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 战国争雄 课件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82218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8 战国争雄 课件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4.8 战国争雄 课件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4.8 战国争雄 课件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4.8 战国争雄 课件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4.8 战国争雄 课件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4.8 战国争雄 课件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8 战国争雄 课件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的战争 合纵与连横 课堂小结,第7课 战国争雄,导入,战国“赏功宴乐铜壶”,铜壶上的水陆攻战纹饰,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频繁、争夺激烈而得名。那时,争城夺地、刀光剑影、杀声震天是常见的情形。要了解中国古代的军事、探索战争的规律,应该关注战国的历史。,“战国七雄”,战国七雄简表,春秋之后,我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这时,周王已无足轻重,诸侯国也更少了,主要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战国七雄助记词,战国时期魏国车马坑遗址 (河南洛阳),战国时期齐国车马坑遗址 (山东淄

2、博齐国故城),战国时期齐国历史博物馆 (山东淄博齐国故城),战国时期的战争,战国时期铜戈 (河南省新郑县出土),战国时期的兵器,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不断 随着经济的发展青铜兵器得到改进,靴形铜钺yu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银山岭出土),秦国青铜长剑(骑兵使用 最长达三米),龙凤云纹皮盾,长杆三戈铜戟j(湖北省随县出土),青铜箭镞z,用锻造法生产的战国环柄铁刀,燕国钢剑,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春秋晚期到战国时代,铁兵器开始应用。步兵和骑兵逐渐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战国铁矛,战国时期铁兜鍪mu (湖北铜绿山出土),战国战车(复原模型),战国武士复原图,各国组织起庞大的军队在都

3、城和边境修筑起坚固的防卫工事,燕国长城遗址 (今辽宁境内),战国时期长城遗址,赵国长城遗址,秦国长城遗址,嵌错宴乐渔猎攻战纹铜壶,战国时期,诸候争霸,战争频繁发生,并且规模越来越大。郡县征兵制的普遍施行和铁制兵器的大量使用,促使战国军队的组织成分、军制、装备、战术等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各国军队的数量也大为增多,如秦有“奋击百万”(秦策),楚有“虎贲之士百万,车千乘,骑万匹”(楚策),赵、韩、魏、齐、燕也都有几十万军队。更引人注目的是,春秋时期的军中主力战车兵,这时已下降至次要地位,代之而起的为步兵,同时骑兵也发展为一支重要的作战力量。特别是射程远、杀伤力大、命中精度较高的各种类型的强弓硬弩已

4、普遍装备于军队之中。因而促使我国古代的战争和战术产生了一次大的跃进。这表现为: 交战双方投入了大量兵力,战争的规模往往很大。涌现出孙膑、白起等著名军事家,出现了“围魏救赵”、长平之战等著名战役。,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域以战,杀人盈域。 孟子离娄,孙膑祠堂里的孙膑传影画像,围魏救赵,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后裔y。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Jun(今鄄城北)一带人。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早年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王诩x(纵横家之鼻祖,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为其弟子)习兵法。,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因有孙膑之称。后逃往齐国,为田忌门客,助田忌赛

5、马获胜,被荐给齐威王。时威王正图与魏相争,为此广揽贤才,器重孙膑的军事才能,任之为军师。 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魏惠王因赵攻魏属国卫而命庞涓率军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次年,赵求救于齐,齐出兵8万救赵。孙膑以己初至齐国,尚无威望,且防庞涓警觉,仅以军师身分坐镇指挥。针对魏强兵在外,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防务空虚,采取“批亢捣虚”、攻其必救的战法,率军先攻平陵(今山东定陶东北),示敌以弱,尔后直奔大梁,逼使庞涓仓促回救,而在其回军必经之途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截击,大败魏军,擒(一说“擒”为制服、战胜)庞涓(见桂陵之战)。 二十七年,魏又因韩联络齐、宋,不赴逢泽(今开封南)之会而攻韩,韩

