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文字应用专题1正确使用成语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10481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4.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版)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文字应用专题1正确使用成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全国版)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文字应用专题1正确使用成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全国版)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文字应用专题1正确使用成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全国版)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文字应用专题1正确使用成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全国版)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文字应用专题1正确使用成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版)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文字应用专题1正确使用成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文字应用专题1正确使用成语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文字应用,专题1 正确使用成语,专题1 正确使用成语,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考法1 望文生义(重点),成语属于固定短语,其意义是约定俗成的,具有整体性,很多时候不能从字面推敲得知。,辨正误,以下成语容易望文生义,需识记其关键字词的意思:不刊之论(更改)、不赞一词(添加)、犯而不校(计较)、屡试不爽(差错)、文不加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细大不捐(抛弃)、罪不容诛(包容)。 更多成语,链接Z5清单“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考法2 张冠李戴(重点),有的成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专用于文章或文学艺术等。,辨正误,以下成语

2、容易张冠李戴,需识记其适用对象:耳提面命(长辈)、汗牛充栋(书籍)、美轮美奂(建筑、装饰)、巧夺天工(工艺品)、石破天惊(事情、文章议论)、相敬如宾(夫妻)、雨后春笋(新生事物)、崭露头角(青少年)、振聋发聩(言论)。 更多成语,链接Z7清单“容易张冠李戴的成语”,考法3 褒贬失当(重点),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辨正误,以下成语容易褒贬失当,需识记其感情色彩:处心积虑(贬)、刮目相看(褒)、上行下效(贬)、始作俑者(贬)、弹冠相庆(贬)、叹为观止(褒)、推波助澜(贬)、蔚然成风(褒)、无所不为(贬)、振振有词(贬)。 更多

3、成语,链接Z9清单“容易褒贬失当的成语”,考法4 语义重复,虽然有时成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准确无误的,但句子中的一些词的含义与成语自身包含的意义有重复,从而造成了赘余的语病。,辨正误,成语使用时常见的语义重复有:忍俊不禁地笑了、难言之隐的苦衷、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让人贻笑大方、津津乐道地说、海内外闻名遐迩、心里一直耿耿于怀、无数莘莘学子、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更多成语,链接Z10清单“容易重复赘余的成语”,考法5 不合语境,成语运用时,在意义上要符合语句表意的需要,在逻辑上要合情合理,在程度上要轻重适度。,辨正误,以下几组近义成语容易在同一语境中误用,需注意:耳濡目染耳闻目睹;匪夷所思不可思议;舍

4、本逐末本末倒置;身临其境设身处地;首当其冲首屈一指;望其项背望尘莫及。,考法6 谦敬错位,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对己。敬辞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对人。,辨正误,常见的用作谦辞的成语有:敝帚自珍、不足挂齿、姑妄言之、抛砖引玉、蓬荜生辉、一孔之见。 常见的用作敬辞的成语有:鼎力相助、不吝赐教、高抬贵手、大材小用、洗耳恭听。 更多成语,链接Z10清单“容易谦敬错位的成语”,考法7 搭配不当,成语的搭配不当主要有以下几种: 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 介宾搭配不当; 某些不能带宾语的动词错带了宾语。,辨正误,不能带宾语的成语有:耳濡目染、感同身受、津津乐道、漠不关心、深思熟虑、视而

5、不见、拭目以待、知恩图报。 只能用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的成语有:善罢甘休、天高地厚、同日而语、望其项背、相提并论、一蹴而就。 更多成语,链接Z11清单“用于否定句中的成语”,考法8 自相矛盾,在具体语境中,有些成语自身意义尽管准确,但有时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一致,因而造成前后语意自相矛盾。,辨正误,成语运用中常见的自相矛盾的情形:“不期而遇”与“精心组织”;“不易之论”与“初稿”;“浮光掠影”与“极深刻的印象”;“付之一笑”与“感激”;“老朋友”与“萍水相逢”;“拈轻怕重”与“勇挑重担”;“平分秋色”与“几个人”;“身无长物”与“腰缠万贯”;“蛛丝马迹”与“明显”。,考法9 多义误用,辨正

