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用)2018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2单元 古代诗歌鉴赏 第4节 第1课时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83268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专用)2018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2单元 古代诗歌鉴赏 第4节 第1课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河北专用)2018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2单元 古代诗歌鉴赏 第4节 第1课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河北专用)2018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2单元 古代诗歌鉴赏 第4节 第1课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河北专用)2018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2单元 古代诗歌鉴赏 第4节 第1课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河北专用)2018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2单元 古代诗歌鉴赏 第4节 第1课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专用)2018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2单元 古代诗歌鉴赏 第4节 第1课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专用)2018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2单元 古代诗歌鉴赏 第4节 第1课时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1课时 如何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复习课),水浒传中的山歌、渔歌 下面是水浒传中的几首山歌与渔歌: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里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 打鱼一世蓼儿洼,不种青苗不种麻。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老爷生长石碣村,禀性生来要杀人。先斩何涛巡检首,京师献与赵王君。 老爷生长在江边,不怕官司不怕天。昨夜华光来趁我,临行夺下一金砖。 (1)这几首山歌、渔歌各是谁唱的? (2)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3)是一首咏史山歌,咏了什么史?为什么要咏史?

2、 (4)与表达的反抗精神有什么不同?,答案 (1)是“白日鼠”白胜在黄泥冈“卖酒”时唱的,是另一个卖酒汉子在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之前唱的,是阮小五与阮小七唱的,是李俊唱的。 (2)反映了当时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表达了人们对不合理社会的愤愤不平。 (3)咏的是楚汉相争的故事,暗示鲁智深要大闹五台山。 (4)有反抗精神,但对宋王朝多少还有点幻想,而表现的是彻底的反抗精神,既不怕官,也不怕天,即使华光大帝来坐渡船,也要夺下一块“金砖”作“买路钱”。,1(2014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阮郎归 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

3、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注】 作者一作秦观。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劫:围棋术语。,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答:_ _ 解析 这是一道探究诗歌情感的题目。探究诗歌情感应注意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答题时要注意词的“末尾两句”的限制。 答案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诗歌赏析】 上阕以“春风”二句开始,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迴之感。春风吹雨凄凉,花枝凋残亦凄凉。不仅如此,风雨仍吹打不舍,景象真是惨淡得很。

4、接下来“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春风吹雨花枝凋残再加一层凄凉,可谓惨淡之极。这两句看似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浓浓的悲伤情绪,为全篇奠定了哀婉的感情基调。 三、四句写雨霁天晴,按常理天空自当明朗,情绪自当欢快。可是不然,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抹上了一层暮色。,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仍从景物写起。“帘半卷,燕双归”,开帘待燕,亦闺中常事,而引起下句如许之愁,无他,“双燕”的“双”字作怪耳。其中燕归又与前面的花落相互映衬。花落已引起红颜易老的悲哀;双燕归来,则又勾起不见所欢的惆怅。燕双人独,怎能不令人触景生情,愁思百结,于是迸出“讳愁无奈眉”一个警

5、句。所谓“讳愁”,并不是说明她想控制自己的感情,掩抑内心的愁绪,而是言“愁”的一种巧妙的写法。“讳愁无奈眉”,就是对双眉奈何不得,双眉紧锁,竟也不由自主地露出愁容,语似无理,却比直接说“愁上眉尖”,艺术性高多了。结尾二句,紧承“讳愁”句来。因为愁情无法排遣,所以词人转过身来,整顿局上残棋,又从而着之,借以移情,可是着棋以后,又因心事重重,落子迟缓,难以应敌。这个结尾通过词中人物自身的动作,生动而又准确地反映了思绪纷乱难以排遣的愁情。,2(2014新课标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 几

6、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_ 解析 解答此题,要注意题干所给答题信息:“灯前”“各自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所以韦诗中“一觉江南梦”“惆怅”是关键词,郭诗中“笑说”“明月随船送”是关键词。 答案 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郭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诗歌赏析】 韦庄的含山店梦觉作

