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高考探究课课件岳麓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10317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3.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高考探究课课件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国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高考探究课课件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国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高考探究课课件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国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高考探究课课件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国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高考探究课课件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高考探究课课件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高考探究课课件岳麓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探究课(三),视角1 历史趋势列强侵华影响下中国社会由封闭到开放,近代列强侵华的过程,是攫取中国的领土、司法、关税、剥夺中国人民反抗压迫与侵略权利等主权的过程,是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民族危机逐步加深的过程,导致中国国际地位逐步下降;同时客观上也是中国社会由闭关锁国逐步走向开放的过程。列强侵华的一系列战争及不平等条约,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同时客观上促使中国人民逐步觉醒。,【考题1】 (2013课标全国,29)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

2、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解析 材料表明,清政府从1877年在新加坡设领事馆,此后再到在美国、日本等多处设领事馆,这一变化体现出清政府在形式上已经向近代外交予以转变,但不足以说明出现制度性变化,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是对材料的表面理解,排除。 答案 C,视角2 主流思想近代化,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从过程上看,它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

3、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在世界潮流的刺激下,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追求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就是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在中国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 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社会的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考题2】 (2016课标全国,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解析 洋

4、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已经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并且取得了较大成效,如北洋、南洋、福建三只海军及近代军队的建设,故选C;清政府还没有“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仅仅是“开始”,排除A;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表明集权制度并不一定有利于作战指挥,排除B;西方列强对清政府持侵略态度,不会进行援助,排除D。 答案 C,1.严中平谈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1835年6月格拉斯哥印度协会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信件):中国行省垄断贸易,压迫英商,且常常发生破产事件,而广州英商又无生命财产保障,凡此,都妨碍英国对华贸易,不符合相应于中国的庞大市场与英国开放贸易自由的机会我们认为陛下政府倘在中国沿海取得一个或几个岛屿,作为进

5、行贸易的基地,以避免中国政府的勒索、控制和烦扰,则必将对于我们的对外贸易大有好处。,【解读】英国资产阶级迫切想打开中国市场。由于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所以英国对华贸易受阻,所谓“压迫英商”“勒索”“控制和烦扰”等话语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对这种情况的不满。,2.梁启超评价李鸿章,吾一言以断之,则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是役(指甲午战争)也,李鸿章之失机者固多,即不失机,而亦必无可以幸胜之理。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制某国为主。于中、日之役,则欲嗾(唆使)俄、英以制日卒之未尝一收其效,而往往因此之故,所失滋多。胶州、旅顺、大连、威海、广州湾、九龙之事,不得不谓此政策为之厉

6、阶也。要之,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以中国今日之国势,虽才十倍于李鸿章者,其对外之策,固不得不隐忍迁就于一时也。,【解读】梁启超肯定了李鸿章所从事的洋务活动,又批评李鸿章不懂得国家强大的根本所在;指出李鸿章应该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一定的责任,但国家的实力是决定胜败的关键;在外交方面,李鸿章采取联一国制一国的策略,得不偿失,引发列强瓜分狂潮,但内政不修是外交失利的根本原因。,3.茅家琦评价太平天国运动,自己以前在思想上总是有一个中国传统社会只有农民战争才是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动力的框子,而现在重新审视发现,要推进研究,必须跳出这个框框,应该把太平天国放在中国整个历史进程中去考虑。虽然太平天国在

7、改变清朝政府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以及推动社会思潮变化,促使人民群众反满革命斗争方面确实有着积极作用,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元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民战争是中国社会改朝换代的动力。,【解读】作者认为,要把太平天国运动放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全面考察。尽管太平天国运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并不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它主要是改朝换代的动力。,4.全球通史对辛亥革命的评价,辛亥革命的悲惨结果可由以下因素来解释:组成官僚的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中国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其他国家。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由于他们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因此它们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解读】本段材料从思想和政治视角说明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向西方学习的进程缓慢;照搬西方体制。但是其“他们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观点值得商榷。虽然共和体制有名无实,人民没有获得真正的民主权利,但是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等进步性还是值得肯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