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优指导浙江专用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4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10157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3.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优指导浙江专用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4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优指导浙江专用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4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优指导浙江专用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4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优指导浙江专用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4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优指导浙江专用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4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优指导浙江专用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4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优指导浙江专用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4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4-,三维固基础,知识深研析,活用提技能,1.物质的含义、物质的唯一特性、世界物质性原理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5-,三维固基础,知识深研析,活用提技能,名师点睛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是物质概念的内涵,物质概念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万事万物的总和。,-6-,三维固基础,知识深研析,活用提技能,(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3)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

2、它的物质性。,-7-,三维固基础,知识深研析,活用提技能,2.世界是物质性的原因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从产生过程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基本构成要素上看,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三者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物质的产物。,-8-,三维固基础,知识深研析,活用提技能,1.关于世界的物质性的几种说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 2.

3、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把握物质概念要明确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区别于意识的唯一特性。二是物质的可知性。物质虽然不依赖于意识,但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能被人们感觉、思维、认识,而不是不可捉摸的东西。,-9-,三维固基础,知识深研析,活用提技能,典例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解析:荀子的话说明天地都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不以人的好恶而

4、改变,因此D项入选。A项强调世界的本原,B项强调自然界的产生,都与荀子的话不一致。C项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答案:D,-10-,三维固基础,知识深研析,活用提技能,对应训练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客观与客体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 B. C. D.,答案,解析,-11-,三维固基础,知识深研析,活用提技能,类题解法此题属于因果类选择题,一般设置常是题干为结果,题肢为原因。可以是一因一果,也可以是多因一果或多果一因。本题即为多因一果

5、。其设问分两类:一类是前果后因,本题即属于此类;另一类是前因后果。解此类选择题一是仔细审题,明确题干强调的是原因还是结果;二是明确设问和干肢之间的关系;三是干肢对照,注意干肢之间是否构成因果关系。此外还要注意排除因果颠倒的选项。,-12-,三维固基础,知识深研析,活用提技能,1.运动的含义、静止的含义 (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的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运动。,名师点睛物质

6、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13-,三维固基础,知识深研析,活用提技能,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名师点睛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14-,三维固基础,知识深研析,活用提技能,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

7、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4.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规律的普遍性 (1)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变或消灭。 (3)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15-,三维固基础,知识深研析,活用提技能,名师点睛(1)规律是客观的,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2)规律是普遍的,但并非是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16-,三维固基础,知识深研析,活用提技能,5

8、.不能说人类可以改变规律加以利用的原因 规律是客观的,但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规律。人类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前提是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人类改变的是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而不是规律本身。 6.怎样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2)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17-,三维固基础,知识深研析,活用提技能,名师点睛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要把发挥主观能动

9、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18-,三维固基础,知识深研析,活用提技能,-19-,三维固基础,知识深研析,活用提技能,-20-,三维固基础,知识深研析,活用提技能,3.正确理解规律的含义 (1)规律是一种联系,也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但并不是任何联系都是规律。 (2)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联系,不是外部强加的,也不是人们主观想象的,更不是上帝赋予的。 (3)规律是隐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的联系,不是浮于外表的现象的联系。规律无法被人们直观感知,需要通过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来把握。 (4)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联系,而不是偶然的联系,是稳定的联系,而不是多变易失

10、的联系。,-21-,三维固基础,知识深研析,活用提技能,-22-,三维固基础,知识深研析,活用提技能,典例1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解析:A、C两项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不选;D项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不选;B项与题意相近,都否认了相对静止,故选。,答案:B,-23-,三维固基

11、础,知识深研析,活用提技能,对应训练1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答案,解析,-24-,三维固基础,知识深研析,活用提技能,典例2当前,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在孩子培养问题上,这些家长( ) A.认为事物发展不存在矛盾 B.忽视了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C.没看到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质变 D.

12、不重视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的影响,解析:题意旨在强调我们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B项应选;A、B、C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25-,三维固基础,知识深研析,活用提技能,对应训练2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 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 B. C. D.,答案,解析,-26-,三维固基础,知识深研析,活用提技能,类题解法此题属于事理型选择题。一般设置是引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考查其中蕴含的道理。解答此题一是要读懂材料的中心意思;二是注意设问考查的是什么范围的知识;三是依据材料提供的事例,对接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题干与题肢之间体现的事理相一致的就选。要特别注意挖掘材料中隐含的意思,对材料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此外还要注意排除错误的题肢,找一个或两个错误的,然后排除包含这些错误题肢的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