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市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6798056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台市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东台市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东台市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东台市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东台市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台市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台市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装订线内请勿答题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八年级物理(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请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祝你成功!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这一环节而言,属

2、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2.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可以通过固体传播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3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C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改变?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4中国好声音是一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也是

3、深受观众欢迎和喜爱的唱歌类娱乐节目在节目中常常听到导师们说:“某某某,你的声音有很强的辨识度,我很喜欢”这里所说的“辨识度”主要是指选手唱歌时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以上说法均正确5小华时轻时重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是改变鼓声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6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道路两旁栽行道树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C.机场员工佩戴耳罩 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7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能够完成该探究目的是( )A甲图: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B乙图: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

4、音变高C丙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D丁图: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8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超声波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9下列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10夏季的清晨.站在黑虎泉边会看到护城河的河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如图所示。这些“白雾”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5、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液化11下列关于使用酒精灯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C用湿抹布扑盖桌面燃起的酒精D用嘴吹灭酒精灯12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把沥青由固态熔化成液态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的是( )温度/时间/minBA805150CDA温度时间0B温度时间0C温度时间0D温度时间013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为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C在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 D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340m

6、/s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歌曲的音调高D“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频率高15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由此,他( ) A.只能验证猜想1 B.只能验证猜想2第16题图 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 D. 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二、填空题:(本题每空1分,共24分)16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

7、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产生的。塑料尺振幅越大,声音的越大。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发生改变。17在一根装满水的较长的钢管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可以听到_次敲击声,其中第一声是从_中传来的,最后一声是从_中传来的第19题图18图甲所示的实验说明可以传声;图乙所示的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从方面控制噪声的。甲乙第18题图19常用温度计的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制成,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时间/min温度/0510510510152025 和 。如图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乙图示数是 20如图所示是一些小冰块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冰是 (晶体、非晶体 )它的熔化过程共持续_min;

8、加热至第10min时,物质的状态为_。第20题图21小华用如图实验装置研究水蒸气的液化,这是通过 方法使水蒸气液化的。另一种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 。22如图是某同学常温下在教室内用甲乙装置分别探究“冰和烛蜡熔化的特点”的实验。甲装置(1)实验中宜选用 (选填“较大的冰块”或“碎冰”)。(2)采用图乙所示方法加热的优点是: 。 21题图 22题图 第23题图23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时锅里的水温度 碗中的水 。(同时沸腾/稍后也沸腾了/不会沸腾) 24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外界 (吸热/放热) ,温度 (不断升高/保持不变)。三、解答题(每空1

9、分,共46分)25(3分)(1)如图所示,在学校组织的迎“校园文化艺术周”活动中,小明进行了击鼓表演。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 。(2)如图2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罩内闹钟的铃声逐渐 ,最后听不到铃声,这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26(2分)小梦在探究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小华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如图所示。改变 ,用同样大小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 ,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27(2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

10、,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_,28(3分)小明练习用温度计测量某物体温度。如图甲所示是他在读数时情景,读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纠正后若此时温度计如图乙所示,则温度计读数为 。29(6分)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1、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 ,水蒸发越快;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 _ _(4)通过A、D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如果实验工具中利用了电吹风,操作时要注意 。30(9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选填“A”或“B”):(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9在第7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图(选填“C”或“D”);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4)移开酒精灯,小明发现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