7、是一首羁旅乡思的经典作品。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郭震的宿渔家是一首七绝诗。他笔下的渔家世代在海边生活,几间小屋上面覆盖着雪白的芦花。白天在海上捕鱼虽然辛苦,但晚上归来,有青天明月、大海涛声伴送到家,真是开心惬意。全诗写夜宿渔家所感到渔家生活的苦乐与渔民豪爽乐观的性情。首句“几代生涯傍海涯”中叠用两个“涯”字,把生

8、涯与海涯联系起来,有音节朴实流畅、朴实中见巧思的妙处。“两三间屋盖芦花”句中的“芦花”意象,简洁准确地勾勒出渔家的生活环境。,(精彩PPT名师讲解) 教你思维 第一题 1题目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_ 答案 本题考查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D级。 要求我们分析的,是句中表现的人物的感情,以及表现手法。 分析时,注意不能脱离末尾两句“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本身。要联系诗句具体分析。,2末尾两句诗是通过什么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_ 答案 人物的动作。 3.分析人物时,需抓住语句中的哪些词语? _ 答案 分析时,需要抓住表明

9、诗人动作的“卷帘、蹙眉、整顿残棋、应劫沉吟”等词语。 4这些动作描写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_ 答案 心事重重以致思绪纷乱,愁情满怀终却无法排遣。,第二题 1题目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_ _ 答案 本题考查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D级。 要求我们分析的,是两首诗中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 分析时,注意要联系两诗中的具体语句具体分析。,2韦庄诗中,主人公在灯前有何表现? _ 答案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3郭震诗中,主人公在灯前有何表现? _ 答案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4两处灯前表现,有没有明确表现人物情感的词语? _ 答案 有。分别是“

10、惆怅”“笑”。,(2013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九日和韩魏公 苏 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金罍:泛指酒盏。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考点一 概括诗歌的思想感情 先做 后讲,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 答案 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

11、愁和愤懑。,命题分析 概括出作者的思想情感;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诗歌赏析 乙巳年重阳节,苏洵参加了韩琦家宴,席间韩琦赋诗,当晚苏洵写了这首和诗,半年后苏洵就病逝了。 时苏洵已四十八岁,年近半百,故首联说“晚岁登门”。诗人自称“不才”,且冠以“最”字,并以自己的那“萧萧华发”同韩琦宴上的闪闪金罍(酒器)相映衬,表面自谦,实际充满怀才不遇之感。,颔联以“不堪”承“最不才”,以“延东阁”承“金罍”,表示对韩琦宴请的谢意,诗人自谦中也含着牢骚。汉武帝时公孙弘自举贤良,数年而至宰相,“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诗人即以公孙弘喻韩琦好贤而言自己不配这种礼遇。下句回答了“不堪”的原因:官卑位低,不堪

12、重用。 颈联“佳”和“愁”形成鲜明的对比,“久”字至少包括了他三十年的不得志,“偶傍”,说明他平时已经很少有雄心壮志;“醉中”,说明未醉时已清醒感到壮志难酬。 尾联使苏洵更感到自己“闲伴诸儒”的穷窘;韩琦志满意得之余的淡淡闲愁,更激起了苏洵壮志不酬的深沉哀怨。这就是他越读韩琦新诗就越发难以入睡的原因。暮、雨、寒三字为全诗烘托出一种昏暗、凄冷的气氛,而“寒无睡”“百遍开”更活画出这位“萧萧华发”的老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神情。,思维建模 1借助创作背景,探求创作动机,把握诗人内在情感。 2了解诗歌语言,琢磨诗歌中的形象,领会景物所蕴涵的作者的感情。 3抓住诗歌结构,剖析诗歌画面,把握作者情感变化

13、。 4抓住注释,提取暗示内容。注释有时很短,却是命题者给考生的暗示。 答题范式:第一步,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第二步,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表现了)”。(也可以先揭示情感,再具体描述),即学 即练,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湘洲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 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答:_ 解析 汪诗中的“不尽头”“烟云”“夕阳”“寒鸦”“目断”等,冷暖、语体色彩等都在给人传递伤感的情绪,结合注释的背景可知,诗人是在表达一种家国之痛,与苏轼对英雄人物的呼唤自然不同。 答案 “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苏轼的诗句则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再的感慨,侧重怀古。,先做 后讲,考点二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2014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 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答: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