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9讲透镜及其应用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01399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3.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9讲透镜及其应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9讲透镜及其应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9讲透镜及其应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9讲透镜及其应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9讲透镜及其应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9讲透镜及其应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9讲透镜及其应用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讲 透镜及其应用,玩转重庆10年中考真题,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命题点1,1(2014重庆B卷10题第1空1分)如图所示,透过晶莹剔透 的露珠观察到叶脉变粗,此时叶脉所成的像与_(选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所成像的性质相同,第1题图,【解析】此题中露珠相当于凸透镜,叶脉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透过露珠观察到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实际大,此时所成像的性质与放大镜所成像的性质是相同的,【答案】放大镜,2(2012重庆8题2分)如图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_(选填“实像”或“虚像”),第2题图,【解析】摄

2、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的原理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实像,1. 2017年我国部分火车站开启了刷脸进站模式,刷脸机是通过摄像机捕捉人脸信息来识别乘客的,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_透镜,所成的像是 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考向拓展1题图,凸,倒立,2. 如图是我们熟悉的二维码图片,现在无论是大街上、网络上还是生活中二维码已经随处可见二维码也成为手机生活、学习服务的重要入口,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一张照片,这是利用光的_(选填“反射”或“折射”)成_(选填“实”或“虚”)像, 识别软件正是依靠颜色的深浅来完成 对二维码的识别,考向拓展2题图,折

3、射,实,命题点2,眼睛及视力矫正,3(2015重庆A卷9题2分)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其主题是“关爱心灵窗户”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_透镜,有些同学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需配戴_透镜来矫正,【解析】眼睛的晶状体中间厚、两边薄,故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远处物体经眼睛后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因为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所以为使光线推迟会聚,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需要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答案】凸 凹,4(2015重庆B卷10题2分)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手机进行“自拍”“自拍”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透镜,该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矫正_(选填“

4、近视眼”或“远视眼”),【解析】手机“自拍”时,手机相当于照相机,其镜头相当于凸透镜,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近处物体经眼睛后会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为使光线提前会聚,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所以配戴凸透镜可以对远视眼进行矫正,【答案】凸 远视眼,5(2011重庆11题2分)将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前的是_眼,应配戴_透镜的眼镜矫正,【解析】近视眼是晶状体变厚,对光的会聚能力增强,即 折光能力增强,远处物体经眼睛后会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为使光线推迟会聚,需要配戴凹透镜进行矫

5、正,近视,凹,命题点3,透镜作图,6(2017重庆B卷14题(1)1分)作出图中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第6题图,如答图所示,第6题答图,7(2017重庆A卷14题(1)1分)在图中画出这条过光心的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的出射光线,第7题图,如答图所示,第7题答图,8(2010重庆15题(2)1分)如图是一束平行于主光轴并射向凹透镜的入射光线,请画出穿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第8题图,如答图所示,第8题答图,命题点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0(2016重庆A卷9题2分)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_cm;用该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 镜位置如图乙时,移动光 屏可成清晰的

6、倒立、 _的实像,第10题图,【解析】由题图甲可知,凸透镜所在位置为10.0 cm,光屏所在位置为20.0 cm,故凸透镜的焦距f20.0 cm10.0 cm10.0 cm;由题图乙可知,蜡烛所在位置为50.0 cm,凸透镜所在位置为65.0 cm,则此时的物距u65.0 cm50.0 cm15.0 cm.由于fu2f,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10.0 放大,12(2013重庆B卷15题5分)在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来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 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 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_,其

7、目的是使像 成在_,第12题图,同一高度,光屏中央,(2)当烛焰距凸透镜25 cm时,移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 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_(选填“正立”或“倒立”)、 缩小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_ (3)当烛焰距凸透镜6 cm时,移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 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倒立,照相机,不能,考点梳理,透 镜 及 其 应 用,透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眼睛和眼镜,两种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两 种 透 镜,厚,薄,会聚,薄,厚,发散,两 种 透 镜,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如图直线CC) 凸透镜能使与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

