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6803767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6年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6年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6年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6年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1如图是小科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A气密性检查B添加试剂C制取并收集气体D气体验满2如图是一瓶饮用天然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饮用天然水是纯净物B该饮用天然水一定呈碱性C该饮用天然水含有钙、镁、钾、钠等金属单质D100ml该饮用天然水中至少含偏硅酸180g3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C反应前后两种原子的数目不变D反应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4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不合理的是()A用浓硫酸干燥氢气B用氯化钡

2、溶液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C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D用稀盐酸除去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的碳酸钙5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烧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1:m2=3:7Bm1M1m2M2C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D当乙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不止一种二、填空题6已知AI均为初中科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组成A、C两种气体的元素相同,且C是常见的温室气体,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D是单质,F是盐酸盐,根据如图

3、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D的化学式为(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若反应在植物体内进行,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三、实验探究题7一般不用K、Ca、Na等活泼金属来置换盐溶液中的其他金属元素,这是教科书上的一句话小科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查阅资料,对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查阅资料】钠常温下就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提出猜想】猜想一: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铜生成猜想二: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只有氢氧化铜【实验及现象】切取不同大小的钠块分别投入到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有关产生沉淀的现象如表

4、所示实验编号钠块大小硫酸铜溶液实验中产生沉淀的现象绿豆大小稀溶液10ml产生蓝绿色沉淀绿豆大小浓溶液10ml产生蓝色絮状沉淀豌豆大小稀溶液10ml产生蓝色絮状沉淀豌豆大小浓溶液10ml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并出现黑色固体小科咨询老师后得知蓝绿色沉淀为碱式铜盐【实验结论】(1)上述实验中均未观察到色固体生成,由此判断猜想一错误(2)实验中观察到的沉淀是蓝绿色的,由此判断猜想二也错误【实验反思】(1)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原理是(2)由上述实验可知,导致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不同的因素有(3)为了用钠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元素,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一: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在干燥的空气中加热

5、方案二: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隔绝空气加热请从两个方案中选出合理的方案,并说明理由四、简答题(共21分)8生活中科学之美、科学之趣随处可见如图是某厂商设计的T恤,T恤上有趣的图案是邻二溴苯(C6H4Br2)分子的结构简式(1)邻二溴苯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邻二溴苯分子中碳、氢、溴三种原子个数比为(3)236g邻二溴苯中含溴元素g9请深深地吸一口气,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你的呼吸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你所吸入的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和(2)你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3)在该过程中,你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

6、自的氧化分解10活性碳酸钙(CaCO3)和炭黑(C)常用作橡胶的填充料,用来改良橡胶性能在不同的橡胶制品中,对活性碳酸钙和炭黑的投料比有不同的要求现有一份由活性碳酸钙和炭黑组成的橡胶填充料样品,为测定其中活性碳酸钙的含量,小科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取样品4.0g,置于甲中的硬质玻璃管内,乙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通入干燥的氧气一段时间后,电子称的示数稳定在150.0g;继续保持氧气通入,点燃酒精喷灯,加强热;充分反应后(C被完全氧化,CaCO3被完全分解),最终电子称的示数稳定在152.2g;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计算请回答下列

7、问题:(1)实验中所用的氧气可以在实验室中利用分解得到(2)步骤中先通入干燥的氧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3)计算样品中活性CaCO3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2016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是小科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A气密性检查B添加试剂C制取并收集气体D气体验满【考点】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实验室制取

8、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2

9、如图是一瓶饮用天然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饮用天然水是纯净物B该饮用天然水一定呈碱性C该饮用天然水含有钙、镁、钾、钠等金属单质D100ml该饮用天然水中至少含偏硅酸180g【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标签图示型;空气与水;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A、根据题意,该瓶饮用天然水的主要成分是水,含有偏硅酸等,进行分析判断B、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C、食品、药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镁、钾、钠”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

10、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D、根据题意,100ml该饮用天然水中含有偏硅酸180g,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该瓶饮用天然水的主要成分是水,含有偏硅酸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该饮用天然水的pH为7.30.5,可能呈酸性、中性或碱性,故选项说法错误C、该饮用天然水含有钙、镁、钾、钠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镁、钾、钠”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项说法错误D、100ml该饮用天然水中含有偏硅酸180g,则100ml该饮用天然水中至少含偏硅酸180g,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判别方法、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

11、H大小之间的关系、元素的应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C反应前后两种原子的数目不变D反应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分析】根据反应过程图中的分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结合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反应物只含有一种分子,生成了两种分子,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

12、确B、反应物是化合物,元素的化合价不为0;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生成物的分子均由同种原子构成,均属于单质,生成物中的元素的化合价均为0,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反应前后两种原子的数目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D、反应物的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从宏观上反应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不合理的是()A用浓硫酸干燥

13、氢气B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C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D用稀盐酸除去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的碳酸钙【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碱的化学性质;根据浓硫酸或烧碱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酸、碱、盐的鉴别【专题】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干燥剂不能与被干燥的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C、根据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碳酸钙能与酸反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能用浓硫酸干燥

14、氢气,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B、稀硫酸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盐酸,盐酸不氯化钡溶液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C、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故选项实验方案错误D、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可用稀盐酸除去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的碳酸钙,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5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烧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1:m2=3:7Bm1M1m2M2C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