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参考)高中数学 1.1.2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课件1 新人教a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88320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9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参考)高中数学 1.1.2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课件1 新人教a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师参考)高中数学 1.1.2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课件1 新人教a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师参考)高中数学 1.1.2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课件1 新人教a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师参考)高中数学 1.1.2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课件1 新人教a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师参考)高中数学 1.1.2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课件1 新人教a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参考)高中数学 1.1.2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课件1 新人教a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参考)高中数学 1.1.2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课件1 新人教a版必修3(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2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 逻辑结构,判断“整数n(n2)是否是质数”的算法,自然语言描述,第一步,给定大于2的整数n.,第二步,令i=2.,第三步,用i除n,得到余数r.,第四步,判断“r=0”是否成立.若是,则n不是质数,结束算法;否则将i的值增加1,仍用i表示.,第五步,判断“i(n-1)”是否成立.若是,则n是质数,结束算法;否则返回第三步.,从上节课我们知道: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如例,设n是一个大于2的整数.,一般用i=i+1表示.,i=i+1,说明:i表示从2(n-1)的所有正整数,用以判断例1步骤2是否终止,i是一个计数变量,有了这个变量,算法才能依

2、次执行.逐步考察从2(n-1)的所有正整数中是否有n的因数存在.,思考?通过上述算法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的比较,你觉得用程序框图来表达算法有哪些特点?,用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更加简练,直观,流向清楚.,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通常,程序框图由程序框和流程线组成.,一个或几个程序框的组合表示算法中的一个步骤;,流程线是方向箭头,按照算法进行的顺序将程序 框连接起来.,基本的程序框和它们各自表示的功能如下:,终端框(起止框),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输入、输出框,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处理框(执行框),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

3、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判断框,赋值、计算,流程线,连接程序框,连接点,连接程序框图的两部分,顺序结构,用程序框图来表示算法,有三种不同的基本逻辑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1)顺序结构-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这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例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边长分别为a,b,c,利用海伦-秦九韶公式设计一个计算三角形面积的算法,并画出算法的程序框图.,算法分析:,第一步:输入三角形的三边边长a,b,c,第二步:由海伦-秦九韶公式求出三角形的面积S.,第三步:输出S的

4、值.,开始,输出S,结束,输入a,b,c,程序框图:,(2)条件结构-在一个算法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条件的判断,算法的流向根据条件是否成立有不同的流向.条件结构就是处理这种过程的结构.,例2.任意给定3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判断以这3个正实数为三条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并画出这个算法的程序框图.,算法步骤如下,第一步:输入 的值,第二步:判断 , , 是否同时成立.若是,则存在这样的三角形;否则,不存在这样的三角形.,否,是,程序框图,循环结构,(3)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也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循环结构分为两种-当型和直到型.,当型

5、循环在每次执行循环体前对循环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不满足则停止;(当条件满足时反复执行循环体),直到型循环在执行了一次循环体之后,对控制循环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不满足时执行循环体,满足则停止.(反复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满足),Until(直到型)循环,循环结构分为两种-当型和直到型.,注意:循环结构不能是永无终止的“死循环”,一定要在某个条件下终止循环,这就需要条件结构来作出判断,因此,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例3 某工厂2005年的年生产总值为200万,技术革新以后每年的年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增长5。设计一个程序框图,输出预计年生产总值超过300万元的最早年份。,算法分析:

6、,第一步,输入2005年的年生产总值。,第二步,计算下一年的年生产总值。,第三步,判断所得的结果是否大于300.若是,则输出该年的年份;否则,返回第二步,由于“第二步”是重复操作的步骤,所以可以用循环结构来实现。我们按照“确定循环体”“初始化变量”“设定循环控制条件”的顺序来构造循环结构。,(2)初始化变量:若将2005年的年生产总值堪称计算的起始点,则n的初始值为2005,a的初始值为200.,(3)设定循环控制条件:当“年生产总值超过300万元”时终止循环,所以可通过判断“a300”是否成立来控制循环。,(1)确定循环体:设a为某年的年生产总值,t为年生产总值的年增长量,n为年份,则循环体

7、为,程序框图:,开始,n=2005,a=200,t=0.05a,n=n+1,a300?,是,输出n,结束,否,a=a+t,在学习上,我们要求对实际问题能用自然语言设计一个算法,再根据算法的逻辑结构画出程序框图,同时,还要能够正确阅读、理解程序框图所描述的算法的含义,这需要我们对程序框图的画法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下面,我们根据上节课讲到的用“二分法”求方程 的近似解的算法进行设计画出程序框图,该算法中“第一、二和三步”可以用顺序结构 来表示,这个顺序结构的程序框图如图,该算法中“第四步”用条件结构来表示?这个步 骤用程序框图表示如图,是,否,该算法中“第五步”包含一个条件结构,这个条件 结构与“第三步” “第四步”构成一个循环结构.这个循环结构用程序框图表示如图,是,否,将各个步骤的程序框图连接起来并画出开始与结束两个终端框,就得到了整个算法的程序框图,是,否,是,否,设计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的基本思路:,第二步,确定每个算法步骤所包含的逻辑结构, 并用相应的程序框图表示.,第一步,用自然语言表述算法步骤.,第三步,将所有步骤的程序框图用流程线连接 起来,并加上两个终端框.,掌握程序框图的画法.(记住要点),1.掌握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 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 (注意各个结构的特点),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