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鸭2018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3s”微专题28中国地理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89587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6.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鸭2018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3s”微专题28中国地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浙江鸭2018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3s”微专题28中国地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浙江鸭2018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3s”微专题28中国地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浙江鸭2018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3s”微专题28中国地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浙江鸭2018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3s”微专题28中国地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鸭2018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3s”微专题28中国地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鸭2018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3s”微专题28中国地理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专题28 中国地理,专题七 区域可持续发展(含“3S”),基础知识 基本原理,研读设问 明知考向,当堂巩固 限时自测,基础知识 基本原理,1.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1)东部季风区,(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3)青藏高寒区,2.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及西部大开发 (1)我国四大地区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方向的差异,(2)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条件与重点措施,3.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对比分析北方与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差异 北方与南方地区在自然与人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综合分析时以气候方面的差异为切入点,逐步展开分析,如右图所示:,(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的分析方法 区域地理环境是区

2、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区域的发展,分析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加试级方法技巧,研读设问 明知考向,例题 (2017全国文综)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解析 历史上黄河夺淮入海,后黄河改由山东 入海,淮河故道

3、淤塞,因此作为南北方分界的 标志,在洪泽湖以东部分缺少明显的自然地物标志。,答案,解析,解析 由于长江的阻隔作用,造成苏南苏北地域联系不便,自然和人文地理分异明显。,(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答案,解析,解析 由于苏南和苏北地区以长江为界,以前陆路交通联系不密切,不便于两区域经济联系;进入21世纪,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方式的便捷程度提高,促使苏南和苏北地区经济合作更加广泛。,(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技术 C.资金

4、D.交通,答案,解析,当堂巩固 限时自测,读图,完成12题。 1.东部季风区划分成a、b、c、d 四个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 A.土壤 B.水分 C.热量 D.植被,1,2,3,4,5,6,7,8,9,10,答案,11,12,14,13,2.关于f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灌溉农业区的水源主要是 高山冰雪融水 B.自然景观以草原为主 C.降水量空间分布严格遵循 自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D.河流短小,多季节性河流, 无外流河,1,2,3,4,5,6,7,8,9,10,11,12,14,答案,解析,13,解析 东部季风区划分成a、b、c、d四个自然区,从其地理位置看主要是纬度上的差异造成的热量不同。f区位于

5、西北内陆,气候干旱,自然景观以荒漠为主;天山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此区域的额尔齐斯河为外流河。,1,2,3,4,5,6,7,8,9,10,11,12,14,13,3.图中地形类型相对单一的省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2017浙江吴兴检测)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1,2,3,4,5,6,7,8,9,10,11,12,14,答案,13,解析,解析 图中甲、乙、丙、丁四个省份分别为四川省、黑龙江省、甘肃省和江苏省。江苏省位于东部平原,地形较单一;四川省西部是高原和山地,东部为盆地和平原;黑龙江省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甘肃省地形有山地、高原和平原。,1,2,3

6、,4,5,6,7,8,9,10,11,12,14,13,4.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乙省(区)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 C.丙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 D.丁省(区)以灌溉农业和牧业为主,1,2,3,4,5,6,7,8,9,10,11,12,14,答案,13,解析,解析 四省农业生产中,甲省种植业分布在东部,乙省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丙省南部农业可以达到一年两熟,丁省农业以种植业为主。,1,2,3,4,5,6,7,8,9,10,11,12,14,13,“祖国的宝岛,我可爱的家乡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读图回

7、答56题。 5.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上图中,表示黄岩岛的是 A.甲岛 B.乙岛 C.丙岛 D.丁岛,1,2,3,4,5,6,7,8,9,10,11,12,答案,解析,14,解析 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图中表示黄岩岛的是甲。,13,6.2012年5月,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首钻成功,其重要意义在于 宣示我国对南海的主权 行使对钻井平台周边我国海域的管辖权 解决我国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 标志我国能够独立进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 A. B. C. D.,1,2,3,4,5,6,7,8,9,10,11,12,14,13,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

8、4,13,解析 为政治意义,为直接的现实意义。 主要涉及我国石油资源进口和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问题。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在短时间内还不能解决。,(2018届温州9月选考适应性测试)下图为“2008年我国四大地区与主要出口贸易伙伴的出口额统计图”。完成78题。 7.工业结构以重型工业为主的是 A.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B.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 C.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 D.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解析 我国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以重型工业为主,C正确;东部和中部以综合工业和轻工业为主。,1,2,3,4,5,6,7,8,9,10,11,12,答案,解析,14,13,8.据图分析可知 A.东部地区出口额最

