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高职总复习教材课件:第三章 名句名篇默写(共28张PPT) (20)

上传人:阳光****师 文档编号:86789897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高职总复习教材课件:第三章 名句名篇默写(共28张PPT) (20)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语文高职总复习教材课件:第三章 名句名篇默写(共28张PPT) (20)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语文高职总复习教材课件:第三章 名句名篇默写(共28张PPT) (20)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语文高职总复习教材课件:第三章 名句名篇默写(共28张PPT) (20)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语文高职总复习教材课件:第三章 名句名篇默写(共28张PPT) (20)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高职总复习教材课件:第三章 名句名篇默写(共28张PPT) (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高职总复习教材课件:第三章 名句名篇默写(共28张PPT) (20)(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情分析】,第二章 识记现代汉字常用字的字形,汉字字形的考查,在高考中一直非常固定。在近六年的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题中,考查分值(3分)、考点稳定,考查形式略有变化。近六年都是以选择题形式出题,设置题干“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2013年和2014年的考查形式均为三个词语,一个成语(2224);2015年的考查形式为三个成语,一个四字词语(4444);2016年的考查形式为四个成语(4444);2017年的考查形式为两个词语,两个成语(2244);2018年的考查形式为两个词语,一个三音节词,一个四字词语(2234)。综合来看,近六年成语字形和词语字形考查比重都有增减变动,最近一年出现三音节词。

2、除2013年和2014年的考查形式比较一致外,其他年份均稍有改动。近六年的考点都是形近字、同音字。,【考纲解读】,广东省高职高考科考试大纲中规定: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考查的内容是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具体而言以常用字为基点,以同音近音字、形近字、多音多义字为考查重点。近年来广东高职高考字形题,所设置的别字误区多与生活实际关系密切,干扰性强,迷惑性大,不易直接作出判断。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对于常见的别字,要了解产生别字的原因,尽量做到识记、熟背和正确默写,尤其要注意掌握常用词语和成语。,【知识梳理】,一、常考易错字形分类 高职高考中常考的几种易错字形可分

3、为以下几类: (一)同音字 读音相同的一组字叫做同音字。可分为四类: 1.音同形异字 即读音相同、形状不同的字。这些字由于读音相同,在实际运用中往往因为张冠李戴,导致失误;另外,由于读音相同,造成事实上的生造词语。例如:把“迄今”写成“讫今”,“部署”写成“布署”, “殴打”写成“欧打”,“渡过难关”写成“度过难关”等。 对于同音字字形的辨识,结合字、词的意义来记忆特别重要。 如:“礼上往来”应为“礼尚往来”,因为“尚”是“崇尚”之意。“礼尚往来”的意思是“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 “人才倍出”许多同学都误以为是正确的,殊不知应为“辈出”,即指人才一批一批地连续出现。 “察颜观色”应为“察言观

4、色”,“言”指言语,“色”指脸色。“察言观色”是指观察言语和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2.音同形似字 即读音相同、形状也相似的字。如:“弛”和“驰”, “蓬”和“篷”,“籍”和“藉”,“鹜”和“骛”,“梁”和“粱”等。 3.音同义近字 这类字数量不多,但在判断时难度较大。例如:水蒸气水蒸汽、销毁消毁、寒暄寒喧、针砭时弊针贬时弊等,后者写法都是错误的。 4.形音义皆相近的字 例如:爆发暴发、沟通勾通、树立竖立等,这些字“音随义转,形因义异”,写法不相同,但都正确,使用时要看语言环境。语言环境不同,使用的词也不同。,(二)形近字 现代汉语中有很多字的形状近似,差别细微,但意义不同。如:“戎”与“戌”

5、,“崇”与“祟”,“矫”与“娇”,“蜚”与“斐”等形近字。 1.音同而形近的字,这类字与同音误记误写有交叉现象。如:把“既”(一言既出)写成“即”,把“毖”(惩前毖后)写成“毙”,把“恻”(恻隐之心)写成“侧”等等。 2.单纯形近而造成误记。例如:“掣”与“擎”,“肓”与“盲”,“赝”与“膺”,“徒”与“徙”,“茶”与“荼”等等。 3.由于偏旁相似而形成误记。例如:“冫”和“氵”不分,“礻”和“衤”不分。,(三)规范用字 要分清通用词语哪些是规范写法,哪些是不规范写法就要熟记异形词整理表。 1.有部分词语写法不止一种,都算正确。如:“详实”同“翔实”,“莫名其妙”同“莫明其妙”,“好高务远”同

