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05549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4.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考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考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考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考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考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考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考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中国现代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名治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代表作有雅舍小品秋室杂文,译著有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作品背景,本文是梁实秋写老师梁启超先生逸事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1895年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7年主讲时务学堂,积极鼓吹和推进维新运动。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失败后逃亡日本。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

2、后又组织研究系,以培育自己的政治力量。1916年后与段祺瑞合作,出任财政总长。“五四”时期,资源助读,知识整合,反对“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颇有特色。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学等。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1922年3月10日梁启超应邀赴清华大学文学社作演讲。这一次演讲给当时还是清华大学学生的梁实秋以深刻的印象,他撷取记忆片段,用简练传神的语言,形象地为我们描绘了学者梁启超的风采,并表达了由衷的赞叹和钦佩之情。,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读准字音,二、写对字

3、形,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三、掌握词语 1.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2.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很不相同。迥,差得远。 3.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短而有力。 4.博闻强记:也说“博闻强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5.手舞足蹈:双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极点。,资源助读,知识整合,四、辨析词义 1.左顾右盼 东张西望 辨析:“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侧重于形容人顾虑重重,临事犹豫不决的状态。“东张西望”,四处张望。侧重于描写寻找或心神不宁时的神态。 例句:听对方讲话要思想集中,不可左顾右盼,看书看报,心不在焉。 她不像前两次木雕泥塑般纹丝不动,

4、而是把俊俏小脸扭来扭去, 东张西望,像在找什么。 2.屏息以待 翘足而待 辨析:“屏息以待”,屏住呼吸来等待,形容等待的紧张心情。“翘足而待”,一抬脚的短时间内即可等到,指很快就会实现。 例句:这时,众人都屏息以待,房间内只听得到烛心的轻微爆炸声。 朝廷内宦当道,外将叛乱,亡国之日翘足而待。,整体感知,细节揣摩,重难探究,一、理理文章思路,二、说说文章主旨 梁实秋回忆了他在清华大学学习时听梁启超先生演讲的情景,生动地记叙了当时演讲的盛况。文中画面虽多为剪影,但形象生动,充分体现了梁启超先生的人格精神、品德学养、才艺天赋,表达了作者对梁启超先生的敬仰、欣赏、赞美之情。,整体感知,细节揣摩,重难探

5、究,【任务一】 把握内容,概括形象 1.从文章的题目看,本文记叙的中心应是“演讲”,文中哪些段落主要是叙述这一次演讲的?其他段落是写什么的? 参考答案第一段,简述演讲的一些背景,为写演讲做铺垫。第二至九段,描写这次演讲的主要情况;第十段,点明梁任公作为学者的主要特点,结束全文。 2.众所周知,梁启超是戊戌变法时期的政治家,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的开头直言梁任公“晚年不谈政治”? 参考答案一方面是对梁启超晚年生活的如实概括,更主要的是为自己的写作服务,以政治业绩为陪衬,突出其学术威望和影响,为下文的演讲做铺垫。,整体感知,细节揣摩,重难探究,3.梁任公先生的讲演稿具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参考答案讲演稿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表现了梁启超办事认真细致,学问和书法好。 4.文章最后,作者给梁启超以怎样的评价?怎样理解“热心肠”的含义? 参考答案梁任公先生是当世少有的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热心肠”应该是“感情丰富”的意思。,整体感知,细节揣摩,重难探究,【任务二】 学习描写人物的手法 1.梁启超先生的开场白具有怎样的特点?这在人物描写中属于什么描写手法? 参考答案梁启超先生的开场白谦逊又自负。是正面描写,也是语言描写。 2.作者写梁任公出场时,仅用四十余字,就使人物跃然纸上。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描写顺序和描写手法? 参考答案描写顺序

