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83735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7《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1.2.7《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1.2.7《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1.2.7《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1.2.7《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7《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7《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你知道吗?,国外华人聚居地被称为 世界各地几乎都有此街。,唐人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李世民画像,隋的灭亡,唐的建立李唐代隋,看课本,思考并找出: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2. 唐朝建立的简单情况(包括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民起义,各地地方长官和一些割据势力乘乱纷纷起兵,隋亡唐兴,1、隋朝灭亡:,2、唐朝建立:,618年隋炀帝的暴政,618年 李渊(唐高祖)定都:长安,3、李世民即位:,玄武门政变,年号:贞观,贞观之治,总结教训,长治久安 选官任贤,大度纳谏 节俭自律,厉行法制 民族关系 ,和睦相处 对外交流 ,盛唐气象,水

2、能载舟,亦能覆舟,一,奢华浪费,劳民伤财。隋炀帝为了享受,大修宫殿,为到南方巡游,大征民工修造运河。 二,生活腐化,荒淫无道。为满足自己的贪欲,让全国进献珍奇宝物和大量美女。 三,战争太多,耗费国力。好大喜功的隋炀帝东征高丽,得不偿失,加上其他战争使得民不聊生,最终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隋朝的灭亡。 在惨痛教训的对照下,唐太宗下决心进行彻底治理,加上下属大臣们的通力协作,贞观之治在中国历史上展开了它美丽辉煌的画卷。,选官与用人原则,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唐太宗便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原来太子一派的人,有才干的还委以重任,魏征便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唐太宗的宽容化解了许多矛盾,也使许多原来站在对立面的人

3、能够有机会转变过来,成为治理国家的有用之才。 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房玄龄杜如晦就是一个典型,他们不善于断案和处理杂务,但却善于谋划和决定国家大事,所以用为宰相,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而戴胄则相反,他不通经史,但做事正直,所以让他做大理寺少卿,负责审理案件,结果他办事异常干练,案子从不积压,深得唐太宗赏识。,选官与用人原则,广开言路,兼听纳谏。魏征去世后,唐太宗异常悲痛,他说:“人用铜(古代的镜子用铜磨制而成)做镜子,可以纠正衣冠;用古代历史做镜子,可以明辩国家的兴盛与衰亡;以人做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和过错。现在魏征走了,朕便失去了一面宝贵的明镜。”唐太宗还去凌烟阁,对着魏征的画像做诗一首:

4、“劲条逢霜摧美质,台星失位夭良臣。唯当掩泣云台上,空对余形无夏人。” 科举考试制度。有一次,唐太宗看着众多新考中的人,高兴地说,天下的良才都来为我服务来啦。科举考试分两种,一是常举,定期举行,一是制举,由皇帝决定临时举行,考中后,原来有官职的人便可以升官,原来没有官职的由吏部考核之后再授予官职。后来在武则天时期,还曾经举行过武举,考步马武艺,作为武官选任的条件之一,后来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战功的名将郭子仪便是从武举中脱颖而出的。,长 孙 无 忌,唐太宗让画师在凌烟阁画了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这就是贞观时期的杰出大臣,其中包括我们比较熟悉的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还有尉迟敬德、柴绍、李靖、

5、秦叔宝等,连一些有名的画家和书法家也榜上有名,如阎立本、欧阳询。这些名臣共同促成了贞观之治,也共同促成了盛唐的灿烂文化。,秦叔宝,杜 如 晦,李 靖,程 咬 金,三省六部制度,三省六部制度,既有效地防止了少数大臣的专权乱政,也充分发挥了大家的集体智慧,有了互相牵制的制度和措施,就使正确的方针政策得以顺利产生,有了贤明的君主,则使得好的国策能够得到彻底执行,君臣的共同努力,通力协作,这是贞观之治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唐太宗的行为给历代帝王树立了一个好的典范。,贞观律,明确了赏罚制度,加强了法制建设,长孙无忌又和其他人为其作注,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唐律疏议,成为封建社会成就最高的法典,而且一直保存下来。

6、 唐太宗特别设立了死刑覆奏制度,以示对人命的重视。在京城要在两日内五次覆奏,在各州要三覆奏。这种制度的建立有个惨痛的教训,就是错杀了大臣张蕴古,唐太宗后悔不已。因此决定设立这项制度,同时为了防止和严惩诬告行为,还规定诬告者要“反坐”,即诬告他人什么罪名,就用这种罪名惩罚诬告人。,发展经济,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 颁行租佣调法,轻徭薄赋: 劝课农桑,不夺农时: 设置义仓,救灾备荒; 增殖人口,奖励婚嫁,发展生产; 兴修水利设施,疏浚河渠。 有了上述这些利民措施,太平盛世很快到来,粮食连年丰收,粮价持续下跌。百姓开始安居乐业。到贞观中期时,国家出现昌盛景象,贞观之治就是指的这个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

7、很难出现的太平盛世。,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最过人之处是他的宽容,因为宽容,贞观时期的民族关系异常融洽。唐太宗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任用少数民族人做官; 准许少数民族内迁,定居长安; 采取和亲政策; 建立了州县制度,仍然用少数民族领袖为官。,13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离开繁华的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来到雪域高原,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步辇图,东西有九千五百里,南北有一万六千九百十八里。,对外交流,盛世气象,同时,唐朝的先进文化也向外传播,特别是对亚洲的影响尤其巨大。中国的瓷器、纸张、茶叶和丝绸运往波斯,再传到欧洲。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便是在这个时期传到阿拉伯

8、和印度,又通过阿拉伯传到了欧洲和非洲,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亚洲,唐朝文化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最深。到了645年(贞观十九年),日本开始了著名的大化改新,几乎是全面地学习唐朝文化,甚至是照搬过去直接来用,使日本很快建立了封建的国家制度。这些制度一直延续到了十九世纪的明治维新。,玄武门之变,在唐朝的建立特别是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李 世民功勋显赫,对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构成了极大 的威胁。斗争中,李建成得到四弟李元吉的支 持,处于优势。626年,他俩借突厥进兵之机, 共谋调出秦王府兵将,以削弱李世民的力量。李 世民得知后,与亲信房玄龄、长孙无忌等策划, 抢先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李建成、李 元吉上朝路过玄武门时,伏兵突然杀出,李建 成、李元吉中箭而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 玄 武门之变 ” 。,“天策上将”夺位登基,玄武门之变,626年7月2日, 李世民率部下埋伏于 玄武门,射杀太子李 建成、齐王李元吉, 后又逼李渊退位,自 己登基称帝( 626-649 ),“天策上将”夺位登基,小结,唐太宗,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重视农业、轻徭薄赋,精简机构、加强国防,改善民族关系,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社会安定,开放对外交流,贞观之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