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静宁一中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83960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6.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静宁一中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甘肃省静宁一中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甘肃省静宁一中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甘肃省静宁一中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甘肃省静宁一中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静宁一中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静宁一中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标要求:,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1、国民经济的恢复,建国初严峻的经济形势(表现),(1)背景:,毛泽东在建国之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说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材料反映了建国初中国的什么问题?,造成建国初期严峻经济形势的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大肆搜刮,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材料三 蒋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

2、。如蒋区工业中心之上海,工厂,去年一月的开工率,仅为平时的百分之廿左右。同时还有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 蒋匪农村经济危机亦日趋恶化农产日益锐减,造成各地严重粮荒,归纳,(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2)结果:,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1)“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是什么?,材料:“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毛泽东,现代工业基础薄弱,门类残缺不全,2、“一五”计划(19

3、53-1957年),背景:,(2)目的:,(3)任务:,为迅速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4)成就:,探究一: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原因:历史: 现实: 外部:,重工业基础差,增强综合国力(国防)的需要,苏联经验,探究二:一五计划主要建设项目地理分布特点及成因?,东北,1、重工业基础好,2、幅员辽阔,资源丰富,3、与苏联等国相邻,便于接受援助,(5)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4、,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2)实质:,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1)内容,(3)意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 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 基本建立起来标志着社会主义制 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中国进入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问题5:对八大的评价,2、“三面红旗”,(1)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制定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 “大跃进”,(3)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3、国民经济的调整,(1)原因:,(2)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调整、巩固、 充实、提高,(3)成就:,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失误:,正

5、确:,中共八大 1956,“大跃进” 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国民经济的调整 1960,启示一: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三年经济困难 1959-1961,启示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启示三: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1958,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1、“文革”时期经济形势怎样?,“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李先念,思考? 1967年、1968年国民经济下降的

6、原因是什么?,2、“文革”时期哪两个时间段经济形较好?为什么?,材料一:1973年国民经济计划完成情况,材料二:1975年国民经济回升的情况,材料一的原因是: 1971年周恩来的调整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材料二的原因是: 1975年邓小平的整顿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整顿。,经济形势较好的有1973(复苏)年和1975年(回升),工农业超历史,工矿业突出 工业化初步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八字方针 大庆油田,1973年复苏 1975年回升,国内主要矛盾 当前主要任务,多快好省,工作机构瘫痪 政策制度废除 工农业生产损失,追求高速度 追求高指标,一大二公 一平二调,探究:纵观20

7、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 设历程,可以从中得出哪些经验和教训,提示: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革,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认清国情,实事求是,1.1953年,中共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规定这两任务,A、同时进行 B、先改造后工业化 C、同时完成 D、先工业化后改造,2.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东南地区,课堂训练,A,C,3.“一五”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建设项目的完成,标志着:,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建立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8、”的方针取得成效 C、提前完成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 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4.1953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A、思想改造 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 C、生产技术改造 D、生产方式的改造,A,B,5.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为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开始于 A、1949 B、1956 C、1966 D、1978 6.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A、 B、 C、 D、 ,B,C,7.造成1959至1961年我

9、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的影响 B、苏联撕毁经济合同 C、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 D、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8.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其中“调整”是指:,A、产品供销关系 B、国民经济发展比例 C、产品分配关系 D、国民经济发展程度,D,B,9.文革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经济机构处于瘫痪 B、国民经济严重滑坡 C、经济取得一定的成就 D、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和制度被废除,10.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的实质是 A 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B 系统纠正“文革”的错误 C 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D 恢复全国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C,B,11下面两

10、幅漫画,反映了中国某一历史时代的社会特征。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反映了“一五”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 B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左”倾错误 C反映了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 D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A,1219561966年,我国经济建设呈现的趋势是A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B开局和中期较好,后期有问题 C开局较好,中期有问题,后期纠正 D开局有问题,中后期逐渐纠正 13中共八大前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于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A B C D,C,D,1(10年全国卷2)1

11、9.据统计,到1950年9 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总额比1949年12月 增加了12倍以上。这反映新中国 A.迅速实现经济稳定 B.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C.合理调整了工商业 D.人民收入迅速增加,A,高考回眸,2(10年上海历史卷 25 ) 20世纪50年代 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 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 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 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此, A. 推行了土地改革 B. 组织了人民公社 C. 实施了“一五”计划 D. 发动了“大跃进”,C,高考回眸,7(09年江苏卷10 ) 在江苏省常熟白茆 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

12、独木 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 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D,高考回眸,9(09年广东文基卷)261960年底,毛泽 东大力提倡调查研究,并于次年亲自深入农 村调查。其目的是( ) A推动“双百”方针的实行 B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际成就 C决定是否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体制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倾向,D,高考回眸,10(08江苏,9)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 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 图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A,高考回眸,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11(08年广东理基,65)20世纪50年代中 后期,中共中央提出“多、快、好、省”建设 社会主义,即希望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质 量、较少的成本来取得较多的成果。但实际 执行中往往只注意了其中的 “多” “快” “好” “省” A B C D,A,高考回眸,12(08上海历史,A组14)右图是一份地 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 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D,高考回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