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油田实验中学2016-2017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6799071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油田实验中学2016-2017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吉林油田实验中学2016-2017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吉林油田实验中学2016-2017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吉林油田实验中学2016-2017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吉林油田实验中学2016-2017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油田实验中学2016-2017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油田实验中学2016-2017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油田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 语文试卷命题人:巴可莹 答卷时间:150分 试卷分值:150分 共5页 交答题卡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虽一笔千年,但不能固步自封。从早期外国传教士用拉丁字母对汉字进行注音,到中国学者的“拉丁化新文字”,再到民国政府的“注音字母”“汉字简化”等方案,中国汉字在变革中步履蹒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批准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推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三大举措,开始了扫除文盲的艰难任务。这是汉语言文字改革力度最大、普及最快的时期。从此,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阅读文化

2、成果的能力,古老的汉字也在改革中获得新生。 改革开放,国门洞开,国际社会的汉语热随之升温。今天,海外300多所孔子学院,让世界通过汉字、通过中华文化更立体地感知中国。 汉字的一路征程也曾走过弯路,比如汉字简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简化是为了易写便认,提高沟通效率,但是一旦简单到无从认识或者误认,简化到瘦骨嶙峋,就失去了汉字结构的美、寓意的美。 科技的进步,也曾让中国汉字遭遇考验。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计算机引发了信息革命,1952年中国科学家开始研究计算机技术,但是以字母为主的输入方式把方块汉字拦在了门外。“中国必须摒弃传统汉字,走拼音文字道路”,外国专家如此定论,国内一些废除汉字的主张也沉渣

3、泛起。 如果汉字进入不了电脑,在信息浪潮惊涛拍岸的今天,中国航船就无法驶入国际航道;如果放弃汉字,中国文化将面临竭泽断流的危险,何况失去汉字的国家还是中国吗?别无选择,一批中国科学家和语言学家开始专攻汉字信息处理技术。1956年,终于诞生了第一批理论和实践成果。随后30年,汉字输入输出方法、汉字编码程序、汉字智能终端、汉字打印系统等难题被一一攻克。1985年,中国科学家王选领衔研制的中国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获成功,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古老的方块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出神奇的生命力。 中国的文化客厅容得下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可以让各种文明以礼相待,推杯问盏。这是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不反对引

4、进外来语,经过汉化的外来词汇同样能丰富中国词库,但我们反对取之无度、用之过滥;我们不反对让流行的网言网语进入汉语的传统家庭,但要注意汉字的规范,不能玷污汉字的纯洁,消解汉语的魅力。这是我们的文化自觉。 今天的汉字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当下的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书写和阅读习惯,屏幕化、碎片化、快速化、浅层次阅读盛行;各种键盘消解了我们的书写技能,层出不穷的智能终端让我们患上输入法依赖症,提笔忘字;网络词典让我们在享受便捷轻巧的同时失落了追根溯源的乐趣和咬文嚼字的味道;网络俚语带来简明晓畅、通俗风趣的同时,削弱了汉字的美好。 中国的崛起离不开文化的崛起,民族的复兴不能没有文化的复兴。在继承中发展,在革

5、新中坚守,呵护母语,就是留住民族文明的根。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述的“汉字变革”的一项是( )A公元1605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利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1625年,金尼阁借鉴利玛窦的注音方案写成西儒耳目资注音书。B1935年8月21日,国民政府教育部第11400号部令,向全社会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共计324个简体字;还公布了推行简体字办法。C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推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等举措,开始了扫除文盲的艰难任务。D中考、高考中,语文学科成绩的比重在提高;语文测试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2下列理解

6、,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简化汉字是为了易写便认,提高沟通效率。然而,简化要考虑汉字自身的特点,注意不要伤害汉字结构之美、寓意之美等。B改革开放后,为了促进汉字改革并让世界通过中国文化更立体地感知中国,海外300多所孔子学院应运而生。C汉字输入输出方法、编码程序、智能终端、打印系统等难题的攻克,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成功,给汉字带来了神奇的生命力。D我们有容纳各种文明的文化自信,不反对引进外来语,经过汉化的外来词汇同样能丰富中国词库,但不能取之无度、用之过滥。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汉字的简化对汉字的普及意义重大,它不仅使古老的汉字重新获得生机,而且让越来越多的人

7、获得了阅读文化成果的能力。B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汉语应该有接纳网络用语的胸怀,但是必须注意汉字的规范,不能允许它玷污汉字的纯洁,消解汉语的魅力。C当前,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书写和阅读习惯,屏幕化、碎片化、快速化、浅层次阅读盛行,人们与汉字的距离,使汉字面临着新的挑战。D汉语是中华文明的根,汉字必须在继承中发展,在革新中坚守,因为中国的崛起离不开文化的崛起,民族的复兴不能没有文化的复兴。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7题.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

8、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项籍既死,汉王为帝,以哙坚守战功,益

9、食八百户。更赐爵列侯,号为舞阳侯。哙以吕后女弟吕须为妇,生子伉,故其比诸将最亲。 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岂陛下既忘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孝惠六年,樊哙卒,谥为武侯。子伉代侯。 大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4.对下列句子中

10、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屠狗为事 为事:为职业 B.项伯常屏蔽之 屏蔽:用屏风遮挡着C. 暴师霸上 暴师:使军队暴露 D.问其遗老 遗老:前朝的旧臣民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 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B. 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焉用亡郑以陪邻C. 群臣绛、灌等莫敢入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D. 高帝笑而起 泉涓涓而始流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是沛县人,原以杀狗卖狗肉为生,后随汉高祖起事。成功后,先在刘邦门下做舍人,后被封为舞阳侯。B项羽驻军戏下,准备进攻沛公。沛公通过项伯

11、面见项羽,向项羽谢罪,说明自己并没有做封锁函谷关,不让诸侯军入关之事。C樊哙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他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用自己的身体挡在刘邦的前面,还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帮助刘邦脱离险境。D刘邦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精神疲惫。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2)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岂陛下既忘赵高之事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除夜作 (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

12、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8. 首句作者怎样用“寒”“独”两字,营造出与除夕欢乐团圆夜截然不同的意境?(5分) 9. 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6分) (3) 名句名篇默写(6分)10.根据要求填写下面横线上的诗句。(1) 诗经 氓中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 , 。(2) 赤壁赋中苏轼用蛟龙寡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 , 。(3)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是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抗战将领刘放吾刘放吾,湖南贵阳人,生于1898年4月17日。刘家祖祖辈辈靠耕读勤俭持家,家境殷实。刘放吾的父亲喜欢读书,经常以朱子家训及“曾文正治家之道”训导他们。青少年时期的读书、务农和传统的家教,让沉默寡言的刘放吾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生活作风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到黄埔军校去”成为当时年轻人最时尚的口号。1926年6月,刘放吾从湖南省桂阳蓝嘉联合中学毕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