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地理 第1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课件 鲁教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82874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3.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地理 第1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课件 鲁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8版高中地理 第1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课件 鲁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8版高中地理 第1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课件 鲁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8版高中地理 第1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课件 鲁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8版高中地理 第1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课件 鲁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地理 第1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课件 鲁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地理 第1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课件 鲁教版必修2(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人口知识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无论是工业、农业、商业还是交通,都与人口紧密相关。因此,教材将“人口与地理环境”作为人文地理知识学习的开篇内容,人口知识是人文地理知识学习的基础。根据最新山东省地理学科高中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要求,删除了人口增长模式,但是人口数量、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政策等内容,等级性考试还会涉及。人口知识的学习应在识记的基础上,应多注意对图文资料的分析、研究和判断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强化相关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分析能力。,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教材预习,课堂探究,教材图解,素能演练,经典案例探究,课标导读,教材预习 课前自学理清主干,自主

2、梳理 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思维启迪1】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自然资源、自然灾害、战争、生产力发展水平、生活条件、医疗卫生事业、思想观念等。,二、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思维启迪2】 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促使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社会经济因素,生活富裕有利于减少生育;二是制度因素,国家的人口制度、社会教育促进了出生率下降;三是计划生育因素,少生、优生、优育政策深入人心。,课堂探究 突破重难探寻技巧,探究一 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情景导学 据考证分析,距今100万年全球人口仅有1万2万;距今10万年时,也只有2万3万,千年人口增

3、长率不足1%。人类经历了数百万年至1804年时达到10亿人口,此后每新增10亿人口的时间越来越短:1927年20亿(经历123年),1960年30亿(33年),1974年40亿(14年),1987年50亿(13年),1998年60亿(11年)。 尝试探究:(1)1804年之前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为什么人口增长速度极其缓慢? (2)1804年后每新增10亿人口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反映了什么问题?,答案:(1)在1804年之前,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物质生产能力非常有限;同时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疾病的能力也很有限,所以人口的增长极其缓慢。 (2)每新增10亿人口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反映了世界人口增长的

4、速度越来越快。,要点归纳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其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特别提示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达到最多是在其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的时刻(即图中的乙时刻),而不是自然增长率最大的时刻;一个地区人口数量最少是在其自然增长率由负值变为0的时刻(即图中丁时刻),并不是自然增长率最小的时刻。,典例剖析 读“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回答(1)(2)题: (1)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在( ) A.工业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21世纪70年代后,(2)关于各阶段人

5、口增长趋势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与其他因素无关 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 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 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解题思路:第(1)题,读图可知,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第(2)题,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但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文化背景、婚育观念等因素有关,故A、C项错误。人口增长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尤其是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越来越小,故D项错误。 答案:(1)C

6、 (2)B,巧学易记 判断人口增长时,一方面要看“三率”数值的高低,另一方面要看“三率”的变化趋势,二者结合判断较为准确。现阶段,判断“高”或“低”的参考数值如下:,探究二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情景导学 为促进人口增长,俄罗斯通过了相关立法,并大力推行鼓励生育和扶持多子女家庭的政策,包括设立“母亲基金”对生育第二个及更多婴儿的家庭提供补贴,允许产妇享受140天全额津贴产假,向多子女家庭免费提供住房用地,对生育超过10个孩子的妇女授予“英雄母亲”的称号,并给予物质奖励等。 尝试探究: (1)俄罗斯为什么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 (2)俄罗斯的人口政策会对该国的人口增长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案:(1)由

7、于出生率下降,老龄化严重,带来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社会养老压力增大,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所以俄罗斯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 (2)会使该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数量增加,老龄化减缓。,要点归纳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所属人口增长模式不同,所产生的人口问题的表现、影响及应对措施也不同。具体如表所示:,典例剖析 (2017江苏南京高一期末)下图为我国不同年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反映我国人口出生率最高的年份是( ) A. B. C. D. (2)图所示时期,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人口老龄化严重 社会养老支出加大 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就业压力大 A.

