022ax,所以车速越大,其滑行位移越大,而与其惯性大小无关,所以选项C正确,D错误.,1.(多选)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

8、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答案,2.(多选)如图所示,在匀速前进的磁悬浮列车里,小明将一小球放在水平桌面上,且小球相对桌面静止.关于小球与列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小球向前滚动,则磁悬浮列车在加速前进 B.若小球向后滚动,则磁悬浮列车在加速前进 C.磁悬浮列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前滚动 D.磁悬浮列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后滚动,答案,3.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

9、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 动的物体惯性大 C.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的大小就一定相同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 惯性小,答案,4.某同学为了取出如图所示羽毛球筒中的羽毛球,一只手拿着球筒的中部,另一只手用力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则 A.此同学无法取出羽毛球 B.羽毛球会从筒的下端出来 C.羽毛球筒向下运动过程中,羽毛球受到向上的摩擦力才会 从上端出来 D.该同学是在利用羽毛球的惯性,答案,解析,羽毛球筒被手击打后迅速向下运动,而羽毛球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从筒的上端出来

10、,D正确.,命题点二 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3,1.相互作用力的特点:“三同、三异、三无关”. (1)三同 (2)三异 (3)三无关,同大小 同时产生、变化、消失 同性质,反向 异体,即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不同效果,与物体的种类无关 与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与是否和其他物体相互作用无关,2.一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的不同点:,(多选)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平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物体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水平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

11、.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例3】,答案,解析,分析,题眼,题眼,5.某人用绳子将一桶水从井内向上提的过程中,不计绳子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在桶匀速上升过程中,绳子对桶的拉力才等于桶对绳子的拉力 B.桶加速上升的过程中,绳子对桶的拉力大于桶对绳子的拉力 C.桶加速上升的过程中,绳子对桶的拉力等于桶对绳子的拉力 D.桶减速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绳子对桶的拉力小于桶对绳子的拉力,答案,6.(多选)用手托着一块砖,开始时静止不动,后来手突然向上加速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静止时,砖受到的支持力等于砖的重力 B.加速时,砖对手的压力大于砖的重力 C.静止

12、时,砖受到的支持力等于砖对手的压力 D.加速时,砖受到的支持力大于砖对手的压力,静止时,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A正确; 不论静止还是加速,支持力和压力都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C正确,D错误; 加速时,支持力大于重力,则压力大于重力,故B正确.,答案,解析,命题点三 “转移研究对象法”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4,1.“转移研究对象法”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其本质是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2.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当待求的某个力不容易求时,可先求它的反作用力,再反过来求待求力.如求压力时,可先求支持力.,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70.0 kg的工人站在

13、水平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0 kg的建筑材料以1.0 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两者间的摩擦, 求:地面受到的压力和摩擦力的大小. ( g 取10 m/s2, sin 530.8,cos 530.6),【例4】,解析,答案,524 N 132 N,分析,建筑材料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 F1mgma F1220 N 因此绳对人的拉力F2F1220 N 工人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F2cos 53Ff F2sin 53FNMg FN524 N,Ff132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524 N, 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32 N.,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质量

14、为M、倾角为的斜面体上,斜面体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拉物体使其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斜面体始终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Fcos B.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Mm)g C.物体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 D.斜面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竖直向上,答案,分析,课时作业,5,1.(多选)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一旦物体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 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

15、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 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A错误; 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B正确; 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C正确; 由牛顿第一定律知,D正确.,1,2,3,4,5,6,7,8,9,10,11,12,13,2.一列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A处有一相对桌面静止的小球.由于列车运动状态的改变,车厢中的旅客发现小球沿如图(俯视图)中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则说明列车是减速且在向南拐弯的图是,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由于列车原来做匀速运动,小球和列车保持相对静止,现在列车要减速,由于惯性小球必向前运动,C、D错; 又因列车要向南拐弯,由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知列车要受到向南的力的作用,即桌子受到向南的力的作用,所以小球相对桌面向北运动,A对,B错.,1,2,3,4,5,6,7,8,9,10,11,12,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