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课件复习题 第一篇 第9讲 化学方程式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6798068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复习题 第一篇 第9讲 化学方程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复习题 第一篇 第9讲 化学方程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复习题 第一篇 第9讲 化学方程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复习题 第一篇 第9讲 化学方程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复习题 第一篇 第9讲 化学方程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复习题 第一篇 第9讲 化学方程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复习课件复习题 第一篇 第9讲 化学方程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讲化学方程式一、选择题1(2015荆州)在化学反应前后,以下各项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 )(导学号66172164)原子种类元素种类分子种类物质种类A B C D2(2016襄阳)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3见光分解时会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D )(导学号66172165)ASO2 BNH3 CN2 DNO23(2016北京)下列关于SO2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B )(导学号66172166)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

2、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4(2016衡阳)FeS2常用于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产生SO2,其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X8SO2,则X的化学式为( B )(导学号66172167)AFeO BFe2O3 CFe3O4 DFeO45(2016永州)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D )AKClO3KClO2BNaClKNO3=NaNO3KClC2Fe6HCl=2FeCl33H2DCH42O2CO22H2O6(双选)下列装置不能用作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是( CD )(导学号66172168)7(2015广州)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C )(导学号66172169)ACH42O2CO22

3、H2OB3Fe2O2Fe3O4CNaOHHCl=NaClH2ODH2CO3=CO2H2O8(2016荆州)植物光合作用可表示为CO2H2O淀粉O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导学号66172170)A淀粉中一定含C、H两种元素B淀粉中一定只含C、H两种元素C淀粉中可能含有三种以上的元素D淀粉可能是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9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导学号66172171)A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5种物质B反应后原子的个数增多C该图可示意SO2与O2的反应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10(2016武汉)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CO22

4、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D )(导学号66172172)A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CX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DX属于有机化合物11(2016随州)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导学号66172173)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2302010反应后的质量/gm39516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过程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35D丙可能是单质12将16 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6 g A完全反应后生成12 g

5、 C和8 g 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D )(导学号66172174)A11 B21 C31 D4113(2016黄冈)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M2N=P2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导学号66172175)A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B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C若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若16 g M和64 g 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14(2016咸宁)化学反应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酸雨形成的原因主要

6、有两种:3NO2H2O=2HNO3X2SO2O22H2O2H2S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导学号66172176)A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NOB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反应、中涉及的氧化物共有5种D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酸雨的“罪魁”15(2016湘潭)某气体由CH4、C2H4、C2H2中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C )(导学号66172177)A该气体可能是由C2H4和C2H2组成B该气体一定含有C2H4C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H4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4、C2H2解析:生成物中C、H

7、元素的质量比为(22)(9)61;CH4中C、H元素的质量比31,C2H4中C、H元素的质量比61,C2H2中C、H元素的质量比121。生成物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61,则反应物中C、H元素的质量比也为61,由此可知:原气体的可能组成为:(1)C2H4;(2)CH4、C2H2;(3)CH4、C2H4、C2H2。二、填空题16(2016苏州)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_2MgO22MgO_(2)锌和稀硫酸反应。_ZnH2SO4=ZnSO4H2_(3)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_NaOHHCl=NaClH2O_(4)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2KMnO4K2M

8、nO4MnO2O2_(5)硫化氢(H2S)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混合生成硫和水。_2H2SSO2=3S2H2O_17(2016新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现有A、B、C、D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导学号66172178)(1)A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_16_。(2)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O2_,属于有机物的是_CH4_(填写化学式)。(3)C物质的一个分子是由_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_构成的。(4)写出反应ABC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CH42O2CO22H2O_。18(2016荆州)用适当的化学方程式说明或解释下列问题:(导学号66172179)(1)铜的金属活动

9、性比铁弱_FeCuSO4=FeSO4Cu_;(2)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_CaCO3CaOCO2_;(3)用石灰浆粉刷墙面,干燥后变得坚硬_CO2Ca(OH)2=CaCO3H2O_;(4)服用Al(OH)3的药丸治疗胃酸过多症_Al(OH)33HCl=AlCl33H2O_。19如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导学号66172180)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_2H2O2H2O2_。(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图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图在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变,图在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_。(3)由图、图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_原子

10、_,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_数目_。(4)由图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_H2在Cl2中燃烧属于化合反应_。20(2016北京)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活动。(导学号66172181)(1)活动1:点燃蜡烛后,电子称示数逐渐减小。蜡烛减小的质量_小于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2)活动2:加入泡腾片(主要成分含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蜡烛逐渐熄灭。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柠檬酸和碳酸氢钠生成的CO2比空气密度大而将空气挤走,导致蜡烛周围没有O2(隔绝O2)_。(3)活动3: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B_(填

11、序号)。A可观察到蜡烛熄灭B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C该方法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1(2016黄冈)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等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导学号66172182)(1)二氧化碳用于制汽水,这是利用了二氧化碳_能溶于水_的性质。(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又白又硬。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CO2Ca(OH)2=CaCO3H2O_。(3)厕所清洁剂和炉具清洁剂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炉具清洁剂中含有_氢氧化钠_,利用其能与油脂反应的性质达到去除油污的目的。而厕所清洁剂因含有某些物质,呈强_酸_(填“酸”或“碱”)性,能达到消毒杀菌的

12、效果。(4)工业上,常用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同时还能获得氢气、氯气两种化工产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NaCl2H2O2NaOHH2Cl2_。三、计算题22(2016襄阳)称取5.8 g某生铁样品放入94.6 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铁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发生反应),产生0.2 g氢气。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导学号66172183)解:设5.8 g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FeCl2的质量为y。Fe2HCl=FeCl2H256 127 2x y 0.2 gx5.6 gy12.7 g反应后所得Fe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2.

13、7%答:反应后所得FeCl2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7%。23(2016咸宁)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O2,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导学号66172184)(1)制取O2的质量是_g。(2)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解:(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60 g40.8 g19.2 g(2)设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为x2KClO32KCl3O2245 96x 19.2 g,解得:x49 g,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是:100%81.7%。答: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是81.7%。2

14、4(2016江西)小新用20 g含碳酸钠53%的天然碱制取氢氧化钠用于制作“叶脉书签”(杂质不参加反应)。操作过程如下:请计算:(导学号66172185)(1)20 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g。(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将200 g滤液浓缩成制作“叶脉书签”所需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蒸发水_g。解:(1)20 g53%10.6 g(2)设滤液中NaOH的质量为x,Na2CO3Ca(OH)2=CaCO32NaOH106 80106 g x1068010.6 gx,x8 g滤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00%4%(3)设需蒸发水的质量为y,100%10%y120 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