6、误,常见的多义成语有:不翼而飞、不绝如缕、灯红酒绿、淋漓尽致、如虎添翼、粉墨登场、指手画脚。 更多成语,链接Z11清单“容易误判的两用成语”,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考法1 形近而义不同,辨差别,以下几组成语形近而义不同,需注意其关键语素的意思:不负众望(辜负)/不孚众望(令人信服);另眼相看(另一种眼光)/刮目相看(擦亮眼睛,即新的眼光);一文不名(占有)/一文不值(价钱相当)。 更多成语,链接Z13清单“高考常考的近义成语辨析”,考法2 义近而适用范围有别,辨差别,以下几组近义成语,需注意适用对象的不同:别具一格(侧重风格、样子)/别开生面(侧重新局面、形式);东山再起(多用于本来有势力

7、、地位的人)/死灰复燃(多用于坏事);固若金汤(用于城池或阵地)/坚如磐石(多用于意志)/坚不可摧(用于工事、意志)。 更多成语,链接Z13清单“高考常考的近义成语辨析”,考法3 义近而用法有别,辨差别,以下几组近义成语,需注意用法的不同:信口雌黄(语义重)/信口开河(语义轻);无微不至(褒义)/无所不至(多含贬义);进退维谷(多用于书面语)/进退两难(多用于口语);瓮中捉鳖(主谓结构)/瓮中之鳖(偏正结构)。 更多成语,链接Z13清单“高考常考的近义成语辨析”,700分综合 考法解析,1.通过排除锁定答案,判断成语正误主要采用的是选择题型,故可用排除法来解答。在排除的过程中,避生就熟、以熟带

8、生是一条应当遵守的原则。历年的高考试题都会出现一些较为生僻的成语。从命题角度看,这是有意拔高,既能使考生凭借所学的知识来分析答题,又能使其扩大词汇量。而从解题角度看,也有迹可循,越是生僻的成语越不容易设置为错误选项,往往是那些半生不熟、似懂非懂的成语,最容易出现问题。,综合考法1 辨析成语正误的方法,2.分析语义进行判断,从成语的意义切入,一要全面理解,不能只看字面意思而望文生义,也不能忽略多义成语的非常用义而顾此失彼;二要看成语的使用对象或范围,不能张冠李戴或谦敬错位;三要看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能褒贬失当;四要看具体语境,判断成语的意义和语句表达的意思是否吻合。,综合考法1 辨析成语正误的方法

9、,3.借助语法加以甄别,从语法的角度切入,分析语句的结构时,一看成语是否可以作当前的句中成分,二看成语能否与其他成分搭配,三看成语是否与前后字词有重复的问题。,综合考法1 辨析成语正误的方法,700分综合 考法解析,1.代入句中予以检验,鉴于辨析近义成语多以选词填空的形式进行考查,代入检验法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就是把备选的几个近义成语代入所给的句子中,通读一遍,检验语句是通顺还是拗口。根据语感,选定自己最有把握的某项,通过权衡、排除,最终得出正确答案。,综合考法2 辨析近义成语的方法,2.挖掘语境信息找到突破,成语题中的语境一般是命题者根据所考查的成语的某些特点而设计的,所以答题时,要仔细审读语境,挖掘出其中包含的表意侧重点、适用对象、感情色彩、程度轻重等有效信息,进而揣摩命题者的暗示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综合考法2 辨析近义成语的方法,3.巧借词语对应进行关联定位,语句中的关键词语与备选成语的语素在语义方面有相近或相反的对应关系,解题时找到这些关键点,可以化繁为简,快速定位出正确答案。,综合考法2 辨析近义成语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