8、做凸透镜的 _ (如图点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凸 透镜的 _ ,f表示 _ (如图线段OF的长度).,焦点,焦距,焦距,三 条 特 殊 光 线,入射光线,透镜,凸 透 镜 成 像 的 规 律,实验注意事项:实验前先调节 _的中心、 _的中心和 _的中心大致在 _. 1. 利用凸透镜成像特点作图并理解其成像规律: 请将光路补充完整、画出物体AB的像AB,并补充成像规律.,烛焰,光屏,凸透镜,同一高度,凸 透 镜 成 像 的 规 律,倒立,缩小,1倍焦距和 2倍焦距之间,倒立,等大,2倍焦距处,倒立,放大,2倍焦距之外,凸 透 镜 成 像 的 规 律,正立,放大,大于,凸 透 镜 成

9、像 的 规 律,2.记忆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内虚外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内大外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 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3. 结论:如下表,fv2f,异侧,实,照相机,倒,等大,v2f,异侧,放大,实,同侧,正,虚,眼 睛 和 眼 镜,眼睛成像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_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凸,近 视 眼 、 远 视 眼 及 其 矫 正,前,后,凹,凸,图说物理,(RJ八上P91 图5.14),1. 如图所示是许多同学用透镜所做的游戏,从游戏中可以看出透镜对光有_作用用这种性质的透镜做成眼镜镜片,可以用来

10、矫正_视眼当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_.,会聚,远,焦距,(RJ八上P99 图5.33),2. 如图所示,把一支铅笔放在装满水的圆柱形玻璃瓶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笔变粗了这是因为装水的玻璃瓶相当于一个_,形成了正立、放大的_ (选填“虚”或“实”)像如果把铅笔由图中位置逐渐向玻璃瓶靠近,透过玻璃瓶,会看到这支笔逐渐变_(选填“粗”或“细”).,凸透镜,虚,细,(RJ八上P94 图5.21),3. 如图,用照相机给物体照相时,物距应比较远,物体在屏上成一个_(选填“倒立”或“正立”)、缩小的实像为使成的像再小些,可采取的方法是_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同时

11、_胶卷与镜头间的距离(后两空均选填“增大”或“减小”),倒立,增大,减小,(HK八年级P76 图448a、RJ八 上P101图5.43),4.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则他的眼睛类型是_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需要选用_(选填“凹”或“凸”)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视力(2015泉州14改编),近视眼,凹,重难点突破,例 1 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亮最小的光点,如图甲所示;用该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例1题图,(1)由图甲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_ cm.,【解析】(1)平行光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 就是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12、就是焦距,由题图可 知,此凸透镜的焦距是10.0 cm;,10.0,(2)当用它作放大镜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应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cm.,小于,【解析】(2) 用它作放大镜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应小 于 10 cm;,(3)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可在光屏上得到_、_的_像,应用此原理可以制成_,【解析】(3)由题意知f10.0 cm,物距2fu15 cmf,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应用了此原理;,倒立,放大,实,投影仪,(4)蜡烛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时,光屏应放在透镜_(选填“左”或“右”)侧_范围才能得到_

13、的实像,【解析】(4)由(3)可知,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 2f ,所以光屏应放在凸透镜右侧70 cm刻度线右侧范围内 才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右,大于70 cm,倒立、放大,(5)若要使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蜡烛应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此时光屏在_ (选填“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或“大于二倍焦距”)处,【解析】(5)若要使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物距u 2f ,此时应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应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 之间;,左,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6)当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此

14、时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析】(6)根据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当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像变小;,靠近,变小,(7)实验过程中,小明不小心把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纸片挡住,则在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完整的像,所成的像与之前相比_(选填“变亮”、“不变”或“变暗”),【解析】(7)挡住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能通过下半部分会聚成完整的像,只是光线变少了,成像较之前变暗,能,变暗,例 2 小林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 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例2题图,A. 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 B. 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完全相同 C. 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 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和光 屏不动,光屏上仍可成清淅的烛焰像 D. 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 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不动,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它上面都得不到清晰的烛焰像,【解析】由图可知,物距u50 cm25 cm25 cm,像距v90 cm50 cm40 cm,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