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公输》课件 鲁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06783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公输》课件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公输》课件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公输》课件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公输》课件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公输》课件 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公输》课件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公输》课件 鲁教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单元,公输,作者介绍,墨子(约前468一前376),名翟,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为宋国人(一说为鲁国人)。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他的“兼爱”和“非攻”主张,在“强劫弱”“众暴寡”的春秋战国之际,反映了社会下层小生产者的要求和愿望。墨家源于低贱的手工业者,所以墨家与下层人民结合得比较紧密,是一门劳动人民的学说。,作品介绍,墨子一生的活动、事迹、思想和科技成就,集中体现在墨子一书中。,汉书艺文志存墨子71篇,现仅存53篇。墨子文章质朴,较少文采,但逻辑性很强,善于运用具体的事例来说理,语言质朴无华、浅白易懂。,在机械方面,创制了“机关备制”的木马车;发明了曲尺、墨斗

2、、等各种木作工具,很早被人称为“机械圣人”,此外还有许多民用、工艺等方面的成就。鲁班对人类的贡献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科技发明之父。,文中人物,公输,名盘,也作“般”或“班”又称鲁班,山东人,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现在,鲁班被人们尊称为建筑业的鼻祖,他发明了飞鸢,是人类征服天空的第一人,他发明了云梯(攻城),钩钜(舟战)以及其他武器,是一位伟大的军事科学家。,1听课文朗读,熟悉字音,明确节奏。 2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3标注不能理解的字词与句子向本组同学提出,讨论解决。 4由小组长指定一位同学译出全文,其余同学作补充纠正。,解读课文 合作探究,字音掌握

3、,公输盘 郢 愿藉子杀之 胡不见我于王 敝舆 犀兕 鼋鼍 雉兔 请说之 鲋鱼 文梓楩楠豫章 以牒为械 诎 圉 禽滑厘,bn,yng,ji,xin,y,x s,yun tu,zh,shu,f,z pin,di,q,y,g,通假字,1公输盘不说: 2子墨子九距之: 3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4公输盘诎:,“说”通“悦”,高兴。 “距”通“拒”,抵挡。 “圉”通“御”,防守。 “诎”通“屈”,折服,理由。,字词解释,荆之地方五千里: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请说之: 胡不见我于王: 见公输盘: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不可谓知类: 为与此同类:,方圆 巧妙的方式 解释 引见

4、 拜见 即使这样 但是 事理 类别,“之”的用法,子墨子闻之: 宋何罪之有: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代词,指代造云梯攻宋这件事。 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结构助词。 “的”,结构助词,“为”的用法,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夫子何命焉为: 吾从北方闻之为梯: 此为何若人:,替、给,介词。 与“焉”合用表示疑问语气, 相当于“呢”。 做,制造,动词。 是,动词。,翻译下列句子,1夫子何命焉为? 你有什么见教呢? 2吾义固不杀人。 我坚守道义,决不杀人。 3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力争了却没有结果,不可以认为有能力。 4胡不现我于王? 为什么不把我

5、引见给大王呢? 5吾请无攻宋矣。 我就不攻打宋国了。,课文解析,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主要写他做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公输,起因:楚将攻宋 经过:墨子阻战 结果:楚罢攻宋,劝说公输盘,劝说楚惠王,与公输演习攻防,2墨子是如何说服公输盘的?,迂回陈说,令其自相矛盾,3墨子是如何说服楚王的?,引王入彀,巧设类比。,4墨子类比推理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舍文轩而窃敝舆 舍锦绣而窃短褐 舍粱肉而窃糠糟,王曰:“必有窃疾”,引王入彀 自相矛盾,以国土比车子 以生产比食物 以林木比衣衫,王吏之攻宋 与此同类,拓展延伸,1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体现了怎样的思想呢? 2

6、学习本文,你有什么联想与感悟呢?,小结,公输主要是通过对话形式,记叙了墨子用道理说服公输盘,迫使楚王不得不放弃以宋国的侵略意图的经过,出色的表现了墨子的智慧、勇敢和反对攻伐的精神,是墨子“兼爱”“非攻”主张的生动而又具体的表现。,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被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国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在强权肆虐横行的国际环境里,我们只有壮大实力,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提示,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课外阅读读本上的非攻,理解其内容,思考墨子文章的写法特点。,退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