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一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第3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88590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一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第3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一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第3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一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第3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一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第3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一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第3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一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第3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一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第3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1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第31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考纲要求 1.智者学派 2.苏格拉底 3.柏拉图 4.亚里士多德,本讲考点,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智者学派 (1)背景 a.政治: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城邦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b.主观条件: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概况 a.探究主题:人和人类社会。 b.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3)主张:提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 ”;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主张人人 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4)评价 a.积极: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 人文主义 的本 质;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

2、初体现,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 了积极作用。 b.局限: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忽视 道德 。 2.苏格拉底 (1)背景: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苏格拉底希望重新建立人 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主张:提出“ 美德即知识 ”;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可以 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3)影响: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 “ 人 ”的学问。,误区警示 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主张 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导致极端个人主义的泛滥。苏格拉 底倡导“美德即知识”,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否 定。 3.柏拉图 (1

3、)主要思想及活动 a.哲学思想:理念论。认为 理念 先于物质存在,知识是人先天固有 的,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唯心论。 b.政治思想:理想国。认为理想国家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组成,三 者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统治者应该由“ 哲学王 ”来担任。 c.教育贡献:创立柏拉图学园。老师采用对话形式教学,学生可以自由讨 论问题,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2)主要评价 a受到人们的尊敬,是研究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学以及自然 科学史无法回避的人物。 b.虽然人们对柏拉图的思想存在争议,但他在世界政治和文化史上的影 响,是大家公认的。 4.亚里士多德 (1)哲学思想 a.特点:对柏拉图的思想既

4、有继承又有突破。 b.内容: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现实的幸福;理 念属于人的思维抽象,客观上并无理念世界的存在;肯定客观世界是真 实的存在,但又认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2)其他思想和活动,(3)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a.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他在逻辑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 都留下了许多开创性的著作,留下了丰富的遗产。,b.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以“三段论”为核心的逻辑学成为一切科学 的工具;“ 中庸之道 ”成为人类和谐社会的润滑剂;“法治”思 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c.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他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 远激励着后人。,拓展延伸 古希腊哲学中人文

5、精神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表现 (1)基本内涵: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2)具体表现 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主张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 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人自己,强调“美德即知识”,提出要加强人的精神修养,改造自己的灵魂。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是客观的,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把希腊哲学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化遗 产。,

6、思维启迪 苏格拉底在演讲中提到“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 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 度。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这 就是我的教义”。这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什么思想主张? 提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知识拓展 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1)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再到人自身。 (2)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 (3)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4)重视知识的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术语必背 (1)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 初体现。

7、 (2)苏格拉底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美德即知识”,奠定了人文主义 的基础。 (3)亚里士多德对“人”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升华。,主题1 智者学派 史料呈现 史料1 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也不 可能感知他们的型相是什么。 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 史料2 希腊英雄们都是出现在法律尚未制定的时代,或者他们自己 就是国家的创造者,所以正义和秩序,法律和道德,都是由他们制定出 来的。 黑格尔,读史指导 (1)史料 1属于现代文献史料。依据史料中“神”“不可能感受”和 “不可能感知” 可知,史料体现了智者学派对神的存在持怀疑的态度, 从而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体现了

8、智者学派怀疑神的存在。 (2)史料2是名人言论。依据史料中“英雄”“都是由他们制定出来 的”可知,史料主要体现了希腊英雄个人作用突出,创造了正义、秩序 和法律等,表明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作用。 强调个人的突出作用。,史料应用 (1)史料2表明智者学派主张个人的感觉和利益,强调 的主观意志 和作用。 提示 人 (2)依据史料1、2和所学知识,评价智者学派。 提示 提倡人性,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这是人类自 我意识的觉醒;过分强调个人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性,这样的思想 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主题2 苏格拉底 史料呈现 史料1 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

9、,任何美德都须具备 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苏格拉底 史料2 (苏格拉底)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 之借口的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 指导。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读史指导 (1)史料1属于苏格拉底言论。 史料围绕的核心是“美德”,体现了苏格 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 善是美德的核心和人的内在灵魂,需要通 过教育认识自己。 表明苏格拉底的主张是“美德即知识”。 (2)史料2属于现代文献史料。解读史料的关键是明确苏格拉底针对的 对象。史料表明苏格拉底试图矫正智者学派相对主义造成的个人放纵 和道德败坏的问题。 体现了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不