8、B. C. D. 解题思路:本题组考查人口金字塔图的判断。第(1)题,观察四幅图,图中出生率越高,青少年比重越大,图青少年比重最大,出生率最高。第(2)题,图所示时期,我国少年儿童比重下降,增长速度减缓,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上升,社会养老支出加大,人口老龄化严重。 答案:(1)C (2)A,教材图解 培养技巧启发思维,读教材图112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据图分析: (1)纵观世界人口的发展历史,人口增长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各阶段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答案:(1)经历了古代人口缓慢增长阶段,近代人口快速增长阶段,现代人口“爆炸性”增长阶段。 (2)古代人口缓慢增长,原因是生产力水

9、平低下,人们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很差。近代人口快速增长,原因是生产力发展和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加,生活条件改善和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导致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现代人口“爆炸性”增长,原因是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等。,素能演练 专项训练整体提高,当堂达标,测控导航,一、选择题 读“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图”,回答12题: 1.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 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 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

10、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 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2.在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中,人口增长速度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差别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最快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增长最快 C.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增长速度最快 D.地势平坦地区增长速度最快 解析:1.B 2.B 第1题,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有经济、政治、人口政策、文化及宗教、医疗卫生条件、自然条件(气候、自然灾害)等,其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社会发展,自然条件对人口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小。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增长曲线最陡,说明该段时间人口增长最快。经济发达国家

11、或地区由于经济发达,人口受教育程度高,养老等保险事业发达,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读“不同国家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图中112代表不同的国家),回答34题: 3.图中出生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分别是( ) A.10、11 B.11、12 C.11、10 D.12、10 4.图中呈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的一组国家是( ) A.1、2、3 B.4、5、8 C.7、9、10 D.6、11、12,解析:3.C 4.A 第3题,纵坐标表示出生率,最高的国家是11,横坐标表示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是10,故C项正确。第4题,读图中数据可知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的一组国家应是坐标系

12、左下角的1、2、3、7四个国家,故A项正确。,读“我国某省2011年与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回答56题: 5.2030年与2011年相比,下列说法最不可能的是( ) A.出生率下降 B.自然增长率下降 C.死亡率下降 D.人口总数上升 6.近几年,该省可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 ) A.就业压力大 B.养老负担重 C.老龄化速度加快 D.劳动力短缺,解析:5.C 6.A 第5题,由图可知,与2011年相比该省2030年老年人口数量明显增加;而70岁以上的人口与2011年相差不大,说明70岁以上人口死亡较多,死亡率较高。第6题,从图中2011年1529岁的人口比重较大可知,近几年,该省就业

13、压力较大。,二、非选择题 7.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的正面效应。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人口发展可依次分为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三个不同阶段。在上述第二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潜在贡献就是人口红利。所谓“人口红利”期,是指这种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的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

14、对较轻的时期。,材料二 图1示意我国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2示意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1)根据图2指出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特点。 (2)简述人口红利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人口红利”期容易出现的社会问题。 (3)据预计,2010年至2040年将是中国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时期,也将是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时期,你认为该如何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解析:第(1)题,读图可以看出该省少年儿童比重减少,青壮年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第(2)题,分析材料一中人口红利的定义可以看出“人口红利”期的积极意义在于社会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

15、长,然而“人口红利”期容易出现青壮年劳动力多,就业压力大等社会问题。第(3)题,针对中国老龄化速度加快和老龄化问题严重的现象,我国政府应该运用立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妥善解决老年人问题。 答案:(1)少年儿童比重减少,青壮年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2)积极意义: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社会问题:青壮年劳动力多,就业压力大。 (3)运用立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经典案例探究,中国老龄化问题及对策 国家卫生和

16、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布的中国老年人健康指南指出: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2013年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总量突破2亿,达到2.02亿。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将达到2 3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将达到3 750万,随着老年人口总量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口、失能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健康问题将愈加突出。 我国的老龄化近年来发展非常快,其特点表现为: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大;高龄化趋势显著。导致我国老龄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出生率不断下降,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生活水平提高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使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使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针对我国老龄化的现状,我国的人口政策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并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随后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