9、高的主要 影响因素是面积 B.影响中部地区出口地分布的 主要因素是位置 C.东北地区出口中国香港少是 因为经济水平低 D.较长的国界线促进了西部地区与东盟的贸易,1,2,3,4,5,6,7,8,9,10,11,12,14,13,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4,13,解析 东部地区出口额最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从图中看中部地区出口额最大的地区是欧盟和美国,因此主要区位因素不是位置;东北地区出口中国香港少的主要因素是位置;较长的国界线促进了西部地区与东盟的贸易,D正确。,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

10、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像极冰雪或固态酒精。下图为“我国南海可燃冰富集区域示意图”。完成910题。 9.我国南海可燃冰开采将面临的主要 问题是 开采技术和成本要求高 运输困难,远离消费市场 容易对开采区环境产生污染 分布不集中,汇集难度大 A. B. C. D.,1,2,3,4,5,6,7,8,9,10,11,12,答案,解析,14,13,1,2,3,4,5,6,7,8,9,10,11,12,解析 南海可燃冰开采技术条件要求高,投入的成本也较高,容易造成开采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但距我国能源需求量大的东部地区非常近。,14,13,10.若对我国南海可燃冰富集区域进行大规模开采,将会 促进我国能源消费结

11、构多样化 促进我国对传统能源的开发力度 优化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延 长煤炭产业链 增加能源战略储备 A. B. C. D.,1,2,3,4,5,6,7,8,9,10,11,12,14,答案,解析,13,解析 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不平衡,能源消费依然以矿物能源为主,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可燃冰是清洁能源,大规模开采对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扩大清洁能源的使用量,增加能源战略储备,促进能源消费结构多样化具有重要意义。,1,2,3,4,5,6,7,8,9,10,11,12,14,13,11.读“塔里木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4,13,(1)塔

12、里木河主要依靠_补给,其流量随_ 的变化而变化。流域内主要的新能源有_(至少两个),著名的油田是_。,天山、昆仑山等高山冰雪融水,气温,太阳能、风能,塔中、轮南、塔北,答案,解析,解析 塔里木河流域降水少,河流补给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该区域的新能源主要有风能、太阳能等;轮南、塔中和塔北是当地著名的油田。,1,2,3,4,5,6,7,8,9,10,11,12,14,13,解析 沙漠中分布的绿洲属于非地带性现象。,1,2,3,4,5,6,7,8,9,10,11,12,答案,14,(2)塔里木河下游分布着大量的绿洲,从自然带分布规律看,这属于_现象。,非地带性,解析,13,1,2,3,4,5,6,

13、7,8,9,10,11,12,答案,14,(3)20世纪50年代在塔里木河的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水库建成后,库区周边气候可能发生的变化有_;到了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流量锐减,现已断流320千米,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的载体已不复存在,造成河流断流的主要原因是_ _。,解析,13,降水量增加,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变小,塔里木河上中游大规模,开垦,农业灌溉、生活用水增加(或水资源利用不当),解析 水库周围由于水域的扩大而会使降水量增加,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变小;塔里木河断流主要是上中游不合理用水造成的。,解析 对于塔里木河流域而言,综合整治措施主要是合理、高效地利用水资源。,(4)大西海子水库干涸

14、,引发的变化可能有 A.不再存在生态系统 B.地下水位上升 C.沙漠化面积扩大 D.该水库防洪能力丧失,1,2,3,4,5,6,7,8,9,10,11,12,14,13,解析 当大西海子水库干涸后,会导致周围沙漠面积扩大。,(5)该流域合理的整治措施有_ _。,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营造防护林带,答案,解析,12.(2017浙江平湖调研)下面的甲图和乙图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4,13,1,2,3,4,5,6,7,8,9,10,11,12,答案,14,13,(1)比较两区域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

15、题。,与多国相邻, 有边贸优势,西部大开发, 沿边开放,石油、天然气、煤,荒漠化严重,重要的商品粮、 棉、水产基地,沿江临海, 交通便利,核能,环境污染严重,答案 甲区域吸引大量流动人口迁入与其发展边境贸易与资源开发给人们增加了较多的经商与就业机会有关; 乙区域则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等因素有关。,1,2,3,4,5,6,7,8,9,10,11,12,答案,14,13,(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两区域都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原因上的差异。,答案 甲区域河流主要作用是缓解灌溉水源不足的问题,乙区域河流主要作用是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1,2,3,4,5,6,7,8,9,10,11,12,答案,14,13,(3)甲、乙两区域都有我国著名的河流,但它们对各自区域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却有很大不同,试说明原因。,(4)从两区域的合作基础来看,两区域最适合合作的工业部门应当是_ 工业和_工业,与此相关的国家重大工程是_工程。 (5)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