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地理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89171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地理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地理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地理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地理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地理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地理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地理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知识整合】,1.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2.地理要素间的物质迁移,【规律方法】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要素分析法,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一般由地貌和气候(特别是气候)决定并体现,如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和青藏地区高寒的特征。 第一步,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确定气候类型和特征。 第二步,概括出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 第三步,与环境总体特征相联系,逐一分析其他要素的特征。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2.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变 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明确发生变化的要素(

2、所牵的“一发”),然后逐一分析该要素变化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 最终导致“全身”发生怎样的变化。以滥伐森林引起的生态环境 破坏为例:,3.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 其他区域。首先明确这一区域发生的变化体现在哪些要素上,然 后分析这一区域与其他区域存在哪些要素上的联系,最后分析出 其他区域发生的具体变化。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 区的影响为例:,【例练1】 (2015河南濮阳联考)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回答(1)(2)题。,(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 用( ) A. B. C. D. (2)

3、不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 B. C. D.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水文特征的因素有气候、 地貌。松花江与珠江水文特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流量大小、水量 变化、有无结冰期或结冰期长短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差异由两地 气候决定。第(2)题,图示影响地貌的因素有水文、气候、 土壤和生物。表示地貌对水文的影响。,C,A,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知识整合】 1.自然带和气候类型关系图(以北半球为例),【特别提示】 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因为自然带是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和土壤等多种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

4、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规律方法】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从赤道到两极(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到内陆(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 (1)在分析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2)在分析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例练2】 (2015山东青岛模拟)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我们把日均温达到10 以上的

5、持续时期视为作物的生长期。把作物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或活动积温,写作10 积温。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下面甲、乙两图。读图,完成(1)(2)题。,(1)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 ) 甲图反映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乙图反映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 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的分异规律 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的分异规律 A. B. C. D. (2)某地水热状况与A和地区相似,则该地( ) 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为季风水田农业 光热资源丰富,盛产长绒棉 可能为我国热带

6、作物生产基地 A. B. C. D.,解析 第(1)题,沿一定方向,甲图表现为热量的差异,乙图表现为水分的差异,因此甲、乙两图分别反映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2)题,就热量看,该地处于热带,就降水看,该地处于湿润地区,因此判断该地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故该地可能是水稻种植业或我国热带作物基地。 答案 (1)A (2)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知识整合】,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差异是基础,如下图所示:,(1)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2)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 (3)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

7、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和海拔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4)同一自然带:阳坡高于阴坡;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高度降低。 (5)山地阳坡自然带数目多于阴坡自然带数目。,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方法,【规律方法】,(1)通过同一自然带在山地南坡和北坡分布的高低判断南北半球,如果该自然带在山地南坡位置比北坡高,则表明该山地位于北半球,反之在南半球。原理:同一自然带在山地阳坡的分布位置高于阴坡。 (2)通过基带名称确定山地所在的热量带或气候区。原理:山地基带与其所在水平位置的自然带基本一致。 (3)通过自然带数量判断山地所在纬度和相对高度。原理:山地所在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

8、大,自然带数量越多。 (4)通过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山地所在高度确定山地的纬度分布。原理:同一自然带,山地所在的纬度越高,其分布的海拔越低。,【例练3】 (2015广东清远模拟)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1)(2)题。,(1)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2)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 解析 第(1)题,山麓地区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的水平自然带一致,同一自然带的分布,纬度越高,其海拔越低。第(2)题,不同纬度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差异,是由热量和水分条件的组合不同形成的,其中热量因

9、素是主要的。,A,A,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知识整合】,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了 一些非地带性地理景观和自然带现象。如下表:,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海拔高度,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表现可以总结成“缺失” “改变” “约束” “块状”等几个方面。 (1) “缺失”:如由于海陆分布差异,南半球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2) “改变”:如由于地形的影响,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东侧是温带荒漠带。 (3)

10、“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并很长。 (4)“块状”:如我国新疆温带荒漠中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的判断方法,【规律方法】,【例练4】读“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完成(1),(3)题。,(1)甲、乙、丙代表的景观分别是 ( ) A.雨林 常绿硬叶林 荒漠或半荒漠 B.雨林 常绿硬叶林 热带草原 C.雨林 常绿阔叶林 热带草原 D.雨林 常绿阔叶林 荒漠或半荒漠 (2)影响两段自然带数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大气环流 D.相对高度 (3)有关段及其东坡自然带情况,叙述错误的是( ) A.段东坡基带为

11、温带荒漠带 B.段东坡和西坡自然带差异体现了纬度地带性 C.影响段东坡和西坡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D.段西坡自然带数量比东坡多,解析 第(1)题,结合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可判断:甲为热带雨林,乙为常绿硬叶林,丙为荒漠或半荒漠。第(2)题,一般情况下,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的山脉,垂直带谱越多;而图中段虽然相对高度大,但垂直自然带数量却比段要少,因此影响两地自然带数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第(3)题,段西坡和东坡基带的差异主要是地形导致的,属于非地带性。 答案 (1)A (2)A (3)B,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判读方法,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反映了该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现象,它多以山地的垂直自然

12、带分布示意图(图1、图2)呈现,也以某自然带分布高度等值线图(图3)呈现,它们都反映了随着高度不同,水热状况不同,从而导致自然景观的差异。,图1,常见图表,图2,图3,判读方法,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相似于纬度地带分异的变化规律。,3.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13、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4.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 (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与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下图所示。,5.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典题示例】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 (2)题。,(1)图中所示山地( )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2)该山地位于( ) A.喜马拉雅山脉 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思维过程,答案 (1)C (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