6、“好高骛远”,“毕恭毕敬”同“必恭必敬”。 2.有部分词语原来不止一种写法,但现在已归为一种。如:“嘉宾”原来可以写作“佳宾”,现在取消了“佳宾”这一写法。 3.有些字词原来可以通用,现在将其作了明确分工。如“账”与“帐”原来是通用的,但现在规定:“账”用于货币与货物出入的记载、债务等,如“账本”“记账”等;“帐”专表用布、纱、绸制成的遮蔽物,如“蚊帐”“帐篷”等。,二、辨析汉字的方法 汉字是形、音、义一体化的文字,在复习、做题时,要把字形、字音、字义甚至词义结合起来,而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 (一)语音辨识法 通过朗读词语,读准字音(包括声调),确定字形。例如: 编纂(篡)“纂”读zun,“篡

7、”读cun。 即(既)使“即”读j,“既”读j。 肄(肆)业“肄”读y,“肆”读s。 崇(祟)山峻岭“崇”读chn,“祟”读su。 奴颜婢(卑)膝“婢”读b,“卑”读bi。 以上括号前为正确的字,括号内为错别字,中括号内为解说文字。(下同) 语音识别法用在形近音异字的辨析上尤其有效。,(二)字形辨识法 在我国汉字中,形声字占了绝大多数,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要仔细辨析字形与字义的关系,认真识记不同词语的含义,做出正确判断。如: 寒暄(喧)暄,从“日”,指(太阳的)温暖。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叫“寒暄”。 云霄(宵)霄,从“雨”,有云和天空的意思,如:九霄、云霄

8、、霄汉;宵,指晚上,如:良宵,元宵。 强弩(驽)之末弩,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所以从“弓”;驽,跑不快的马,所以从“马”。 风驰(弛)电掣驰,快跑(多指车马),故从“马”;“弛”,弓弦松弛,故从“弓”。 完璧(壁)归赵璧,古代一种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所以从“玉”;“壁”指墙,故从“土”。 味同嚼蜡(腊)像嚼蜡烛一样无味。蜡,从“虫”,动物(或矿物)所产生的油脂,可做蜡烛;腊,从“月(肉)”,古代农历十二月用肉食祭祀众神,所以农历十二月也叫腊月。 这种方法尤其适合同音(或音近)形近字的辨析。,(三)语义辨识法 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汉字书写得是否正确。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更

9、不易出错。例如: 万事俱(具)备俱:全都。这个词常与“只欠东风”连用,比喻什么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弱不禁(经)风禁(jn):承受。“弱不禁风”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了。 针砭(贬)时弊砭(bin):古代治病的石针。“针砭”,比喻批评、批判(错误、弊端)。 歪风邪(斜)气“邪气”与“正气”相对,指不良的风气。,(四)结构分析法 根据词语结构,借助词语中相关汉字的对应关系来判断书写是否正确。例如: 名门望(旺)族“门”与“族”对应,指家族;“名”与“望”相对,都指有名望的。 奴颜婢(卑)膝“奴”与“婢”对应。奴颜:奴才的脸,满面谄媚相。婢膝:侍女的膝,常常下跪。指表情

10、和动作奴才相十足,形容卑躬屈膝奉承巴结的样子。 轻歌曼(慢)舞“歌”与“舞”对应,“曼”是柔美的意思,与“轻”对应。 前倨(据)后恭“前”与“后”对应,“恭”是恭敬的意思,与表示傲慢的“倨”对应。,插科打诨(浑)“插”与“打”都是动词,是对应的;“科”与“诨”对应。科:揩古典戏曲中的表情和动作;诨:诙谐逗趣的话。“插科打诨”是指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 嬉(嘻)笑怒骂嬉笑:嘲笑讥讽,动词。嘻:拟声词。可根据“怒骂”都是动词,推断出这里应该用动词“嬉”。 仗义执(直)言“仗义”是动宾结构,从词语的结构对应的角度可判断后边不应该是偏正结构的“直言”,而应该是动宾结构的

