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6章 基础实验5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课件 (新版)沪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05278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6章 基础实验5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课件 (新版)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6章 基础实验5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课件 (新版)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6章 基础实验5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课件 (新版)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6章 基础实验5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课件 (新版)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6章 基础实验5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课件 (新版)沪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6章 基础实验5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课件 (新版)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6章 基础实验5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课件 (新版)沪教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实验5 配制一定溶质 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1.学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方法和过程。 2.通过实验,掌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过程中的基本操作。,食盐、蒸馏水等; 托盘天平(含砝码)、纸片、药匙、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等。,欲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按以下步骤 进行实验。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 g,需要水的 体积为_mL。 2.称取氯化钠:使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之前,先要_ _;然后在天平两端分别放上质量相同的纸片,用镊子 夹取_ g的砝码,置于天平_托盘中,并将游码调到_ 刻度。用药匙向天平_托盘的纸片上加氯化钠,待天平平 衡后,将称好的

2、氯化钠倒入烧杯中。,50 g15%=7.5,(50 g-7.5 g)1 gmL-1=42.5,调节,平衡,5,右,2.5,左,3.量取水:用_ mL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蒸馏水,并将其倒 入烧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在读数时应注意视 线与量筒内_保持水平。 4.溶解:用_不断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 5.转移:氯化钠完全溶解后,将氯化钠溶液转移到指定的容 器中,贴上标签备用。,50,凹液面的最低处,玻璃棒,1.在溶液配制过程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搅拌,加速氯化钠的溶解。 2.若要增大氯化钠的溶解速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提示:除用玻璃棒搅拌还可用加热的方法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3、。,3.使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与配制氯化钠溶液进行比较,实验步骤上应有哪些改变? 提示:配制氯化钠溶液,使用的溶质氯化钠属于固体,需用托盘天平称量,而配制稀硫酸溶液使用的是较浓的浓硫酸,需用量筒量取。配制氯化钠溶液需要将氯化钠固体溶解,而配制稀硫酸溶液只需将定量浓硫酸用定量的蒸馏水稀释即可。,4.下列出现的操作失误,对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会产生什么影响? (1)若称取食盐前天平指针偏左,不作任何处理便用它称取食盐。 提示:因为指针偏左,向左盘加食盐至天平平衡时,所加食盐的质量偏少,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2)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将砝码放在左盘,药品放在

4、右盘,且使用了游码。 提示:由于将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右盘,则称取食盐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所示读数,因此少取用了食盐,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小。,(3)用量筒量取蒸馏水时,俯视(或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提示:用量筒量取蒸馏水时,俯视(或仰视)读数,则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偏小(或偏大),所配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或偏小)。 (4)所用氯化钠中含有杂质。 提示:氯化钠不纯,会使称取的氯化钠质量偏少,配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小。,(5)溶解氯化钠固体,用玻璃棒搅拌时,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提示:溶解时,洒出部分溶液会使氯化钠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小。,1.(2013北京中考)配制50

5、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 A.蒸发皿 B.玻璃棒 C.烧杯 D.量筒 【解析】选A。本题考查溶液的配制。配制溶液需要的仪器主要有烧杯、托盘天平(含砝码)、药匙、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等,不需要蒸发皿。,2.(2012鸡西中考)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后有残留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塞紧瓶塞并贴上标签,【解析】选D。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应该在纸片或烧杯中称量,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故A错误;配制溶液时要

6、保证烧杯干燥,如果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后有残留,会使溶剂增多而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B错误;溶解时,用来搅拌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故C错误;把配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盖好瓶塞,标签上要注明溶液的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故D正确。,3.(2013日照中考)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 B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3.0 g C用10 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解析】选C。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 g6%=3 g,水的质量:50 g-3 g=47

