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人民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04874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4.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人民版必修(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49-1955),日出东方,重整山河,昨日的思考,你能用一两个词概括旧中国的外交历史吗?,共同探究,屈辱,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资本主义阵营,(削弱),社会主义阵营,(壮大),亚非拉民族国家的独立,(中国),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目的:巩固政权、保卫和平 捍卫主权、打破封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另起炉

2、灶,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一 边 倒,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对待帝国主义国家?,如何建立自己的对外关系?,方 针,解决问题,另起炉灶,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一 边 倒,不承认建新关系,改变地位,独立自主,清除取缔,巩固独立 奠定基础,面对鉴于站在,保卫成果保卫和平 维护独立与主权,方 针,含 义,意 义,请同学们快速阅读(p84-85),提炼要点,二、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由社会制度决定;,由中美、中苏间的关系决定;,由建国初期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决定。,中共革命时期和当时国内外环境的产物。,1、中苏建交,出现第一次建交高潮,“万隆精神”,三、建国初期的外交实践,中苏结盟,思考:

3、1、为什么首先与苏联建交? 2、与苏联结盟有何重大意义?,A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B苏联政府照会中国政府,愿同中国建交并互派大使;,C为了在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斗争中不致于处于孤立地位;,2、与苏联结盟有何重大意义?,A 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 B 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必备条件和基础,是核心,保证,实现共处条件,必然结果,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看法。,典例诠解,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一,它

4、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其二,它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其三, 温家宝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0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印中两国外交政策的组成部分,并为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它经受了岁月的检验,为世界指明了一条通往和平与和谐的道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印中关系中最重要的指导原则之一,印方将致力于保持并推动两国友谊与合作的进展。 印度总统阿卜杜勒卡拉姆致胡锦涛的贺电,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 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走向国际舞台,

5、日内瓦会议,原因:,主题:,结果:,意义:,使美国孤立中国失败,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你知道下图是周恩来参加哪次会议的场景?这次会议有何特点?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根据书本,回答: 1、万隆会议的特点是什么?,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2、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求同存异”的,对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会议;各国见存在矛盾和分歧有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3、周恩来求同存异中的“异”指的是什么?“同”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同:都曾经遭受过殖民主义

6、的侵略 都要维护民族独立、发展经济 都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4、万隆会议对当时的中国、亚非国家所起到什么作用?,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 开拓了中国外交工作新局面,“万隆精神”,团结 和平 友谊,“全世界我只崇拜一个人,那就是周恩来。”,感悟伟人,“毛主席真幸运,有周恩来这样一位总理,我要是有周恩来这样一位总理就好了。”,印度尼西亚前总统苏加诺,肯尼迪夫人杰奎琳,“ 你们认为我是难以对付的话,那你们就等着与周恩来打交道吧。” 苏联前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的楷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中国共产党的一面旗帜、是中国人民心中的一座丰碑、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和传统的化身,密切联系群众

7、的光辉典范、是人民的好总理、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更多的人说,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掌管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却无儿无女,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在海外没有一分钱的存款,谁做的到的,我也给降半旗。”,古人云:“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学了今天这外交堂课后,作为高中学生,如何与来自各地,性格各异的同学相处呢?,1、多交朋友,少树敌 2、求同存异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和平共处,学以致用,友情提示:结合建国初期的外交原则和方针, 问题探究: 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认识: 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

8、无外交 2、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3、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 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国家利益,国家性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国际环境,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与苏联等国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外交,人类最富有智慧和艺术的斗争!,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 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 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2.有人说,中苏关系是“同志+堂兄”的关系?你同意吗?,1.上图反映了新中国初期哪项外交方针?,3.中苏结盟对新中国产生怎

9、样的积极影响?,中苏首脑会晤,盟约签订,结合视频及课本第99页的思考题,回答:,1、周恩来求同存异中的“异”指的是什么?“同”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求同存异”的,对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3、万隆会议对当时的中国、亚非国家所起到什么作用?,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同:都曾经遭受过殖民主义 的侵略 都要维护民族独立、发展经济 都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会议;各国见存在矛盾和分歧有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 开拓了中国外交工作新局面,典例诠解,“万隆精神”,团结 和平 友谊,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什么方针

10、促使 会议圆满成功?,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会后,我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万隆精神: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同:共同的遭遇、共同的任务和要求。 异: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根据书本,回答: 1、万隆会议的特点是什么?,3、“求同存异”中的“同”应如何理解? “存异”的“异”指的是什么?,4、万隆会议的直接影响是什么?万隆精神是什么?,“求同存异”,主席、各位代表: 我的主要发言现在印发给大家了,在听到了许多代表团团长的一些发言之后,我愿补充说几句话。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

11、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同意五国总理茂物会议所宣布关于亚非会议的四项目的,而不另提建议。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

12、发言 思考:求同存异的方针中,“求同”是指什么?“存异”是指什么?,共同的经历,即受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和统治,同时希望解除殖民主义的奴役和灾难。,存异指各国可采取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策。,(1)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2)周恩来的“求同存异”方针:,(3)万隆精神:,(4)意义:,(1)指出材料中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会各国的“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0分),(2005年全国卷一文科综合) 1955年,在万隆召开了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以为这是实际

13、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同:在近代都有被殖民主义奴役和掠夺的共同遭遇;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和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2)简述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的?这对会议起到什么作用?(6分),帝国主义国家阴谋破坏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有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促进会议取得成功。,(3)简要说明“万隆会议”对当时中国的外交所起的作用。(4分),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历史剧,“全世界我只崇拜一个人,那就是周恩来。”,感悟伟人,“毛主席真幸运,有周恩来这样一位总理,我要是有周恩来这样一位总理就好了。”,印度尼西亚前总统苏加诺,肯尼迪夫人杰奎琳,“ 你们认为我是难以对付的话,那你们就等着与周恩来打交道吧。” 苏联前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周恩来死后,联合国降半旗(不是联合国旗降半,而是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国旗全降半旗)。其中有一些国家的领袖不高兴了,说:“为什么不给我们国家死去的领袖降半旗?”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在联合国会议上发表讲话说:“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掌管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却无儿无女,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在海外没有一分钱的存款,谁做的到的,我也给降半旗。” 所有人都鸦雀无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