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苏教版初三语文期末专题复习题1_2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6799380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苏教版初三语文期末专题复习题1_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5-2016学年苏教版初三语文期末专题复习题1_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5-2016学年苏教版初三语文期末专题复习题1_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5-2016学年苏教版初三语文期末专题复习题1_2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5-2016学年苏教版初三语文期末专题复习题1_2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苏教版初三语文期末专题复习题1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苏教版初三语文期末专题复习题1_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复习专题 课内文言文阅读桃花源记,完成810题。(6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8下列各组加点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 B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C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D便扶向路 出郭相扶将(木兰诗)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说了些什么?桃花源中人为什么“皆叹惋”?(2分)_10作者在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

3、理想?我们应当怎样看待他的这一理想?(2分)_8C 9渔人说的是秦末以来的历史。桃花源中人叹惋的是: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10略阅读岳阳楼记中的几段文字,完成69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

4、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6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余) ( ) A而或长烟一空 不敢出一言以复(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B去国怀乡 委而去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C或异二者之为 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 D先天下之忧而忧

5、 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柳宗元捕蛇者说)7下列句子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 ( )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8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语句中加点的部分。(2分)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_9文中的“迁客骚人”之所以“览物之情”有所不同,是因为他们_。(2分)6B7B8示例:运用比喻,把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比作静静地沉在水中的玉璧,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月圆水清的特点。9以物喜,以己悲阅读治水必躬亲,完成69题。

6、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6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 ) A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B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C计利而忘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愚公移山) D治水之法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陈涉世家)7下列句子的朗读

7、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泥于掌故 B非咨询不穷其致 C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D如好逸而恶劳8谈谈你对海瑞这个人物的认识。(2分)_9第二段就治水问题作者讲了两个方面,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这两个方面的结 果,并用自己的话概括造成这两种结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_6D7D8海瑞治水躬亲,清正廉洁。9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举”是因为海瑞能深入实际不畏艰辛,清廉治水,“不举”是因为好逸恶劳,贪财求利,不听取正确的意见。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69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

8、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皆生寒树 渔人甚异之(陶渊明桃花潭记) B猛浪若奔 乃丹书帛日“陈胜王”(司马迁陈涉世家) C互相轩邈 欲穷其林(陶渊明桃花源记) D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2分) A从流飘荡 B任意东西 C互相轩邈 D天下独绝8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_9作者为什么发

9、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慨呢?(2分)_6B7B8作者在这封信中生动地描绘了浙江富阳、桐庐一带的富春江上的秀丽景色,表现了他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既否定仕宦生活,又幻想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想过隐居生活的消极处世思想。9因为作者此时可谓陶醉于大自然的绝美景色之中,人世间争名夺利、官场角逐的一切,自然都变得了无趣无味了。另外,作者为这奇伟、瑰丽、美妙、和谐的山光水色所陶醉,人变得更奋发,精神得到洗涤而变得高尚,境界超出世俗的追求了。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恬美而和谐、幽静而美妙,作者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暂时忘记了尘世的角逐和俗务的缠身。阅读岳阳楼记一文的片段,完成69题。 予观夫巴

10、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

11、,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6下列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 ) A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会天大雨(陈涉世家) B把酒临风 执策而临之(马说)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D或异二者之为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7下列哪一个句子不是倒装句?(2分) ( )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D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8第二段从哪几个角度写洞庭湖景象的?分别突出了它怎样的特点?(2分)_9“是进亦忧,退亦忧”中“退”指的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高尚情操?(2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