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4.13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06617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0.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4.13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4.13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4.13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4.13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4.13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4.13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4.13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讲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01,02,04,自主复习,对接高考,专家史论,刘芃 、朱汉国:中美关系的发展,近现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及依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的开拓与发展,考点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大外交活动与成就,03,核心素养,革命史学范式:“中苏关系恶化”,考点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考点一 70年代的外交突破,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大外交活动与成就,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在建国初期主要体现是实行“一边倒”,即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 阵营一边。 问“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是什么?,2.选择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这主要

2、是因为( ) A中苏两国制度性质相同 B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方针 D二战后亚非国家的支持,答案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了中国国防安全和支援经济建设;维护了世界和平。,3.问答读“毛泽东出访苏联”图,概括这次出访的重要成果及意义。,C,社会主义,答案 同苏联、东欧等国家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自主学习,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大外交活动与成就,4. 1953年,中国提出 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它成为解决 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 。,5.有学者认为:“这是新中国外交政

3、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答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束缚,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6.如何认识“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A,答案 同苏联、东欧等国家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国与国,成熟,自主学习,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大外交活动与成就,7.右图是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在西方人的注目下,周总理展示出大国的自信。 问(1)这次会议在新中国外交史上有

4、何地位?,(2)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是指什么?有何影响?,答案 当会议陷入僵局时,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答案 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8.1955年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指出:“一切国家都应当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自由选择它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与此材料切合的主张是 ( )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不结盟 D.互不干涉内政,D,自主学习,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大外交活动与成就,9.有史学家认为,一些小国、弱国的团结协作,使得1955年

5、成为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问(1)材料说的是什么事件?中国做出了怎 样的贡献?,(2)中国在这次会议上的表现有何意义?,答案 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了解与联系,推动更多亚非国家与新中国建交。,答案 万隆会议召开。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3)下列史实能够证明材料观点的是 ( ) A.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华约组织成立 C.亚非国家开始联合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 D.不结盟运动兴起,C,自主学习,二、70年代的外交突破,1. 年,第26届联大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2.右图显示历年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票数上升趋势。 问(1)“上升

6、趋势”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 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答案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步伐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2)史料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C,1971,(3)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中苏的盟友关系 C发展中国家支持 D中美关系正常化,自主学习,二、70年代的外交突破,3.判断1971年中国成功地加入了联合国。( ),4.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墙中国被围堵了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国际形势从这个时候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971年乔冠华团

7、长在联大上的讲话 问史料体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意义是什么?,答案 (1)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 外交事业的重大胜利;(2)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发挥 更大作用,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3)增强了第三世 界在联合国的力量,有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提示 1971年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这是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自主学习,二、70年代的外交突破,5.右图反映的是1972年, 访华,并签署 。,6.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 ),提示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是尼克松访华, 中美1979年1月正式建交,标志着中美关

8、系正常化。,提示 1971年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这是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美联合公报,尼克松,7.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联合公报,对此国际上有人评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毛泽东认为还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与“世界改变了尼克松”相关的是 ( )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苏联的综合国力超过美国 C.西欧摆脱了美国控制 D.美国为经济危机所困,国力下降,A,自主学习,二、70年代的外交突破,8.尼克松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问促使此时中美关系

9、改善的原因有哪些?这说明了什么?,9.填空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 关系的发展。1972年,日本首相 访华,签署建立 的联合声明。,提示 原因:中国国力的增强;中苏关系紧张;美国在世界上的相对衰落。说明改善中美两国关系是双方的共同要求和愿望。,中日,田中角荣,外交关系,特别提醒:日本先于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自主学习,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1.史料“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

10、平 (1)史料反映了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和目标是:“ ”和维护世界 ,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结合所学,简析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和出发点是什么?,答案 邓小平对 问题做出新的科学论断,进而做出 是当今世界主题的科学论断。,不结盟,和平,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答案 维护中国核心利益的根本目的不变;独立自主的根本原则没有变,和平共处的基本准则没有变。但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3)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如何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变”与“不变”?,自主学习,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2.右侧图示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外交的重心之是什么?,答案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1、,3.新时期中国积极参与 性和全球性国际组织的外 交活动,如2001年10月,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 组织第 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中国倡导建立了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 组织。,地区,九,上海合作组织,世界贸易,4.右图体现我国新时期的又一外交成就,该组织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答案 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接高考,(2016课标全国I,31)60年代的外交背景,(2016江苏单科,12)日内瓦会议,(2016天津文综,9)建国前夕的国共外交,对

12、接高考,【例1】 (2016课标全国,31) 1965 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 占 的 比 重,由 1957 年17.9% 上升到 52.8% 。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 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知识定位 60年代的外交关系中苏关系恶化,素养解读 从“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考查中苏关系恶化带来的影响,B,对接高考48分选择题,对接高考,【例2】 (2015海南单科,25)19711978年,我国共援助37个第三世界国家建成了470个项目,超过19551970年

13、建成的援外项目总和,对外经济援助的支出为前16年总和的109%。这反映了( ) A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 B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 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D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知识定位 70年代的中国外交,素养解读 从两岸问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D,对接高考,【例3】 (2016上海高考, 28)如图所示,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 建交高潮,引发第三次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 ) A. 中美关系正常化 B.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中日建交,知识定位 70年代的中国外交,素养解读 从中美建交的影响考查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历

14、史解释,A,史论链接中苏、中美关系的演变 见创新设计,对接高考,【例4】近现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及依据,对接高考25分综合题,史料一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应当采取有步骤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控制权的方针。不承认国民党时代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取消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的宣传机关。周恩来在阐释毛泽东这一方针时指出:帝国主义总想保留在中国的特权,我们的方针是先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清除一下,否则就会留下它们活动的余地。 复旦大学出版社 颜声殻当代中国外交史,学会读史 史料一反映了七届二中全会已初步制定了新中国的基本外交原则。,学会用史 依据史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建

15、立初期实行的外交方针。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方针实行的意义。,提示 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或答“独立自主地和平外交方针”)意义: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有利于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有利于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对接高考,史料二 李鸿章晚年总结外交经验时说:“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仍望我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譬诸多病之人,善自调遣,尤恐或伤人元气,若再好勇斗狠,必有性命之忧矣”。 1928 年,蒋介石指出:“应以和平方法与不妥协之精神与缔约各国分别进行缔结新约的谈判,如缔约各国拒绝谈判或谈判无结果时,即依据国际公认的习惯,本情势变迁之理由,单方面宣告废约。” 1949 年,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 1990 年,邓小平指出:“同苏联继续打交道,搞好关系;同美国继续打交道,搞好关系;同日本、欧洲国家也继续打交道,搞好关系。这一方针,一天都没有动摇过。”,读史用史 阅读史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出发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分析。,学会读史 史料二分别阐述了近现代四个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