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四部分 考前十五天 倒计时第3天 高考命题热图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89213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9.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四部分 考前十五天 倒计时第3天 高考命题热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四部分 考前十五天 倒计时第3天 高考命题热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四部分 考前十五天 倒计时第3天 高考命题热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四部分 考前十五天 倒计时第3天 高考命题热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四部分 考前十五天 倒计时第3天 高考命题热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四部分 考前十五天 倒计时第3天 高考命题热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四部分 考前十五天 倒计时第3天 高考命题热图课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倒计时第3天 高考命题热图,基础再现,五个主要地区 一、东南亚 1.位置与范围 (1)绘出经线100E、110E、120E。,(2)十字路口的位置 地处A亚洲与B大洋洲、C太平洋与D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E马来半岛和F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3)范围 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 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跨两大洲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2.地形,3.主要河流:G湄公河,H湄南河,I萨尔温江,J伊洛瓦底江。 4.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5.农业,农业地域类型以水稻种植业和种植园农业为主。主要国家农作物分布如下:,6.城市分布

2、 中南半岛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7.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印度尼西亚的人口主要分布在爪哇岛。 二、西亚北非 1.重要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1)绘出下列纬线:30N、40N;经线0、20E、30E。,(2)“两洋”:E印度洋、F大西洋。 (3)“三洲”:A亚洲、B欧洲、C非洲。 (4)“五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湖泊)。 (5)重要海峡:D霍尔木兹海峡。,2.石油资源丰富 (1)主要分布区: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2)石油输出路线,3.匮乏的水资源: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河流、湖泊水的分配和争夺引发战争。 4.农业发展:

3、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 5.文化差异: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宗教圣城是耶路撒冷。 三、欧洲西部 1.绘出下列纬线:40N、50N;经线:0、10E、20E、30E。,3.人文地理特征: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传统的畜牧业;繁荣的旅游业。 四、撒哈拉以南非洲 1.自然特征 (1)高原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 (2)热带大陆:气候炎热。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依次为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地中海气候。,(3)四大河流:a尼罗河(世界最长)、b尼日尔河(西

4、非最大)、c刚果河(两穿赤道、径流量世界第二)、d赞比西河(非洲南部最大河流、水能丰富)。 2.经济特征:“单一商品经济”为主,3.三大问题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严重 (1)问题及主要原因。 人口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居各洲之首。 粮食问题: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长速度,人均粮食占有量各洲最低。中非、西非、东非缺粮最为严重。 环境问题:人们为了生存而滥砍、滥垦、滥牧,致使环境恶化。 (2)解决措施: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加强民族团结等。,五、极地地区 1.南极地区,(1)位置:在南极圈以内,临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 (2)范围: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

5、。 (3)地形:以高原为主,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有“冰雪高原”之称。 (4)气候:严寒(酷寒)、干燥、烈风(大风)。 (5)科学考察的宝地 原始自然环境:科研价值高,图中D为长城站,E为中山站,F昆仑站。 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淡水资源、生物资源等。,2.北极地区,(1)位置:指北极圈以北广大区域。 (2)范围:e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a北美洲、b欧洲、c亚洲三洲的陆地和岛屿(如d格陵兰岛)。 (3)气候:1月均温:介于2040之间;年降水量:100毫米250毫米。 (4)科学考察的宝地: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丰富,图中f处建有我国的黄河科考站。,六个重要国家 一、东亚日本,1.

6、范围:由A北海道岛、B本州岛、C四国岛、D九州岛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 2.地形特点,二、南亚印度 1.描绘下列经线:80E、90E;纬线:20N、30N,4.五大作物,5.四大工业(连线),2.四大地形区:A东欧平原、B西西伯利亚平原、C中西伯利亚高原、D东西伯利亚山地。 3.主要河湖:E伏尔加河、F鄂毕河、G叶尼塞河、H勒拿河、I贝加尔湖。,4.主要矿产,四、大洋洲澳大利亚 1.在图中绘出下列纬线:20S、23.5S;经线:120E、140E。,2.领土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一些小岛。 3.三大地形,4.气候:热带面积广大,呈半环状分布。图中a热带沙漠气候,

