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凉州区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6797907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威市凉州区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武威市凉州区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武威市凉州区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武威市凉州区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武威市凉州区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威市凉州区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威市凉州区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Cu64 Fe56 Mn55 Ca40一、 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并将答案填入下表)1. 下列变化与其他三个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A 煅烧石灰石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 木炭燃烧 D 干冰升华2. 下列图示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3.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森林中洁净的空气 B 氦气 C 五氧化二磷固体 D 液态氧4. 小明人称“小马虎”,下面是从他的实验报告中摘录的实验现象,你认为描述正确的

2、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5.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或者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共同点是( )A 都需要加热 B 都使用了二氧化锰做催化剂C 都发生了分解反应 D 都生成了两种物质6. 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粒子模型,图中“”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粒子模型是( ) A B C D 7. 在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能够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 A 静置 B过滤 C 蒸馏 D吸附8. 据报道,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

3、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该原子的电子数为( )A 175 B 114 C 61 D 2899. 测定水样中磷的含量时,需要用到钼酸铵的化学式(NH4)2MoO4,已知NH4根的化合价为+1价,则Mo的化合价是A +7 B +6 C +4 D +110.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10g冰受热熔化成10g水 B 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C 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D 化学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 B 同种元素组成

4、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C 不同单质可以由同一元素组成 D 不同的单质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性质12. 关于碳的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铅笔芯的粉末可以使锁的开启变的灵活 B 璀璨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C 活性炭可用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 D 铅笔芯主要用铅和少量碳粉制成13. 单晶硅是制作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工业上通过一下反应将自然界的二氧化硅(SiO2)转化为硅:SiO2+2C高温Si+2C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硅发生了还原反应 B 碳发生了还原反应 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14. 制取下列气体所用的发生装置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发

5、生装置相同的是( )A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B 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制氨气C 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D 加热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甲烷15.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 ) A用燃着的木条点燃 B通过灼热的木炭 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通过肥皂水16. X是一种无色气体,与炽热炭粉反应,只生成一种无色气体Y,Y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又生成X,则X可能是 ( ) A 氧气 B 氢气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碳17. 针对下表中的灭火实例,相关灭火方法及原理不正确的是( ) 选项灭火实例灭火方法及原理A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以隔绝空气或氧气B

6、油锅着火用水浇灭,以降低可燃物着火点C住宅失火用水枪浇灭,以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D草原火灾设置隔离带,以隔离可燃物与燃烧物 18. 下列能源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形成酸雨的是( ) A煤 B风能 C潮汐能 D太阳能19. 下列化学反应中吸收热量的是( )A 镁与盐酸反应 B C与氧气充分反应 C C与氧气(不充分)反应 D 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20. 区别下列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B.硬水与软水肥皂水C.氮气与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D.二氧化碳与氮气石灰水二、填空题(共31分)21.(5分)用化学符号表示:4个氮原子 ,2个氢分子 ,2个铁离子 ,正三价

7、的铝元素 ,3个氢氧根离子 。22.(8分)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1)酒精作燃料的原理_ _ _;(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_ _ _;(3)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_ _;(4)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_ _。23.(9分)现有下图所示仪器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上:写出A、G两种仪器的名称:A_ _; G_ _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仪器和装置编号为_,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是_。(填“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应选用的仪器和装置编号为_。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甲烷。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8、。制备并收集甲烷所需仪器和装置的编号为_。24(6分)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中考资源网(1)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中考资源网(2)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12+2NaBr=2NaCl+Br2 ;I2+Na2S=2NaI+S;Br2+2KI=2KBr+I2 由此可判断:S、C12、I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中考资源网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中

9、考资源网(A)C12+2NaI=2NaCl+I2 (B)I2+2KBr=2KI+Br2 (C)Br2+Na2S=2NaBr+S (D)C12+K2S=2KCl+S25.(3分)某校化学小组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其中红磷和白磷均放在薄铜片上,观察到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由此判断该小组同学控制不变的因素是 (填字母序号)。A红磷、白磷均为可燃物 B红磷、白磷都暴露在空气中 C红磷、白磷具有相同的温度 D红磷、白磷在铜片上的位置对称依据燃烧条件,变化的是 。三、实验探究题(24分)26.(6分)某气体可能由H2、CH4、CO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分别将它们在氧气中

10、燃烧后,将生成物依次通过右图装置(浓硫酸用来吸收水分)。试回答:(1)若装置A的质量增加,B的质量不变,则该气体是 。(2)若装置A的质量不变,B的质量增加,则该气体是。(3)若装置A、B的质量都增加,则该气体的可能组成是。27.(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成员张强、刘明和汪梅三同学在学习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提出如下问题:“木炭与氧化铅(化学式为PbO)反应生成铅的同时产生的气体一定全部是二氧化碳吗?”请你和他们一起对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并同答有关问题。(1)猜想:张强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是一氧化碳;刘明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汪梅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既有二氧化碳又有一氧化

11、碳。(2)设计实验:根据各自的猜想,他们共同设计了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实验中进行了规范操作和细致的观察)(3)现象与结论:如果张强猜想正确,装置B、C中 的实验现象是_;如果刘明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 _ _;如果汪梅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4)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是_ _ _。请你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具体措施是_ _。 (5)根据上述实验及学习木炭与CuO的反应,请你归纳出单质碳的一项重要用途_。28(7分)在一大烧杯里进行以下实验:烧杯中放置一支短蜡烛,周围放一些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点燃蜡烛,往烧杯中加入一些稀盐酸,回答:(1)看到的现象 , 。 (2)写出盐酸跟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实验现象,说明生成的气体具有的性质 。(4)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化学式为CxHy) , 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石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9(5分)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A、B两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实验方案。A同学的方案是将二氧化碳通人紫色石蕊试剂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如图甲所示,B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