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3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08183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0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3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3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3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3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版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3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版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3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3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版北师大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和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人类的不恰当干预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例1】 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绝对的 C.生态系统的稳定不仅包括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的稳定,也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对平衡 D.不同的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同 解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人类的

2、不恰当干扰或者自然灾害有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 B,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二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1.实例 凯巴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1906年以前的凯巴森林中,植被、黑尾鹿和肉食动物的数量是不断变化的。当黑尾鹿的数量增多时,植被就会减少,但是以黑尾鹿为食的美洲狮、狼、郊狼等肉食动物因食物充足而数量增加,这些肉食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黑尾鹿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上述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维持着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 2.启示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当生态系统发生一定的变化或受到外来因素干扰时,它可以通过其内部的自我调节,克服系统内部的变化和外来

3、干扰因素的影响,维持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拓展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一,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小,稳定性就越低;相反,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稳定性就越高。,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例2】 在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下列能较好体现该生态系统中某生物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解析 在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时,生态系

4、统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选项中能体现该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变化的应是在某一数量值的附近上下波动的曲线。 答案 D,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三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失去自我调节能力,导致稳定状态被破坏。 2.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1)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洪水泛滥、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 (2)人为因素: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地开发、利用。 (3)盲目引进外来物种。 3.警示: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成员,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

5、身规律,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例3】 下列不属于使生态系统遭到毁灭性破坏的自然因素是( ) A.火山爆发 B.地震 C.雷击引起的火灾 D.引进、消灭某些生物种类 解析 火山爆发、地震、雷击引起的火灾等自然因素可在瞬间使一些生态系统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人为因素等也会使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受到严重影响,进而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引进、消灭某些生物种类不属于自然因素。 答案 D,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例1】 (2017新疆中考)如图所示,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之间形成了食物链,此时,若乙的数量增加,在一定时间内会引

6、起的数量变化是 ( ) A.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D.丙和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解析 根据四种生物相对数量由多到少的关系,可写出食物链:丙甲乙丁。在食物链“丙甲乙丁”中,若乙的数量增加,则甲的数量因乙的增加而减少,丁的数量因乙的增加而增加,丙的数量因甲的减少而增加。 答案 D,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 不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例2】 (2017山东泰安中考改编)在生态环境中,各种成分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途径是 。物质循

7、环的主要形式是碳循环,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碳主要是以 形式进行循环,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碳主要是以 形式进行传递;与之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是 。,考点一,考点二,(2)分析如图能量传递的过程,可以推测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假如图中的狐狸被全部捕杀,兔的数量也不会无限地增加,主要原因是 (至少答出两点)。 (3)一般地,构成成分越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 ,食物网越复杂,在食物网中能够相互替代的生物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 。,考点一,考点二,解析 (1)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碳在生物体内构成有机物,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生成二氧

8、化碳散失到无机环境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内,碳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传递。(2)能量沿着食物链的传递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即使图中狐狸被全部捕杀,由于受到食物和生存空间的限制,兔的数量也不会无限制增加。(3)食物网越复杂,处于相同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能够相互替代的生物越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越稳定。 答案 (1)食物链和食物网 二氧化碳 有机物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受空间和食物的限制 (3)多 强,考点一,考点二,教材问题详解 活动 分析凯巴森林被破坏的原因 1.1906年以前的凯巴

9、森林是什么状态? 答案 1906年以前的凯巴森林中,当鹿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减少并造成食物短缺,但是肉食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鹿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3类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维持着森林的稳定状态。 2.1925年以后凯巴森林中鹿的数量为什么不断减少? 答案 由于生态系统中没有了肉食动物,鹿得以大量繁殖,数量大增。而在有限的生活环境中,每只鹿可以获得的食物相对减少了许多。由于没有足够的食物,鹿的数量不断减少。,3.整个凯巴森林生态系统在30多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什么因素导致这种变化的? 答案 1906年以后,由于人的不恰当干预,凯巴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破坏。 教材习题详解 思考与练习 1.答案 在天然草场中存在着由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组成的食物链。当实验区的草场被网子罩上后,这一食物链被破坏,虫子因不能被食虫鸟所食而大量繁殖,最终将草的叶吃光。而未被网子罩上的草场,因食物链未被破坏,牧草生长良好。 2.答案 外来物种由于无天敌而大量繁殖会造成当地生态系统失衡。水果可能携带外来生物,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给我国果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3.答案 对于外来物种,必须合理防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