7、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亚热带湿润气候,e地中海气候,f温带海洋性气候。 5.称号 (1)“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2)“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矿产丰富,出口额大。 (3)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动物具有独特性、古老性,国徽上的动物是袋鼠、鸸鹋。 6.人口、城市的分布:人口和城市多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如图中的g悉尼。,五、北美美国 1.在图上绘出下列纬线:30N、40N、50N;经线:120W、100W、80W。,六、拉丁美洲巴西 在图中绘出下列纬线:0、23.5S;经线:60W。,中国四大地区 一、北方地区,二、南方地区,三、西北地区,四、青藏地区,1.地形区

8、: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图中的a祁连山脉,b巴颜喀拉山脉,c唐古拉山脉。 2.河流:图中的d金沙江,e怒江,f澜沧江。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 3.城市:g拉萨,h格尔木,i西宁。 4.交通 (1)公路运输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2)西宁至拉萨的铁路是青藏铁路。,考前押题,1.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哈萨克斯坦(如下图)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面粉出口国,面粉主要销往周边国家。 材料二 图中甲是哈萨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城市,1997年该国将首都由甲迁至乙。丙为该国的重工业中心。,(1)简析该国成为世界上最大面粉出口国的有利条件。 (2

9、)简析甲市不适合继续作为首都的主要原因。 (3)根据矿产资源分布,推断丙市的主要工业部门,并简析工业发展对丙市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4)从整体性角度简析山脉A对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解析 第(1)题,面粉出口的有利条件应从本国环境和国际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哈萨克斯坦的气候特征,可知该国适合种植小麦,原料丰富;周边邻国多,且农业欠发达,所以对面粉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与市场距离近,运输费用低。第(2)题,国家首都应该是本国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城市,所以其应位于发展环境好且能带动其他地区发展的地方。由图可知甲,市地处国界线附近;周围城市较少,与其他城市联系不便;周围沙漠广布,城市发展空间较

10、小;人口多,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压力较大,所以甲市不适合继续作为首都。第(3)题,据图可知丙市周围有煤、铁、铜等矿产资源,因此可以发展煤炭、钢铁、冶金等工业部门。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可从城市化的表现来回答。第(4)题,本题考查地形对气候、河流、植被、土壤等其他自然要素的影响。由图可知山脉A为天山,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受山脉阻挡多形成地形雨;高山冰川融水成为河流重要水源;在山麓形成土壤肥沃的冲积扇;山脉海拔较高,植被垂直分异明显。,答案 (1)自然条件有利于小麦生长,原料丰富;周围国家对面粉的需求量大;与消费市场距离近,运输费用较低。 (2)地处国界线附近;周围城市较少,与其他城市联系不便;周围沙

11、漠广布,城市发展空间小;人口多,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压力较大。 (3)煤炭工业(或钢铁、有色冶金工业等)。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加速了人们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4)水汽受山脉阻挡多形成地形雨;高山冰川融水成为河流重要水源;在山麓形成土壤肥沃的冲积扇;山脉海拔较高,植被垂直分异明显(或垂直自然带差异明显)。,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图l区域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2示意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部分路段。,(1)描述图l

12、中铁路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简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区位条件。 (3)简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解析 第(1)题,读图获取信息,铁路走向主要受地形和聚落分布影响。本题考查线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根据其影响因素进行描述即可。第(2)题,考查商业通道的区位,应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从社会经济因素角度分析即可。,答案 (1)特点:沿山麓地带分布。原因:山麓地带地形平坦,施工量小;山麓地带有绿洲分布,人口、城市集中。 (2)区位条件:河西走廊地形平坦开阔;有充足的水源补给;农业发达,物产丰富;聚落分布较均衡。 (3)有利社会经济条件:亚欧大陆桥经过,交通运输条件较便利;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矿产与能源资源丰富;国家政策支持;自然风光与文化古迹众多,旅游业不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