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高中历史 专题1.3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89565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高中历史 专题1.3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同步)高中历史 专题1.3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同步)高中历史 专题1.3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同步)高中历史 专题1.3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同步)高中历史 专题1.3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步)高中历史 专题1.3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高中历史 专题1.3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导入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康熙时的大清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幅员最辽阔、人口最众多、经济最富庶、文化最繁荣、国力最强盛的大帝国。康熙帝不愧为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 那么康熙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了哪些努力?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本课的学习。,教法案例 1“少年天子”一目,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了解康熙的生平,结合教材中“学习思考”教师讲解剪除鳌拜的原因,同时教师提出问题康熙帝用什么策略铲除了鳌拜,让学生自主阅读、归纳,最后教师概括总结。,2“平定三藩”一目,在教学中重点让学生掌握:(1)原因;(2)过程;(3)影响。结合教材中16页第二个“知识链接”认识“平定三藩”的原

2、因,教师可以补充三藩势力范围的地图,帮助学生认识叛军势力的强大,感受平定三藩的必要性和艰巨性。随后教师提出问题:康熙帝是如何平定西北叛乱的?吴三桂是如何被铲除的? 平定西北对铲除吴三桂有何影响?由学生自主学习,找出问题答案,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3“统一台湾”一目,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背景;(2)统一台湾的过程;(3)设置台湾府的历史影响。教师可以运用课件补充相关图片和史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使学生认识到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祖国统一一定能实现的思想。 4“抗击沙俄”和“三征噶尔丹”两部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感受康熙帝在抗击侵略和维护统一方面的丰功伟绩和雄才大略,

3、从而有助于学生对康熙帝的评价,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少年天子,康熙,鳌拜,平定三藩,尚可喜,1681,统一台湾,郑成功,攻抚兼施,施琅,台湾府,抗击沙俄,雅克萨,1689,格尔必齐河,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三征噶尔丹,噶尔丹,乌兰布通,多伦,喀尔喀蒙古,减免赋税,康熙字典,1.历史贡献 (1)平定三藩叛乱;统一台湾;平定西北噶尔丹叛乱;两次反击沙俄侵略。康熙帝为维护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了杰出贡献,他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抗外来侵略紧密结合在一起,基本上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的版图。,全面评价康熙帝,(2)康熙一生苦研儒学,推崇程朱理学,开博学鸿儒科,组织编撰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康熙字典

4、等要著,弘扬了中国古代文化。 (3)康熙盛世中的中国,政局稳定,领土广阔,生产力有所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也趋于繁荣,最终促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150年的“康乾盛世”。,2不足之处 康熙帝统治时期,世界历史逐步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了历史的顶峰,闭关政策推行,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面落后于西方的局面,这就为中国在19世纪遭受西方的侵略埋下了伏笔。,下列对康熙帝历史功过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打击分裂割据势力,维护统一 C敏锐地洞察到世界的变化趋势 D基本奠定了中国的版图 【解析】 评价康熙帝,既要看到

5、他对历史发展所作的贡献,也应认识到其局限性。A、B、D三项属于康熙帝的历史贡献;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选C。 【答案】 C,(2012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五年(1727)台湾知府沈起元条陈台湾事宜称:“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据统计,台湾归统时约有人口20万左右,到嘉庆中期,总人口已达200万之众。 陈锋等中国经济通史,材料二 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先后担任府儒学教授的36人、训导23人,台湾县儒学教谕36人、训导25人,凤山县儒学教谕34人、训导11

6、人,全部都是福建人。 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台湾归统”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指出材料二所述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的政治意图。 (2)据上述材料,评述康熙帝统一台湾对加强闽台经济、文化联系的积极作用。,【思路分析】,续表,【尝试解答】 (1)背景:_ 政治意图:_ (2)积极作用:_ 【答案】 (1)背景:镇压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统一已成历史趋势;殖民势力的入侵,威胁清王朝的统治。政治意图: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2)积极作用:经济上,大量移民进入台湾,缓解了福建沿海人口和生活压力,促进了台湾经济开发;文化上,输送福建教育人才,促进了台湾文化教育的发展。,一、选择题

7、1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包括( ) 建立新王朝政权 对边疆地区未有效控制 沙俄势力威胁边防安全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A B C D,【解析】 康熙继位的时候,清朝已经建立了在全国的统治,故错误;康熙继位的时候,以“三藩”为代表的地方势力依然强大,故错误。 【答案】 B,2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1676年福建莆田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 ),A.三藩割据 B准噶尔叛乱 C郑氏割据 D大兴文字狱 【解析】 康熙十五年正处于三藩之乱时期,另外福建处于三藩之一耿精忠管辖的范围,所以福建莆田没有相应的统计数据。 【答案】 A,3(2013天津高二测试)1683年,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捷音诗中写道:

8、“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此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当是( ) A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平定 B清军平定噶尔丹叛乱 C清军击败沙俄军队收复雅克萨 D台湾与大陆重归统一,【解析】 本题考查借材料信息再现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诗中的“海隅”这一信息,便可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答案】 D,4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其意义主要是 ( ) A捍卫了边疆,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B抗击沙俄,显示国威 C以战胜为条件求得和平 D解决了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解析】 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其意义主要是捍卫了边疆,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其他三项说法都不全面。 【答案】 A,二

9、、非选择题 5清朝前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过去,一个王朝的建立,多半是通过一、二次决定性的大战争而解决问题的,清朝则不是这样。清朝是在入关以后,经过了短时期的大规模战争,长时期的小规模战争,将近二十年才逐渐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清初的军事时期较长,而军事行动又反映了民族矛盾。比如:满清剃发易服,就是用暴力手段剥夺汉族男子穿民族服装的权力。 清代前期的政治和经济,材料三 1960年4月,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期间,毛泽东与老舍先生论及康熙。毛泽东一开口便说,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过伟大贡献。他还说,清朝开始的几位皇帝都是很有本事的,尤其是康熙

10、皇帝。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康熙皇帝的第二个伟大贡献是他的统一战线政策。,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康熙时期面临哪几方面的矛盾? (2)列举康熙帝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突出贡献。 (3)康熙帝是如何运用统一战线政策来团结各民族并巩固清朝在全国的统治的?,【解析】 第(1)问注意材料一反映了民族矛盾,材料二康熙帝下诏征讨噶尔丹,反映了中央政府与地方分裂势力的矛盾,雅克萨之战反映了中华民族与欧洲殖民主义的矛盾。第(2)问考查基础知识,依据教材知识归纳,要注意题目要求。第(3)问要注意分析康熙帝运用统一战线政策来团结各民族,具体表现在吸收汉文化,团结各民族等。,【答案】 (1)满洲贵族与汉族人民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分裂势力的矛盾;中华民族与欧洲殖民者的矛盾。 (2)平定三藩之乱,维护西南稳定;三征噶尔丹,控制西北;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国家主权。 (3)学习和创新,尊重中国各民族文化传统(或具体答:全面学习和继承汉文化,尊孔崇儒;重视与藏、蒙等民族的团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