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6课 最后一课同步练习题AB卷(含解析)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6799568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第6课 最后一课同步练习题AB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7年第6课 最后一课同步练习题AB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7年第6课 最后一课同步练习题AB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7年第6课 最后一课同步练习题AB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7年第6课 最后一课同步练习题AB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第6课 最后一课同步练习题AB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第6课 最后一课同步练习题AB卷(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16版)同步练习AB卷第6课 最后一课A卷 基础篇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懊悔(o)字帖(ti)惨白(cn)赚钱(zhun)B.诧异(ch)捂着(w)惩罚(chn)婉转(wn)C.郝叟(Ho)踱步(d)板凳(dn)戒尺(ji)D.紫藤(tn) 钥匙(yo)哽住(gn)祈祷(q)【解析】选D。A项中“帖”应读ti;B项中“惩”应读chn;C项中“踱”应读du。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幅大眼镜。B.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C.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残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2、。D.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璧,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解析】选B。A项“幅”应为“副”;C项“残”应为“惨”;D项“璧”应读“壁”。3.填入下列句子空白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想起这些,我多么_!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2)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_的气氛。(3)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_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A.懊悔严厉温和B.懊恼严肃温顺C.懊悔严肃温和D.懊恼严厉温顺答案:C。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B.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

3、,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C.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D.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解析】选B。此项没有使用任何修辞方法,A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C、D两项均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5.对下列破折号的作用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放学了,你们走吧。(意思的递进)B.“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声音的延长)C.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解释说明)D.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语意的转折)【解析】选B。表示声音的断断续续。6.阅读课

4、文“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至结尾部分,回答(1)(4)题。(1)为什么听到钟声、祈祷的钟声、号声,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答:_答案:因为这宣告着最后一课的结束,从此他将不能再教法语,孩子们也将不能再学法语。(2)“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答:_答案:因为“我”被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怀感染,并为之感动,所以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3)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解析】此题考查对细节描写作用的把握。细节描写更有利于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答案: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对祖国必胜的信

5、念。(4)如果结尾处改成“他举起拳头高呼:法兰西万岁!”好不好?答:_【解析】此题考查对结尾的理解。结尾中韩麦尔先生已经陷入极度痛苦之中,此时的他已没有精神、力气说话了。改后不符合语境。答案:不好,此时的韩麦尔先生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他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 B卷 提升篇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在研制青蒿素的过程中,作为一位组织者和参与者,屠呦呦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B.“六一”儿童节那天,志愿者和孤儿院的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戏,共享天伦之乐。C.省首批“产镇融合示范镇”共有13个乡镇入选,我市桥头河镇一路过关斩将,以“蔬菜小镇”冠名上榜。D.站在曾国藩故居前,我不

6、禁浮想联翩,时空转换,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解析】选B。“天伦之乐”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之间的乐趣。现泛指家庭的乐趣。用在这里来形容志愿者与孤儿院的孩子们的关系不当。【方法指导】解答成语题的技巧(1)“避生就熟”。抓住较易弄懂的一个选项,则可推测命题者的意图是混淆什么,从而做出判断。(2)冷静审视。联系成语的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判断。(3)巧扣语境。语境对成语的表达起限制作用,限定了其临时意义,所以,死死扣住语境,巧妙联系语境,就能找到成语运用题的金钥匙。8.根据要求完成(1)、(2)题。为了引导同学们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学校准备开展以“学会主动学习”为主题

7、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在活动过程中,需要你从多方面对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原因作分析,请用简明的语言分条表述,三条即可。答:_答案(示例):学生缺乏兴趣;学生学业和心理负担过重;学生缺乏正确的进步观。(2)在以“学会主动学习”为主题的班会上,需要你谈谈主动学习的意义。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要说的话。(100120字)答:_答案(示例):主动学习是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人翁地位上的学习,学习也就变成自己的事,自觉自愿的事。学习积极性的根源在于学生内部学习动机,而这种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学生将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也将是高效的。9.阅读下文,完成(1)(4)题。含泪奔跑的少年在他的记忆

8、里,他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大山。他今年初中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在城里,他这个年纪还是个孩子,还要在父母面前撒娇。然而,他俨然是个大人了,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冷暖过后,他仿佛一夜成人。父亲在他初中毕业后第一个星期,突遭车祸,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肇事司机也在车祸中死亡,父亲的死没有得到任何赔偿。母亲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跛的,生活勉强能够自理。起初,他和母亲商议着辍学,但母亲坚决不同意。为了下学期的学费,为了以后的生活有个着落,母亲决定带他到县城谋生。进了城,他才知道,城里人山人海,高楼林立,但这些繁华不属于他们。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

