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单元整合提升1生活与消费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86037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5.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单元整合提升1生活与消费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8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单元整合提升1生活与消费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8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单元整合提升1生活与消费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8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单元整合提升1生活与消费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8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单元整合提升1生活与消费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单元整合提升1生活与消费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单元整合提升1生活与消费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整合提升,必 修 一,本专题以经济生活中与我们联系最密切的“消费”作为全书的开篇,带领我们研究看似简单的“消费”现象背后隐藏的经济学道理。整个专题从商品与货币、价格、消费三个方面展开分析,这四个词也成为研究与掌握本专题知识的关键词。 高考题对于本专题的考查,商品与货币主要出在选择题上,非选择题基本落在价格和消费上,而且这两个考点也是全书高考考查的热点。,单元概述,就复习备考来讲,“商品”作为我们消费的对象,主要掌握其基本属性及关系;“货币”作为商品流通的媒介,我们主要掌握其职能尤其是基本职能,理解纸币的本质与发行,能运用外汇与汇率的知识分析生活现象,了解信用工具的相关知识;“价格”要从

2、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与价格变动的影响两个方面来分析,尤其是价值对价格的决定作用和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要多关注;“消费”可从消费水平与消费行为两方面来理解,消费水平的体现与影响因素、影响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观是我们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体系构建,一、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要点整合,二、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波动 1价格波动的原因 (1)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2)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大,价格高;价值量小,价格低。 (3)纸币发行量:纸币发行量超过市场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导致价格上涨,反之价格下跌。 (4)国家宏观政策: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减少税收,

3、增加财政支出;降低存贷款利率,能够增加市场流通货币量,拉动社会总需求,从而推动物价上涨。反之物价降低。,2价格波动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高,居民购买力降低;价格低,居民购买力提高。价格变动有利于引导居民消费趋向。 (2)对生产的影响: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3)价格与市场;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价格是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引导,也是市场信息传递的载体。 (4)价格与宏观调控:国家通过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或者法律手段,调节物价,从而引导企业生产和居民消费,从而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实现健康持续发展。,三、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消费与生产: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4、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新的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消费与经济发展方式:消费、出口、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要想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3)消费观念与经济发展: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消费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刺激消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动

5、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5)消费与收入分配: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可以推动政府更好地调节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 答案 错误。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2商品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 答案 错误。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使用价值与价值是没有直接联系),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 ) 答案 错误。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易错排查,4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也可以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 答案 错

6、误。国家只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不可以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5美元对人民币汇率降低会使我国企业增加对美国的商品出口。( ) 答案 错误。美元对人民币汇率降低,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产品出口美国。 6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 答案 错误。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7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 答案 错误。企业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8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供过于求)。( ) 答案 错误。价格虽然受供

7、求关系影响,但是价值决定价格,所以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9一种商品价格降低,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增加。( ) 答案 错误。一种商品价格降低,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下降。,10价值规律要求实行等价交换,所以每一次商品交换中商品的价格和价值都相符合。( ) 答案 错误。由于供求关系不断变化,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所以,并不是每一次交换价格与价值都相符合,等价交换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 11恩格尔系数降低意味着食品支出金额的减少。( ) 答案 错误。恩格尔系数降低意味着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支出

8、中的比重减少,并不意味着食品支出金额的减少。 12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是不可取的。 ( ) 答案 错误。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13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 ) 答案 错误。目前我国居民消费以发展资料消费为主,尚未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 14贷款消费属于超前消费,背离了科学的消费观。 ( ) 答案 错误。当贷款消费超出了当前收入及未来收入预期时,属于超前消费。 15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 答案 错误。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不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一、有关“价格变动与稳定物价”的命题 设问模式 (1)

9、分析价格不断上涨(下降)的原因。 (2)政府为稳定物价所采取措施的经济生活依据是什么? (3)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答题模板,答题要素 (1)分析价格变动的原因。 提示:价值供求纸币发行市场缺陷经济政策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纸币发行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来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

10、物价稳定。,(2)稳定物价的措施有哪些? 提示:科技发展生产纸币发行市场监管宏观调控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合理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3)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 提示:价格过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稳定物价,防止通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降

11、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了以人为本。,二、有关“提高消费水平”的命题 设问模式 (1)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 (2)我国应怎样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答题要素 (1)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收入(当前、未来和差距)物价其他因素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未来收入预期也会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广告和国家经济政策等。,(2)怎样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提示:国家企业个人 作为国家:最根本的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

12、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保持供需平衡,保持物价稳定。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领域都要注重公平;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开发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尤其是开拓农村市场,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依法制裁各种违法行为,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作为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搞好售后服务,使自己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作为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

13、的消费观。,经济生活图像类选择题解题方法 题型特点 数据、图像、表格是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近几年高考,利用图像考查经济生活中概念之间关系的试题明显增多,内容主要涉及供求与价格、收入与消费、投资收益与风险、效率与公平、税收与税率等。图像类选择题不仅要求学生有比较高的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的能力,能准确把握图像提供的经济信息,而且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这类试题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解题指导,解题方法 1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在这里,我们参考数学学科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概念。在函数关系式中,某特定的量会随另一个量的变动而变动,某特定的量

14、被称为因变量,另一个量是自变量。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自变量”是原因,“因变量”是结果。,表示方法:在坐标轴中,一般情况下,OX轴(横坐标轴)为自变量,OY(纵坐标轴)为因变量。例如:随着时间的推移,商品的价格下降或上升,时间是自变量,价格是因变量。不过,在经济生活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判断中还要考虑经济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的价值量下降,社会劳动生产率是自变量,商品的价值量是因变量;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水平会逐步提高,收入水平是自变量,消费水平是因变量。在具有相互影响的一对关系中,更要根据题干要求,正确判断谁影响谁,如价格与供求:供求影响价格,价格反过来也影

15、响供求。特别要注意的是,供求曲线表示的是价格变动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价格是自变量,供给和需求是因变量。,例 1 下图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选项与图中反映的变动关系相符的是( ) AX为汽车的价格,Y为汽油的需求量 BX为物价总水平,Y为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CX为居民可支配收入,Y为恩格尔系数 DX为出口额,Y为外汇收入,D,解析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结构及对外贸易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把握教材知识。因为图中的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当X为出口额,Y为外汇收入时,两者是正向关系,故应选D项;若X为汽车的价格,Y为

16、汽油的需求量,因为随着汽车价格的升高,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减少,因此对汽油的需求也减少,两者是反向关系,故不选A项;若X为物价总水平,Y为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则随着物价总水平升高,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会降低,两者是反向关系,故不选B项;若X为居民可支配收入,Y为恩格尔系数,则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恩格尔系数会降低,两者是反向关系,故不选C项。,2明确正比、反比(或正相关、负相关),图1表示xy成正相关,图2表示xy成负相关。在经济生活中,成正比(或成正相关)的经济现象有: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价格与通货膨胀率、本币汇率与本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与价格、商品价格与替代品的需求量、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投资收益与风险、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等。成反比(或成负相关)的经济现象有: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