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课外阅读状况调查》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95671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2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课外阅读状况调查》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课外阅读状况调查》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课外阅读状况调查》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课外阅读状况调查》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课外阅读状况调查》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课外阅读状况调查》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课外阅读状况调查》课件 新人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外阅读调查报告,学习目标 1.认识读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喜欢读书,、 勤于读书习惯。 2.了解名人读书的方法,形成自己的读书方 法。 3.阅读好的书籍,积淀文化底蕴,健全自身 人格。 4.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喜悦,提高阅读 写作能力。,课前准备 1.搜集材料,广泛地从图书、网上或采访中搜集有 关名人读书的名言,经验故事,并作好记录。 2.整合材料,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对已 搜集的材料进行分类编辑,每类加上小标题,编成 集子,并写前言和后记,装上封皮。 3.运用整合的材料,要让材料为我所用。如仿写名 人读书名言,运用集子办手抄报、墙报、讲述名人 读书的故事。,比一比,谁讲得最好 1、

2、讲一则“名人读书的故事”。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他结婚时候,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2、交流读书心得,推荐新书、好书。 推荐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我震撼最大的一本书,故事中的每一个情节都让人印象深刻,每个人都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到自己的影子。看得感慨,看得忧伤,这本书真让我长大了。,说一说,谁说得最有道理 1、怎样处理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 对于初中生来说,读书是为了给做人和运用语文打下底子,当然应该以读名著为主。

3、针对中学生中出现的“琼瑶热”“金庸热”,应该泼点冷水。对所谓“韩流”“哈日族”更应保持距离。不是说不能沾一点流行文化,但一定要适量,而且一定要选择其中的精华。教师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但要有正确导向。,2、你认为读图和读文各有什么长处和局限性?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 读图更易理解,能使人更清楚地了解事物的本质现象,并且信息量增大,解说更快。但读图又会使人缺少想象力,阅读水平会有些下降。而读文可以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提高鉴赏能力。二者有利有弊,要正确看待。,谈一谈,谁的读书方法最佳 1、请你列举一些名人读书的方法。 孔子:“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朱熹:“三到法”心到,眼到,口到。

4、 “循序渐进法”熟读而精思。 陈善:“出入法”既能钻进来,又能跳出去。 孟子:“独立思考法”尽信书不如无书。苏轼:“熟读法”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2、你怎样读书? 我喜欢读书做摘抄, 读书不能只读,也不能只体会,应该把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并写点随笔,时常翻阅,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3、随着网络的发展,愈来愈多的人开始时选择网上阅读,你更喜欢哪种阅读方式呢?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1)我喜欢网上阅读。因为有很多书很难在市面上找到,在网上找书比在书店里找书方便得多,我们可以省出很多宝贵的时间用来阅读。 (2)我喜欢传统的纸质阅读。从健康角度讲,网上阅读对我们的眼睛的伤害非常大,电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也是不言而喻的。,看一看,谁的“名人读书名言”最好 制作“名人读书名言”小册子,要求分好类,拟好小标题、要有封皮设计等。并从搜集的多少、分类的小标题是否恰当、前言后记是否完整、封皮设计是否美观上进行比较打分。,做一做,谁的格言书签最佳 以书为喻,写一则关于书的格言。 例: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评一评,谁的手抄报最完美 以课外阅读为主题,制作一份手抄报并进行比较打分。从搜集的名人读书经验内容好坏、设计是否恰当、标题是否准确、插图是否美观等方面进行比较打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