9、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母亲在城市边缘,租了间铁皮房,用木板搭了张床,然后找两块红砖架个小铁锅,算是在城里落下了脚。母亲从工厂找到店铺,从店铺找到垃圾收购站,可没有人愿意收留一个瘸子。无奈之下,母亲做了个烧烤车,还给他钉了个刷皮鞋的木箱。每天,他们从铁皮屋里出来,一个推着车,一个挎着刷鞋箱。趁着昏黄的路灯还没有熄灭,他们匆匆地赶到市里繁华的公园门口,占个地,摆个摊。等到公园里的最后一拨人散去后,他们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他心里其实有一万个不愿意,可是为了读书的梦想,他又能够说些什么呢。大多数的日子,他就蹲在母亲的烧烤车边给人刷皮鞋。一天,他看到很多人在公园里玩耍,他心

10、动了。他知会了母亲一声,便走进了公园深处。偏偏是这一天,城管突然来巡查,公园门口所有的小摊小贩一窝蜂地溜走了。走路一瘸一跛的母亲因为跑得慢了些,被城管逮了个正着。在和城管的纠缠中,烧烤摊被推倒了,烧得红彤彤的木炭倒在了母亲腿上,一股焦肉的味道让好心的路人愤怒了,城管见势不妙,很快怏怏离去。这天夜里,一对苦难的母子推着车,走在回家的路上。闪烁的街灯照在清冷的马路上,留下一对孤独的含泪的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苦抽搐的风景。劳碌了一天的母亲,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而他却怎么也睡不着。他看着母亲腿上被烧着的皮肤通红一片,有些地方还留下了水泡。他用手触碰了一下,感觉连心痛。所有的委屈化成了泪水,从

11、他的眼里流到了嘴里,涩涩的。时钟已经指向了夜里11点多,他还是睡不着。为了赚够学费,他和母亲除了一日三餐外,其他的开支减了又减,实在要买点什么,也是选一些地摊货。而刚刚,母亲连一盒烫伤膏也舍不得买,硬说擦点酱油就好了。这样一想,他的心更痛了,他失去了父亲,他不能再失去母亲了。他穿好衣服,走上街,向附近的药店跑去。他跑进药店的时候,药店准备关门了。他很快选定了一盒26元的烫伤膏,他把烫伤膏攥紧在手里,就在掏钱的时候,他才发觉自己只是带来了今天全部的劳务费15元。他站在柜台前犹豫了很久。“你到底要不要买啊,我们要关门了。”店主催促他。“要的,要的,只是只是,我没有这么多钱。”他吞吞吐吐。“明天来吧

12、。”“哦不我欠你11元钱,可以吗?我明天下午一定还。”他快急哭了。“那”“求求你吧我妈妈她”他心底的那点坚强终于崩溃了,泪雨滂沱,他把自己和母亲的遭遇说给了店主。“那,你把药拿走吧,不够的钱,算是我资助你的吧。”店主说,“快些回家吧,不要让妈妈等急了。”母亲腿上的伤很快就愈合了。他也如愿在县城读完高中,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当他和母亲要离开县城,打算到省城继续谋生的时候,他整理好铁皮屋里所有的行李,突然一张药费单抖落了出来,他露出了笑容,他知道,上面写着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是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选自时文选粹,略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

13、一项是()A.小说开篇写到“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这在文中起到了总领全篇的作用。B.“城管巡查”导致母亲受伤一情节,在小说中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为后文主人公看到城市的“暖”做了铺垫。C.第7段中“他”用手触碰母亲被烧焦的皮肤和水泡,感觉连心痛。这说明他理解了母亲生活的艰难,也流露出他深深的自责和对母亲麻木、不敢斗争的痛心。D.小说中细节描写十分突出,把这些细节串联起来,就展现了“少年”艰难成长的历程,也集中体现了文题“含泪奔跑”的含义。【解析】选C。这说明他对城管冷酷无情的痛心,也流露出他不能保护母亲的自责和对母亲深深的爱。(2)请品读文中画线的环境描写句,分析其内涵。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