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26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89174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26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26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26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26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26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26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26 新人教版必修2(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2)古代中国“市”的变迁及古代城市发展的状况。 (3)古代中国官府控制下对外贸易发展的概况。 2.在掌握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表现及对外贸易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探究思考: (1)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2)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及萎缩的原因是什么?,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商朝: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 “商人”。 2.春秋战国:商业繁荣,_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 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3.秦汉:统治者多推行_政策,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 的限制,总体水平

2、不高。,官府,重农抑商,4.隋唐: (1)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 (2)表现:都市商业繁荣,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_和_ 相继问世。 5.两宋: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1)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2)表现: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 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柜坊,飞钱,交子,6.元朝:交通发达,商业繁荣,_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7.明清: (1)_呈现繁荣景象。 (2)棉花、_、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 品。 (3)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作用越来越大。 (4)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_”,其中人数最多、实

3、 力最强的是_和_。,大都,城镇商业,茶叶,商帮,徽商,晋商,【思维点悟】柜坊与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1)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它是专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也便于商人筹措资金。 (2)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它出现以后,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总之,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使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市,商品,交易,坊和市,草市,景德镇,严格管理,直,接监管,经营时间限制,2.城市的发展: (1)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 移,催生一批城市

4、的兴起繁荣。 (2)表现。 长安、洛阳、_、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 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 华的大都会,以致出现了“_”的说法。,开封,扬一益二,【易错辨析】古代“城市”现在“城市” 古代中国“城”和“市”最初是分开的。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等,而“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后来“城”和“市”才合二为一,成为社会的中心,城市的商业功能也日渐显露。,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概况: (1)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 来。 (2)唐朝:_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

5、政府设有_,专管对 外贸易。 (3)两宋:同亚非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_成为南宋 国库重要财源。,广州,市舶使,海外贸易税收,(4)元朝:_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5)清朝:渐趋萎缩。 原因:统治者实行海禁和“_”政策。 表现:规定由政府特许的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特点: (1)官府控制,通过_完成交易。 (2)_,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 特产的需求。,泉州,闭关锁国,广州“十三行”,朝贡与赏赐,宣扬国威,一、判断正误 1.西周时期,商业被官府所控制。 ( ) 提示: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说明西周时期商业被官府所控制。 2.隋唐时期,商

6、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交易只能在都市进行。 ( ) 提示:尽管隋唐时期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但除了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3.两宋时期,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政府不再监管交易活动。 ( ) 提示:两宋时期,交易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管。 4.南宋时期,商业繁荣,商税收入与对外贸易收入成为国库的主要财源。 ( ) 提示:南宋时期,尽管商业繁荣,但当时仍然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导,商税收入与对外贸易收入只是国库的重要财源,而不是主要财源。,二、问题思考 1.“市”“草市”“夜(晓)市”有何不同? 提示:(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

7、的直接监管,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它冲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3)“夜(晓)市”则冲破了“市”的时间限制。,2.外出经商难免要携带大量财物,古人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提示:(1)唐朝出现柜坊和飞钱。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银行的雏形;飞钱类似后世的汇票。 (2)宋朝时出现纸币“交子”。 (3)清朝时出现票号。票号经营存款、放贷、汇兑,类似于今天的银行。,3.中国古代城市功能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提示:(1)第一阶段:先秦时期,城市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2)第二阶段:秦汉以后,伴随商业发展,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成为经济中心

8、。 (3)第三阶段:隋唐以后,伴随着商业的繁荣,大批工商业城镇崛起,城市的经济功能超过了政治、军事功能。,主题一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成就及其特点 【探究讨论】 材料一,材料二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宋代的“市”“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 中国商业简史,材料三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 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 材料四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

9、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 范文澜中国通史,请分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都长安与北宋都城东京城市布局各有何特点。 提示:(1)长安:布局整齐,坊与市界限分明。 (2)东京:“市”的范围扩大了,坊、市界限不复存在。,2.据材料二,分析唐宋时期在商业经营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实质性问题。 提示:(1)变化:唐朝需按时开市、闭市,而宋代打破了时间限制,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2)实质问题:政府对商业的控制有所放松,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3.材料三中,“草市”出现的特点是什么?有何意义? 提示:(1)特点:出现在商品

10、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农村。 (2)意义:草市商品种类较为齐全,方便百姓日常生活。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城市发展出现了什 么特点,其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特点:江南兴起了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2)原因:地处交通要冲,手工业、商业发达,城市人口增加迅速。,【要点归纳】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特点 1.农业、手工业的重要补充。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中国古代商业是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的,不占主导地位。 2.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在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艰难而又曲折,中国古代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

11、相关,一般商人地位较低。,3.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形成和发展。 4.货币种类丰富。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时形成了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流通制度。 5.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6.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如徽商、晋商等。,主题二 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成就及其特点 【探究讨论】 材料一 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

12、万入我中土 中国古代经济史纲 材料二 (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材料三 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纳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请分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载之番境皆为珍品”反映了什么问题。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有何益处?

13、提示:(1)反映问题: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产品畅销国外。 (2)益处:互通有无,增加居民收入。 2.材料二反映了明政府怎样的对外贸易政策? 提示:实行“海禁”政策,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但必须在政府的主持下进行。,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有何特点。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提示:(1)特点:政府垄断对外贸易,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依附于各国使节朝贡的贸易活动;对贡使的货物给予高额回报;与各国贸易有固定的时间。 (2)影响:朝贡贸易带来巨大财政负担,再加上自然经济的影响,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萎缩,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造成

14、中国落后于世界。,【要点归纳】 古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 1.先以陆路贸易为主,后以海路贸易为主。汉代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国对外陆路贸易开始发展;唐朝时,海陆并重;宋元时期,海路贸易日渐上升,并占据主导地位。 2.以友好为主流。不管是陆路还是海路,带去的都是我国最精美的工艺品、丝绸和瓷器,虽然畅销,但有不少是赠送的,返航时不仅带回货物,而且常常有外国使臣搭船来中国访问。,3.外贸伴随着文化交流。西亚不少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也相继西传。 4.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不少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人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在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5.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

15、汉朝至明朝的对外通好政策,促进了我国与亚、非、欧各国经济文化发展。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我国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1.尚书酒诰说殷民“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这说明 ( ) A.商业开始出现 B.长途贩运的经商风在商朝盛行 C.商代已有职业化的商人 D.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解析】选C。题干材料“肇牵车牛远为贾”反映了商代已有职业化的商人。在商朝之前,中国就出现了物品交换,已经懂得了经商,排除A。长途贩运的经商盛行是在明清时期,排除B。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2.(2013无锡高一检测)话剧立秋艺术地再现了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精神。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著名商帮是 ( ) A.徽商 B.闽商 C.粤商 D.鲁商 【解析】选A。明清时期,伴随着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因此,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著名商帮是徽商。,3.某资料记载:“元月十五日时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这段文字描述的景象最晚可能发生于 ( )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解析】选A。题干材料“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反映了当时政府对人们的活动还进行时间的限制。宋代以后,这一限制不复存在。故选A。,4.(2013陕西学业水平测试)张生在街口听完说书后,又在自己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