11、“执言”。 这种方法适合于辨析结构对称的多音节词语。,(五)语境辨识法 借助语境来判断字形书写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具体语境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书写形态。例如: 爆(暴)发战争“爆发”与“暴发”都有“突然发作”的意思。“爆发”指力量、情绪、事变突然发生,如:“爆发起义”“爆发力”“爆发阵阵掌声”。“暴发”指突然得势,如:“暴发户”“山洪暴发”等。 奋斗终生(身)“终身”与“终生”都有一生的意思,但“终身”多就切身的事说,如:“终身大事”“终身大计”;“终生”多就事业说,如:“奋斗终生”。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只)“不止”表示“(动作)继续不停”,如:“大笑不止”;也表示超

12、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如:“不止六十岁”。“不只”表示“不但、不仅仅”,如:“不只利己,也要利人”。 这种方法适用于辨析同音字,特别是辨析一组词语或一句话中的同音字。,(六)来源结合法 有许多词语,尤其是成语,往往都有一定的来源,如:古代寓言、历史故事、文史典籍等。不了解出处及特定的文化内涵,容易望文生义,导致误写。所以要识记典故及文化常识,须结合其最初的来源。例如: 世外桃源(园)桃源:来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桃花林尽头溪水发源地,与世隔绝,老幼怡然自得的“乌托邦”,故用“源”。 名列前茅(矛)前茅:春秋时代楚国行军,有人举着茅草做的旌旗(报警用)走在队伍的前面。现在用“名列前茅”指名次列在前面。

13、 班(搬)门弄斧班:春秋时有名的巧匠鲁班。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墨(默)守成规墨:因墨子公输中记载的故事,墨子以善于守御著名,后人便称善守者为“墨守”。现在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含贬义。,火中取栗(粟)出自法国作家拉封登的寓言。说是炉中烤着栗子,猴子叫猫去偷,猫不但没有吃到栗子,反而把脚上的毛烧掉了。比喻被人利用,担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任何好处。 沆瀣(泻)一气唐朝崔瀣参加科举考试,考官崔沆取中了他。于是当时人们谈笑说“座主(主试官)门生(及第者),沆瀣一气”。后来指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这种方法适用于含有典故的成语。,【典例精析】,【例题1】 (

14、2018年广东高职高考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砝码 简练 侯车室 引吭高歌 B.辨别 九洲 主旋律 反腐倡廉 C.赡养 琐屑 斑马线 抨然心动 D.暧昧 沧桑 度假村 发号施令,【答案】C 【试题分析】A项“脉膊”应为“脉搏”;B项“甘败下风”应为“甘拜下风”;D项“留芳百世”应为“流芳百世”。,【例题2】(2017年广东高职高考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脉膊 书籍 始作俑者 画地为牢 B.隽永 嬉戏 甘败下风 驷马难追 C.穿戴 犒劳 谈笑风生 别出心裁 D.安详 沉湎 望文生义 留芳百世,【答案】C 【试题分析】A项“脉膊”应为“脉搏”;B项“甘

15、败下风”应为“甘拜下风”;D项“留芳百世”应为“流芳百世”。,【例题3】 (2016年广东高职高考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善罢甘休 因噎废食 融汇贯通 箭在弦上 B.秋毫无犯 一蹶不振 唇焦口躁 反戈一击 C.矫枉过正 中西合壁 唇枪舌剑 偃旗息鼓 D.东施效颦 势在必行 双管齐下 荼毒生灵,【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融汇贯通”应为“融会贯通”;B项“唇焦口躁”应为“唇焦口燥”;C项“中西合壁”应为“中西合璧”。本题要求考生能够对成语的意义,特别是当中的易错语素有准确的理解。考生在字形识记复习时,要注意音形义一体的记忆,才能记得牢,记得准。,【例题4】 (201

16、5年广东高职高考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一张一弛 鞠躬尽瘁 针砭时弊 随声附合 B.风声鹤唳 谎谬绝伦 不胫而走 顷刻之间 C.完璧归赵 心怀叵测 前倨后恭 读书札记 D.变本加利 不屑一顾 虎视眈眈 承蒙青睐,【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字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试题设置四个选项,每个选项四个词语,其中三个成语和一个四字词语。本题考查考生对形近字、同音字字形的辨析。C项全部正确。 A项,“随声附合”中“合”错误,应改为“和”。 B项,“谎谬绝伦”中“谎”错误,应改为“荒”。 D项,“变本加利”中“利”错误,应改为“厉”。,【对点训练】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中“竭泽而鱼”应改为“竭泽而渔”; C项中“凑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