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讲大气环境--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创新课件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98479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讲大气环境--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创新课件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讲大气环境--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创新课件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讲大气环境--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创新课件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讲大气环境--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创新课件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讲大气环境--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创新课件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讲大气环境--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创新课件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讲大气环境--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创新课件必修(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大气环境大气的受热过程 和大气运动 (必考加试),考点一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必考) 考点梳理 1大气的垂直分层(a),降低(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对流,升高,臭氧吸收紫外线增温,平流,臭氧,降低,升高,短波通信,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b),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b),(1)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是_大气主要的、直接的能量来源。 (2)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其中的大气逆辐射会使地面增温。,对流层,4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b),(1)纬度因素:由于不同纬度地区的年平均_不同,导致太阳辐射经过_、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不同,使地面获得

2、太阳辐射能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下垫面因素:下垫面的状况不同,吸收和反射的太阳辐射比例也不同。一般而言,_的反射率高,而海洋的反射率较低。 (3)其他因素:其中气象因素的影响最大。同纬度地区,晴天越多的地方,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就越_,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就越_。,正午太阳高度,大气的路程,少,多,新雪,考点突破 1大气热力作用原理,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是地面的直接热源;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属于长波辐射(主要集中在红外线波段),其中,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结合上图理解如下:,3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及大气辐

3、射之间的关系,4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实际应用 (1)运用大气热力作用解释自然现象,(2)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3)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糖分积累。,利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昼夜温差大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个角度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

4、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思考 (1)为什么臭氧层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2)为什么同一纬度的地方“高处不胜寒”? (3)为什么阴天时的气温日较差小于晴天时的气温日较差? 提示 (1)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2)气温的高低取决于空气获得能量的多少,而近地面大气最主要、最直接的热源来自地面辐射。因此,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3)阴天时,白天多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作用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夜晚气温较高

5、。因此阴天气温日较差较小。,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a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2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解析 读图可知、a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第1题,地面辐射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辐射的热量主要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吸

6、收;阴天时,大气逆辐射增强,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减弱,故A、C、D项错误。第2题,燃烧柴草可放出大量温室气体及大量烟尘,可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大气对地面起的保温作用增强,从而保护作物不受冻害。 答案 1.B 2.C,1逆温现象,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气温上冷下暖。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2造成逆温现象的原因,无论哪种条件的逆温,都会对大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对流层局部大气上热下冷,阻碍了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等聚集,使能见度变差,空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业区的上空,由于凝

7、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等。,考点专练,1(2017学军中学选考模拟)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A晴朗天空呈蔚蓝色 B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C阴天时昼夜温差小 D滨海地区的海陆风 解析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散射作用的结果,海陆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形成的热力环流,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是地形影响形成的天气实例,阴天时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大气的热力作用的原理。 答案 D,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2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3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层顶部

8、B层底部 C层中部 D层,解析 第2题,根据大气的密度、温度和运动特征,自下而上可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从温度变化趋势看,正确,但曲线在层上半部气温变化出现错误,故只有正确。第3题,高层大气(层)中存在若干电离层。 答案 2.B 3.D,(2016浙江绍兴一中高二期末)读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关系示意图。回答45题。,4H的数值应为( ) A40 B60 C125 D134,5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不会影响( ),AA的数值 BB的数值 CI的数值 DG的数值 解析 第4题,考查读图信息能力。大气热量收入114102319166,热量支出106H,所以H的数值应为60。第5题

9、,考查大气受热过程。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会影响B、I、C的数值,但不会影响达到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 答案 4.B 5.A,(2017嘉兴七校期中)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等方面。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图(甲)及华北某地地膜覆盖景观图(乙),回答67题。,6华北平原的早春时节有时会出现霜冻,对越冬农作物造成危害。霜冻的出现与图甲中的哪个箭头密切相关( ) A B C D,7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环节的散失 B增强了环节 C增强了

10、环节 D增强了环节,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大气受热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是地面辐射,是大气逆辐射,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第6题,华北平原的早春时节有时会出现霜冻是因为该季节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气温较低。第7题,地膜覆盖主要是减少了地面辐射热量的散失。 答案 6.C 7.A,考点二 热力环流原理(必考) 考点梳理 热力环流原理及图示(c),(1)原理:_在地表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导致水平方向上各地间的_差异,引起大气运动。 (2)形成:A地受热较多,近地面空气_形成低气压,高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B、C两地受热较少,空气_在高空形成低气压,在

11、近地面形成高气压。由于水平气压的差异,使水平气流由_区流向_区。,太阳辐射,气压,膨胀上升,冷却下降,低压,高压,考点突破 热力环流原理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2热力环流中的两大关系,(1)温压关系,(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3热力环流常见形式,(1)海陆风 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成因分析山坡的冷热变化是关键。,影响与应用:山谷(小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盆地),使谷底(小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小盆地)地

12、区不宜布局污染工业。 (3)城市热岛效应 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热力环流中的等压面的判读技巧,(1)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即PAPC,PBPD。,(2)因地面冷热不均,所以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使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向上凸处气压高,向下凹处气压低。即PCPD,PBPA。 (3)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类型相反,即近地面为高压,高空则为低压。,1地面上不同地

13、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_。,2能正确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的是_。,答案 1.B 2.D,考点专练,下图是某建筑设计院为我国北方地区设计的一幢高效利用太阳能的房屋模型。读图回答12题。,1绝热窗户设计成倾斜的主要目的是( ) A雨季及时排水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减弱噪音干扰 D降低光污染危害,2冬季的白天,房间甲和乙之间的空气流动方向是( ),A冷气流从通风口1进入甲,暖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乙 B冷气流从通风口1进入乙,暖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甲 C暖气流从通风口1进入甲,冷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乙 D暖气流从通风口1进入乙,冷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甲,解析 第1题,我国北

14、方地区纬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弱。绝热窗户设计成倾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充分增加接收太阳辐射的面积、增强甲房间的温室效应、充分利用太阳能。第2题,冬季的白天,房间甲温度高,盛行上升气流,房间乙温度低,为下沉气流,因此空气流动方向是暖气流从通风口1进入乙,冷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甲。 答案 1.B 2.D,(2016浙江绍兴一中高二期末)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图中代表城市或乡村,甲乙丙丁代表区域中的四个居民点。读图完成34题。,3图中规模最大的城市是( ) A B C D 4因图示热力环流而形成东南风的居民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 第3题,考查热力环流相关知识。依据图示

15、信息分析,地夏季午后气温最高,热力环流范围最大,所以图中规模最大的城市是。第4题,考查热力环流相关知识。依据图示信息分析,近地面地形成低压中心,地形成高压中心,乙地位于两者之间且位于地东方,据此判断形成东南风的居民点是乙。 答案 3.A 4.B,5(2015浙江省10月高考选考)我国东部地区不少城市出现了“热岛效应”,其主要原因有( ),城市郊区化 绿地面积增大 能源消耗加大 城市人口剧增 A B C D 解析 城市人口密集、工厂及车辆排热、居民生活用能的释放、城市建筑结构及下垫面特性的综合影响等是热岛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答案 B,(2016浙江温州中学高二期末)下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图中、表示两个不同的等压面。读图完成67题。,6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气压值最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7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第6题,考查热力环流知识。丁地位于地面,气压高,(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于高空同一水平面上的甲、乙、丙三点,乙处上空的等压面向高处凸出,说明乙处的气压高于甲、丙两处,故丙处气压最低。第7题,考查热力环流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