10、同。,史料应用 (1)苏格拉底在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背景下,提出了 的思想,希望雅典公民通过教育来认识自身。 提示 “美德即知识” (2)依据史料 1、2,分析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不同。 提示 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主张“美德即知 识”;反对智者学派的唯我主义和怀疑主义,认为真理应该有客观标准。,智者学派的主张、影响 1.主张 (1)探究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和人自身。 (2)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追求思想自由。 (3)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 2.影响 (1)智者学派开始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表明他们清楚地认识到 人才是社会的主

11、角。提高了人的地位,肯定了人的作用。 (2)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 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3)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 人文精神的觉醒。 (4)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性,给主观随意性和极 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典例 (2017北京西城期末) “他认为善、真、义、美均是相对人的需 要和兴趣而言的。不存在绝对真理或公平的永恒标准。既然感觉是知 识的唯一源泉,既定的时间和空间就只能有特定有效的真理。”持此观 点的是 ( ) A.普罗泰格拉 B.柏拉图 C.牛顿 D.爱因斯坦,A,解题关键 提取

12、和理解材料信息 “善、真、义、美均是相对人的需要 和兴趣”。 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根据材料关 键信息“善、真、义、美均是相对人的需要和兴趣而言的”“感觉是 知识的唯一源泉”可知该学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切道德都是 人为的产物,故A项正确;柏拉图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与材料主旨不 符,故B项错误;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理论与材料无关,故C、D两项错误。,1.(2017北京东城期末)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一切事物皆因人的需要 而异,所以,世上没有绝对真理。下列出自该哲学家的名言是 (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尊重人不应该胜过尊重真理” C.“认识你自己” D

13、.“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答案 A 根据材料中“一切事物皆因人的需要而异,所以,世上没有 绝对真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的 主张,A项是他的主张,符合题意,正确;B项是柏拉图的名言,不符合题意, 排除;C项是苏格拉底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是亚里士多德的名 言,不符合题意,排除。,A,2.(2016北京东城3月)战国时期的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古 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这两位思想家的相同之处是 ( ) A.都重视对自身的反省 B.都认为心是世界本原 C.都体现民本主义主张 D.都反映个人主义思想 答案 A 孟子认为尽自己的善心,

14、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苏格拉 底强调人对自己的理性分析,二者都重视人对自身的分析和认知,故A项 正确。,A,3.(2016北京朝阳二模)这位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失 利、僭主执政的时期。他与他的老师、他的学生并称为希腊三贤。在 哲学领域,他认为宇宙间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是 ( ) A.自我 B.物质 C.逻辑 D.理念 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柏拉图的思想。根据“雅典民主制失利、 僭主执政的时期。他与他的老师、他的学生并称为希腊三贤”可知, “他”是柏拉图,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宇宙间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所 以符合题意的是D项。,D,4.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15、苏格拉底提出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 贤人统治国家”。其共同点是 ( ) A.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B.突出了理性主义的观念 C.动摇神学统治,树立人的尊严 D.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醒 答案 D 本题考查古代希腊人文主义。题干内容强调的是人文主 义,不是道德价值观,A项不符合题意;理性主义是在启蒙运动中出现的 内容,B项不符合题意;动摇神学统治的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C项不符 合题意;由题干内容可知,他们都强调以人为中心,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 醒,故选D项。,D,请认真完成作业,第31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中国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古代希腊人文思想起

16、源的异同,专题总结提升,2.孔子思想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也促使了古希腊文化带有人文主义色彩。 (1)从政治折射点看: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呈现繁荣局面;罗马 法律制度不断发展,形成体系,也影响了古希腊思想文化的发展。 (2)从经济折射点看: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奴隶制工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兴 盛,体现了对外开放与扩张的特点。,古代希腊思想文化折射出的政治、经济特点 古希腊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哲学家倡导关注人和人类社会,是西方人,典题演练 (2015北京海淀期末)从古代的“吾土吾民”到近代的民族国家,国土和 人民是人类史诗上演的舞台和主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罗马人所关注的是将人类历史上最宝贵的资源人,引进到罗 马政体之内,因为他们需要军事武力来扩张。这与希腊对公民权相当限 缩、不愿与他人分享的观念十分不同,这使得希腊城邦永远都是小型社 区,而且往往越来越小。 波里比阿罗马帝国的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