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对外开放逐步扩大》课件(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 (9)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90714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9《对外开放逐步扩大》课件(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 (9)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3.9《对外开放逐步扩大》课件(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 (9)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3.9《对外开放逐步扩大》课件(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 (9)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3.9《对外开放逐步扩大》课件(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 (9)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3.9《对外开放逐步扩大》课件(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 (9)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9《对外开放逐步扩大》课件(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 (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9《对外开放逐步扩大》课件(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 (9)(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故而知新,联产承包责任制,企业 异军突起,经济体制改革,城乡改革不断深入,家庭,乡镇,城市,1、起点: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2、特点:坚持集体经济的前提下, 经营方式改为分户承包、自负亏盈 3、优越性: 4、评价:,重点: 国有企业改革,第一阶段:1978-1984 扩大企业自主权 第二阶段:1984-1993 增强企业活力 第三阶段:1993-至今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党中央采取慎重态度,先进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要内容的试点和探索,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1993年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

2、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国后,我党在农村的政策:,1.建国初期: 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消灭了农村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2.三大改造: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变革(集体所有) 3.1958年,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指导下: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教训)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根本的出发点: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教训、启示: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有利于

3、生产力的发展。,上世纪50年代列宁装,是什么带来了这些变化?,第9课:对外开放逐步扩大,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及其意义。,(1)经济特区的建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对内改革的同时,邓小平又把( )确定为加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 .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 、 、 、 设置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的创设有何重大意义? (2)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上海 。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经过 年的艰苦谈判, 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这标志着 。,对外开放,深圳、珠海、汕头 . 厦门,浦东,2001,15,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

4、段,对外开放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1978-12,(一)经济特区的建立,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1981年的深南中路,厦门旧照,开放后的厦门,开始:1979年决定对粤闽,国家为什么会选择这几个城市作为经济特区?,东南沿海 毗邻港澳、重要侨乡,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广东省,福建省,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岛经济特区,1988年划定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经济特区的建立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 1988年划定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 2、意义 (1)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动 (2)对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

5、、扩大出口、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起到重大的作用 (3)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1980,1984,1985,3、小组探究(53页小字部分),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开始:1979年决定对粤闽,海南,上海浦东开发区,开始:1979年决定对粤闽,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海南,上海浦东开发区,经济特区,1980,1984,1985,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3、小组探究(53页小字部分),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的格局。,(1)这位老人是谁: (2) “一九七九年,那是

6、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寓 意是什么? “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何时建立、建立几个? 后又增补哪个地方? 带来了什么影响? (3)“一九九二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又是指什么?,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请回答:,邓小平,(课本),改革开放新时代,建立经济特区、 1980年、4个,海南、,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旧上海的交通,老上海,和巴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同是历史文化名城,都崇尚文化、艺术和思想自由;他们都崇尚优雅和时尚;都有标志

7、性的塔;有一流的剧院等等 上海的大世界和迪斯尼都是一一对应的 。,开放前的浦东,宁要浦西一张床 不要浦东一间房,上海浦东金融贸易区,上海的变迁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请你写出下列反映上海历史进程的有关史实。 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 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20世纪90年代上海改革开放的显著成就,南京条约,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浦东,二、上海浦东的开放,1、背景: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时间:1990年4月 3、结果: (1)已建成一座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 (2)初步建立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基本框架 (

8、3)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与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是致力于监督世界贸易和使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简单说,基本上就是三件事: 一制定规则; 二促进开放市场; 三解决纠纷。,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有什么影响?,机遇和挑战并存 但利大于弊,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原因: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时间: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3、意义: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4、影响:P53,知识小结,80年代,9

9、0年代,21世纪,深入(新增长点),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在逐渐扩大,1、我国首先设立的经济特区位于(),A、山东省和江苏省 B、安徽省和四川省 C、广东省和福建省 D、海南省和浙江省,2、下列城市成为中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的是( ) A、深圳 B、广州 C、珠海 D、浦东,C,D,3、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 A建立经济特区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上海开发开放浦东 D建立沿海开放城市,C、开始了中国与国际经济的合作 D、既带来了各种机遇,又带来了各种挑战,B、开始了中国与国际经济的竞争,4、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认识全面正确的是( ),A、给我国带来发展机遇,B,D,5.歌曲走进新时代里写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请回答: (1)这段歌词是建国以来三代领导人的丰功伟绩的写照,请同学们仔细思考,想想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走进新时代”的分别是哪三位领导人。 (2)词中的“旗帜”是什么?,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邓小平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