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经济中心的转移》课件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82854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8.1《经济中心的转移》课件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8.1《经济中心的转移》课件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8.1《经济中心的转移》课件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8.1《经济中心的转移》课件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8.1《经济中心的转移》课件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8.1《经济中心的转移》课件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8.1《经济中心的转移》课件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辽、宋、夏、金的并立.特别是岳飞抗金的故事深入人心.但是南宋政府的偏安于易的心理使的轰轰烈烈的抗金运动“空悲切” 岳家军以其军纪严明.作战英勇而声名大震动,让金兵闻风丧胆,流下了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但这支军队也随着岳飞的被害而解散.,朱子柳是一个岳家军的士兵,现在他谢甲归田.请问他要往南走还是往北走呢?,第8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华东师范大学版 历史 七年级下,政治方面,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 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经济方面,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大量的劳动力 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自然方面,南方气候较北方好,想一想 为

2、什么经济重心会南移?,个人小档案,姓名:朱子柳 性别:皆可 年龄:保密 籍贯:未定 手机:没开通 电话:未使用,手工业生产,商业贸易,到了南方,我可以做些什么呢?帮我出出主意吧!,市场调查,农业生产,宋代耕织图(局部),大麦,小麦,水稻,棉花,茶叶,回家务农,1、农作物调查,回家务农,水稻(占城稻) 【苏州、湖州及南方大部分】,小麦 【主要在北方】,棉花 【长江以南】,茶叶 【南方丘陵地区】,阅读卡 南宋时,长江中下游的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等平原和湖沼地区.这些地区不仅自身人口稠密,还要运出大量的粮食供应其它地区,所以从宋代以后就流行有“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的民谚。,回家务农,

3、2.使用的工具,秧马,曲辕犁使用示意图,翻车复原图(曹魏时马钧发明),耕作类: 犁、耙 、锄 、镰,灌溉类: 翻车 、 龙骨水车,学手工艺,1 纺织业 丝织业 【两浙】 棉纺织业【海南岛,松江地区】,“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南宋棉毯,蝴蝶山茶花,莲塘乳鸭图,妇女使用棉纺车织布 (宋王居正纺车图局部),学手工艺,南宋缂丝翠羽秋荷,阅读卡 缂丝是中国特有的高级工艺织物,也称“刻丝”。缂丝与织锦、刺绣不同,采用的是“通经断纬”的织法,就是在织造时,以各种彩丝制成纬线,沿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线交织,使图案一块块盘织出来,所以纬线不贯穿全幅,而经线则贯穿织品.,阅读卡 刺绣,是用绣针穿引彩线,按预先设

4、计好的花纹和色彩,在绣料上刺缀运针,以绣出图样。刺绣的针法的变化,形成不同的运针风格和技艺流派。中国刺绣工艺在秦汉时期就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刺绣和丝绸是丝绸之路上运输的主要商品。中国刺绣最突出的有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和四川的蜀绣。,湘绣,学手工艺,阅读卡 棉织业南宋时扩展到江南广大地区,出现了纺车、弹弓等工具;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2 制瓷业,钧瓷【河南 禹州 】,汝瓷【河南 宝丰 】,官瓷 【河南开封 】,定瓷 【河北曲阳 】,哥瓷 【浙江龙泉 】,官窑葵瓣

5、洗,定窑孩儿枕,宋代五大官窑,钧窑鼓钉三足洗,汝窑三足洗,哥瓷,瓷都 【江西 景德镇 】,景德镇瓷,学手工艺,车船,宋代舟船的制造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船体巍峨高大,结构坚固合理,行船工具更趋完善,装修更为华美,特别是开始使用指南针进行导航,开辟了航海史的新时期.,阅读卡 宋船头小,尖底呈V字形,便于破浪前进.身扁宽,体高大,吃水深,受到横向狂风袭击仍很稳定,同时,结构坚固,船体有密封隔舱,加强了安全性.底板和舷侧板分别采用两重或三重大板结构,船上多樯多帆,便于使用多面风.大船上又都设有小船,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救生,抢险.每只船上都有大小两个锚.行船中也有探水设备.这些极适合于远洋航行.,学手

6、工艺,3 造船业,泉州港出土的宋代海船(复原模型),楼船战船(复原模型),学手工艺,阅读卡 1974年,泉州后渚港古码头遗址发现一艘南宋海船,残长24.2米,残宽9.15米。分13个水密仓,外出经商,1.交易场所调查,重要商业城市,东京(开封),临安(杭州),泉州,边界榷场,清明上河图,阅读卡 宋代时期,大城市的商业活动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市内还有娱乐贸易场所“瓦子”;城市中行会组织进一步发展;东京、临安是最大的商业都会;,2.货币调查,北宋的纸币“交子”,南宋“会子”纸币,阅读卡 宋神宗时全国年铸币506万贯,而唐朝极盛的玄宗朝年铸币32万贯。 北宋庆历年(104110

7、48) ,每年商税收入达1975万贯,宋朝商税甚轻,住税3%,行税2%,如以平均2.5%计,则一年纳税商品额即达80000万贯,平均每人8贯以上。 南宋绍兴末年(1162),仅广州,泉州,两浙三个市舶司关税收入即达200万贯,宋朝仅对进口商品征收7%-10%的关税.,补充知识: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 =10000文 按粮食购买力换算:1两白银 = 人民币200元,外出经商,想一想 为什么纸币最早出现在中国宋朝的四川地区?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外出经商,重要对外贸易线路,重要对外贸易线路,外出经商,阅读卡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

8、信奉的神祗。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 南宋,俨然成为东南沿海航海的守护神,不只渔船,商船、战船上也都供奉有妈祖的神像或神位。,想一想 为什么妈祖信仰在宋代可以蓬勃发展,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时间:东汉末年到东晋初年 唐安史之乱后 两宋之际 共同原因:战乱,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原因:中原人口南迁 社会环境 原有潜力 过程:孙吴东晋南朝开发 中唐以后 宋都南迁后 表现:(1)农业(2)手工业(3)商业贸易 影响:文化重心的南移,知识小结,想一想 在许多人看来宋朝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王朝之一了,“弱宋”二字似 乎是把这个统治中国大部或半部300多年之久的朝代给盖棺定了论。 但是,同样是宋朝,经济,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四大发明的三项被发明或是开始得到广泛使用 等等,那么,你究竟是怎么看待它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