7、 g,即47 mL,应选用50 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C错误。,4.某同学在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的过程中,称量时将砝码放在左盘(1 g以下用游码),食盐放在右盘;量水时仰视液面读数,这样配制的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A.等于5% B.大于5% C.小于5% D.不能确定,【解析】选C。计算可得,配制5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的质量是50 g5%=2.5 g,需要水的质量是50 g-2.5 g=47.5 g。在称量时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右盘,则食盐的实际质量是2 g-0.5 g=1.5 g;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量取的实际体积大于47.5 mL。

8、错误的操作造成了溶剂的质量增加,而溶质的质量减少,因此,配制的食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要小于5%。,5.(2013泸州中考)某同学用天平称取NaCl固体19 g,用量筒量取蒸馏水76 mL(水的密度为1 gcm-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若该同学在量取蒸馏水时是仰视读数,则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溶液的配制。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 g/(19 g+76 g)100%=20%,在量取蒸馏水时如果仰视读数,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将偏多,所配

9、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 答案:20% 偏小,6.(2012龙东中考)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_g,水_g。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解析】(1)氯化钠质量:100 g5%=5 g,需水:100 g -5 g=95 g;(2)在称量中托盘天平指针发生偏转时,不能再动游码和平衡螺母,已经知道是5 g食

10、盐,在称量中已经把5 g 的砝码放好了,要么加药品,要么减药品,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说明药品多了,应该减少药品;(3)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速氯化钠溶解。 答案:(1)5 95 (2)B (3)加速溶解,7.汽车、电动车一般使用铅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使用的酸溶液是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用10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该稀硫酸时,需要蒸馏水(密度为1 gcm-3)的体积为_mL(精确到0.1)。 (2)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配制、装瓶并贴标签。,请填写标签: (3)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

11、分数_2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解析】本题考查溶液的配制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解题的关键是依据溶液稀释时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计算及俯视量筒读数进行误差分析。(1)解:设需要蒸馏水的体积为x,100 g98%=(100 g+1 gcm-3x)20%,x=390.0 mL;(2)溶液的标签应标明溶液的名称和溶质的质量分数;(3)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实际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偏小,因此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0。,答案:(1)390.0 (2) (3)小于,8.(2012滨州中考)实验室需要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 g。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 (

12、2)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_(填字母序号);B中仪器的名称为_;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 (3)若上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 g,游码为2.5 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及误差分析。(1)配制该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0 g 15%=7.5 g;(2)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左物右码;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在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为搅拌,其目的是加速溶解; (3)托盘天平中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示数,因为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所以药品的实际质量为5 g-2.5 g=2.5 g。

13、答案:(1)7.5 g (2)A、B 量筒 搅拌,加速溶解 (3)2.5 g,9.(2013天津中考)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根据溶液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20 时,向盛有40 g氯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 100 g水,充分搅拌后,仍有4 g固体未溶解。 所得溶液是20 时氯化钠的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 g。,(2)现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 1.09 gcm-3),配制2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需要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_ mL(计算结果精确到0.1),需要水_mL(水的密度为1 gcm-3)。 该溶液配制过程

14、中用到的仪器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_。量取所需要的12%的氯化钠溶液时,应选用_(填“10 mL”或“20 mL”或“50 mL”)规格的量筒。 把配制好的上述溶液装入_中(填“广口瓶”或“细口瓶”),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解析】(1)20 时,40 g氯化钠溶于100 g水中,有4 g剩 余,所得的溶液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100 g水中最多溶解氯 化钠的质量为36 g,所以此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 (2)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由此可以确定需要12%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20 g6%12%= 10 g,其体积为10 g1.09 gcm-39.2 mL,需要水的质量 为20 g-10 g=10 g,需要水的体积为10 mL;配制溶液的过程 中,在量取液体体积的时候还需要用胶头滴管滴加;量取 9.2 mL氯化钠溶液,应选用10 mL规格的量筒;配制好的溶液 应装入细口瓶中。,答案:(1)饱和 36 (2)9.2 10 胶头滴管 10 mL 细口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