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走共同富裕道路 课件5(政治粤教版九年级全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86081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80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 走共同富裕道路 课件5(政治粤教版九年级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1 走共同富裕道路 课件5(政治粤教版九年级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1 走共同富裕道路 课件5(政治粤教版九年级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1 走共同富裕道路 课件5(政治粤教版九年级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1 走共同富裕道路 课件5(政治粤教版九年级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 走共同富裕道路 课件5(政治粤教版九年级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 走共同富裕道路 课件5(政治粤教版九年级全册)(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小康社会 共同富裕,第二单元 全面建设 实现小康,同富不同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为中国科技界最高奖项,是为了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而设立。授予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2012年度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13年1月18日,颁发给郑哲敏和王小谟,二、让一切财富源泉涌流 1. “四个尊重”方针:,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四个尊重各自的重要作用 劳动-创造财富的源泉 知识-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 人才-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发

2、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是创造财富最重要资源。 创造- 人类社会进步的内驱力,材料一:美国2001年出台加强21世纪美国竞争力法,其核心就是要吸纳世界各国的优秀科技人才,并计划在3年内,每年从国外吸收19.5万名科技人员。德国先后推出旨在吸引欧洲以外国家信息技术人才的“绿卡”计划和新移民法。加拿大则从1999年开始由联邦政府出巨资实施加拿大科学家计划,通过大学面向世界招聘2000名高层次人才。,阅读与思考,材料二:在中国首届人才学术讨论会上,研究人才学的专家学者,把人才归纳为以下大体几种: 谁能解决问题,谁就是人才。 人才是指有潜力的人。 人才是指出类拔萃的人。 人才是指有特殊才能的人。 人才是

3、指有超群才能的人。 人才是人中优秀者。 人才是指对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人。,阅读与思考,3.贯彻“四个尊重”方针的意义:,贯彻“四个尊重”方针,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的源泉充分涌流,人民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富裕,国家才会越来越强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会保持旺盛生机和持久活力。,4、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方针和政策有哪些?,课堂延伸,“四个尊重”方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分配制度:,1、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是( ) A、知识 B、社会 C、管理 D、人才,D,课堂练习,选择题

4、:,2、2005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全面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的评论员文章。文章指出,“四个尊重”就是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 劳动。这四个尊重包括( ) A、尊重知识 B、尊重人权 C、尊重财富 D、尊重人才 E、尊重创造 F、尊重劳动,ADEF,3、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因为( ) A、知识已经成为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 B、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 C、人才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 D、只有尊重、关心人才,才能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ABCD,4、在每年举行一次的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国家主席向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颁布奖金和证书。这告诉我

5、们( ) A、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B、我国已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 C、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只有获奖的科学家才是人才,AC,从1950年至1976年间,日本花费了60亿美元引进了1700多项先进技术,差不多把西方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科技成果都吸收了进来,创造了价值20000亿美元的社会财富,成功地成为发达国家。,下面的材料说明了什么?,材料说明了:知识的作用 知识迅猛发展的年代,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材料说明了什么?,第二课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提示:可以从衣、食、住、行、用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

6、结合所在地区的情况,或自己的所见所闻,说说你对目前我国的小康水平的理解。,讨 论,探究园,我们的生活,感受百姓生活十大变迁,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中国历史上的小康理想 “小康”一词,在诗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这里的小康是指一种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生活状态,即温饱有余而富裕不足。,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邓小平,“小康社会”概念,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它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精神生活的充实; 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 社会福利和劳动

7、环境的改善。,知识拓展,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社会,但是,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所谓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总 体 小 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

8、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最关键的是,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单项选择,1、到20世纪末我国人们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奇迹 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 A、 B、 C、 D、 ,A,2、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为我们勾画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20世纪

9、末,我们实现了第二步,即( ) A、解决温饱问题 B、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C、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D、基本实现现代化,B,3、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是( ) A、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B、鼓励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 C、力争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 D、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A,多项选择,1、党和政府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同时,还高度重视“弱势群体”问题,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因为( ) A、共同富裕使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B、社会主

10、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们的共同富裕 C、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D、坚持共同富裕是社会的共同要求,ABCD,2、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我国农村还有贫困人口2610多万人,城市还有2200多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这说明我国目前的小康是( ) A、低水平的 B、中等水平的 C、不全面的 D、发展很不平衡的,ACD,材料一:某市13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状况,材料二:党的“十六”大代表总结了跨越发展13年的成就:2001年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对外开放由局部开放转为全面开放;从优先发展东部地区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每10

11、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人数增长了39%;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成绩斐然。,(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内容回答: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所学的哪些国策和战略? (3)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什么?你认为青少年能为实现这个目标做些什么?,(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内容回答: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所学的哪些国策和战略? (3)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什么?你认为青少年能为实现这个目标做些什么?,说明:人民生活正从温饱迈向小康,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重要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青少年:应该树立崇高理想,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