6、求救于齐。齐再度以田肦(一说田忌)、孙膑率军救韩,仍以攻其必救之法直扑魏都大梁,待庞涓撤围,即还师回齐。然魏军欲全歼齐军而紧追不舍,孙膑因势利导,以逐日减灶之法迷惑庞涓,诱其弃主力步兵,仅以轻车锐卒追赶,齐军则以逸待劳,连车为垒,伏于马陵(今范县西南),大败魏军,杀庞涓(一说自杀),掳魏太子申(见马陵之战)。,围魏救赵,战国时期,魏惠王任庞涓为大将,大举进攻赵国,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 赵成侯知道国力难以抵住魏军,就把中山之地献给了齐国,求齐国派兵解围。齐威王即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兵救赵。 孙膑献计说:“魏国攻打赵国,一定把精锐部队统统派出去了,而国内只留下些老弱病残。我们不妨扬言攻打魏

7、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军听闻后一定会撤下邯郸外围的兵力,回头救大梁,我们在中途袭击魏兵,定可大获全胜。” 田忌按孙膑的计策作出周密安排。庞涓不知是计,听到齐国进攻大梁的消息后,马上撤下包围邯郸的兵去救大梁,谁知魏军在桂陵(今河南长垣yun西北)遭到齐军截击,被杀得不得不撤回大梁,赵国之围得解。,公元前341年,魏将庞涓伐韩。韩求救于齐,齐以田忌、田婴为将,孙膑为军师攻魏。孙膑用减灶之计诱魏太子申、庞涓入马陵道埋伏之中,万弩齐发,大败魏军,魏太子申被掳,庞涓自杀。,马陵道古战场 (山东聊城市莘shn县樱桃园乡马陵至道口之间),长平之战,廉颇p,长平之战形势图,战国后期赵国名将,生卒年不祥。 公

8、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之战。廉颇为赵军主将,初战失利,鉴于秦军势盛,但远离国土,不能久战,即固垒坚守,阻止了秦军进攻。 后赵孝成王中秦反间计,以赵括纸上谈兵代廉颇为主将,改变廉颇战法,终致赵军惨败。,秦赵长平之战遗址发掘,合纵与连横,战国七雄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战国中后期,秦国日渐崛起,对其他六国构成严重威胁。六国曾为对抗强秦进行过合作,包括几国联合出兵攻秦,历史上称这种策略为“合纵”。而秦国为了进一步向东发展,必须破坏六国的联合,尤其是齐楚两个大国的联盟。为此,采用各个击破的做法,分别收买拉拢东方国家服从于自己,这种策略历史上称为“连横”。战国纷争经常表现为合纵和连横之争。

9、,“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 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韩非子,张仪画像,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苏秦画像(头悬梁 锥刺股),合纵“合众势以攻一强”,史记苏秦列传中记载了苏秦的合纵战略,1.战国名称的由来 2.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 3.战国七雄的名称及地理位置,战国七雄,1.武器及兵种的增多 2.围魏救赵和长平之战 3.孙膑、白起等军事家,战国时期 的战争,1.合纵与连横产生背景 2.合纵与连横的含义,合纵与连横,课堂小结,学习与探究,学习活动,认识几种古代兵器,学习测评,1.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 A.晋 B.齐 C.楚 D.赵 2.下列人物中,生活在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是( )。 A.孙武 B.孙膑 C.张仪 D.苏秦 3.战国中期,采用围魏救赵办法打败魏国的军事家是( )。 A.孙武 B.孙膑 C.吴起 D.伍子胥 4.战国后期,主张合纵的诸侯国不可能有( )。 A.秦国 B.赵国 C.楚国 D.燕国 5.下列一些研究纵横之术的读书人中,最突出的有( )。 孙膑 白起 苏秦 张仪 A. B. C. D.,A,B,B,A,C,史海拾贝,孙武与孙膑,结 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