7、:从头到脚,先容貌后神采。使用了白描手法。 3.作者引用箜篌引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引用箜篌引是侧面描写梁任公演讲的高超水平。箜篌引简短鲜明,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用这首诗充分说明先生讲得逼真、深刻。,整体感知,细节揣摩,重难探究,4.本文的人物描写精彩而又典范,通过这些描写,你读出了梁任公怎样的性格、气质和修养?请根据提示填写下表。,参考答案(写行动)敲头回忆生动有趣,旁征博引,博闻强识;手舞足蹈、掩面顿足、狂笑太息自由洒脱,酣畅淋漓,富有感情。(抓侧面)我在茅津渡候船时讲解生动,记忆深刻,哀从中来;演讲时听众的反应屏息以待,欢喜,泪下沾襟;演

8、讲效果激发不少人对中国文学发生强烈的爱好。,整体感知,细节揣摩,重难探究,5.梁任公这次演讲的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可文章只提到了梁任公讲箜篌引桃花扇和杜甫的诗的情景,这与演讲的题目有什么关系?对塑造人物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这三则材料都能体现中国诗歌中表现的情感和梁任公先生演讲的特点,凸显了梁任公忧国忧民、有热心肠的精神品质。,整体感知,细节揣摩,重难探究,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对梁任公的情感有敬仰之情、欣赏之情、赞美之情。这些情感是怎样表达的?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作者对梁任公先生的情感,有直接表达的,也有半直接半含蓄表达的,也有含蓄表达的。可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整体感知,细节揣摩

9、,重难探究,参考答案直接表达。如开篇“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说的是当时的青年学生的景仰之情,其实也代表作者的心情。又如文章行将结束时说:“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表达了对先生的欣赏、赞叹之情。 半直接半含蓄表达。如“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等,既叙事又写心情,表达了一个学生对老师的崇拜之情。 含蓄表达。如“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此处纯粹是动作描写,但读者仍能从这描写中

10、体会到作者的赞叹之情。,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

11、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

12、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1.下列对文章节选部分内容与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简要介绍了梁任公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并以政治业绩突出陪衬学术成就。 B.当时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因为他们很多人都知道梁先生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角色。 C.文章写梁任公的讲演稿,写得整整齐齐,书法秀丽,十分美观,这些褒扬性的词语表现了作者对先生的景仰、赞叹之情。 D.第三段中,写梁任公先生一出场,就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段文字描写得形神兼备,顾盼神飞。 解析B项,理解错误。原文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13、。 答案B,2.从第二段可以看出梁任公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解析这段文字重点写梁启超先生的讲稿,通过讲稿,反映梁启超先生的品格。抓住“整整齐齐”“秀丽”“美观”等词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办事认真,学问和书法的艺术修养高。 3.梁任公的开场白有什么特点?“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一句中“谦逊”和“自负”矛盾吗?为什么? 解析文章写梁任公开场白“极简短”,“一共只有两句”,而这两句又看似矛盾,体现其幽默风趣的性格。第二问要注意“谦逊”和“自负”分别评价的是梁任公的哪一句话。 参考答案简洁新奇,幽默风趣。不矛盾。“谦逊”针对他的第一句话来说,“自负”针对第二句话来说。这两种特点的结合足以表明梁任公

14、开场白的幽默。,二、语言运用 4.20世纪30年代,梁实秋先生应教育部门邀请,为初小一年级学生编国语教材。他拟的第一课是:“来,来,来上学。”经过反复斟酌,他又改为:“去,去,去上学。”请简述梁先生这样修改的原因。 解析可根据“来”与“去”在表意上的区别体会。“来”是召唤,“去”有催促和自觉的意思。 参考答案“来”,是学校和老师对孩子的召唤;而“去”则是孩子自己的主动行为,后者更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两者反映的读书自觉性不一样。,5.下面是某校“研学旅行”活动的设计方案,请把这个方案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字。,解析这是一个活动框架图,从整体看,方案分为“准备”“活动”和“成果”总结三个阶段。可按照时间的顺序说明各阶段的具体内容。 答案示例研学旅行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要确定研学旅行目的地、活动具体项目,备好行囊;具体研学活动为实地考察、研学采访、旅行采风;活动结束后,以组为单位完成研学旅行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