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35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81900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35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35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35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35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35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35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35 新人教版必修2(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一、古代商业的兴起 -先秦,二、古代商业的初步发展 -秦汉,四、古代商业的繁荣 -宋元,五、古代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明清,三、古代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隋唐,一、古代商业的兴起 -先秦,(一)商周时期: 1、表现: (1)“商人”出现 (2)货币为贝壳,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一)商周时期: 1、表现: (1)“商人”出现 (2) 货币为贝壳 2、特点: 商业由官府控制,(二)春秋战国时期: 1、表现: 出现许

2、多商品市场和商人 2、特点: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二)春秋战国时期: 1、表现: 2、特点: 3、原因:,(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2)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3)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二)春秋战国时期: 1、表现: 2、特点: 3、原因:,4、影响: 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二、古代商业的初步发展 -秦汉,(一)原因: 1、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古代商业的发展,统一货币,秦半两,(一)原因: 1、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 2、汉初“休养生息”政策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 3、西汉“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4、两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5、国家统一,政局稳

3、定,(一)原因: (二)表现: 1、西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2、对外贸易发展, 3、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 4、每个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 5、设专职官员(市令或市长)进行管理 但发展受到限制: 如市区和住宅区分开 闭市后不得有经营活动,古代商业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北方: 1、特点:商业发展时起时伏,波动性大 2、原因:社会动荡 3、表现:以物易物成为主要的交换手段 (二)南方: 1、特点:商业有小幅发展 2、原因:社会相对稳定,农业生产发展 3、表现:商税及有关税种,成为东晋南朝 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三、古代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隋唐,(一)原因: 1、农业、手工业发展 2、运河

4、的开通 3、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4、政府开明的政策,(二)表现:,1、城市繁荣:长安、洛阳、益州、扬州 2、市场发展:农村集市进一步发展, 重要的市镇 3、对外贸易: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唐设市舶使 4、金融方面:柜坊和飞钱出现,柜坊与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解题关键: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 思路引领:柜坊类似于后世的银行,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柜坊和飞钱:唐朝时产生。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最早的银行雏形。 飞钱:类似后世的汇票。 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方便了商人的商业活动,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古代商业的发展,柜坊与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学思之窗),答案提示

5、: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它是专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也便于商人筹措资金。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它出现以后,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总之,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使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四、古代商业的繁荣 -宋元,三、古代商业的繁荣 -宋元,(一)两宋,古代商业的发展,阅读课本,归纳宋元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1、原因:,1、城市繁

6、荣,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2、商业交换品种迅速增加,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 3、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出现并推广 4、各族政权之间的边境贸易(榷场)发达 5、海外贸易发达,古代商业的发展,2、表现:,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时产生于四川,便利了商业活动,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古代商业的发展,榷场:辽、宋、夏、金时期政府在边境地区设立的收税贸易市场,促进了民族间的经贸交流。,三、古代商业的繁荣 -宋元,(一)两宋 (二)元朝,1、发展的表现:,A、大都成为繁华的商业大都会 B、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 C、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

7、重要港口,古代商业的发展,2、发展的原因:,(1)农业和手工业继续向前发展 (2)疏浚大运河,开辟海运,并在各地遍设驿站 (3)国家统一,有利于商品在大范围内流通 (4)海外贸易的发展,三、古代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明清,从明代中叶到清朝乾隆末年,有一支商帮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那就是徽商。在辉煌的数百年间,徽商造就了一批享誉中华大地的的百年老字号,有的至今还熠熠生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尽管徽商有过极其辉煌的历史,但是今天的“徽商“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在目前各类财富排行榜中,少有安徽人的身影。,“红顶商人”胡雪岩。,五、古代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明清,(一)原因: 小农经

8、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城镇经济空前繁荣,三、古代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明清,(一)原因: (二)表现: 1、徽商 2、晋商,徽商与晋商为什么在明清时闻明全国? 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积累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行业;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把生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徽商与晋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商帮。,古代商业的发展,经营盐业致富,经营盐业致富,经营茶叶、木材、粮食等,经营丝绸、铁器、茶叶、棉花、木材等,“遍地徽商”:经营大宗商品和长途贩运;插手生产领域;经营典当,经营票号,走出国门,1、都从经营盐业起家; 2、积累起商业资本之后扩大经营范围, 3、涉足其

9、他领域;然后再涉足金融领域, 4、晋商积累起巨额财富,甚至还走出国门。,比较徽商与晋商的 相同点有哪些? 不同点有哪些?,古代货币的发展,贝类货币 (商周时期),五铢钱,古代商业的发展,古代商业的发展,中国古代不同历史阶段商业发展的概况、特点及成因,商业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繁荣,徽商和晋商,2.两宋商业在隋唐商业的基础上有何发展?徽商与晋商为什么在明清时期闻名全国?,两宋商业突破了隋唐时期市坊严格分开和日中为市的制度,早市和夜市随处可开;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出现了纸币,便利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家更加注重商品的包装、广告效应和品牌效应。 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积累

10、起商业资本之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行业;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把生意做到了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徽商和晋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商帮。,古代商业的发展,解题关键:两宋出现早市、夜市;徽商与晋商从事各种行业的经营,还走出国门,积累起巨额财富。 思路引领:政府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时间和地点;徽商和晋商起家和扩大经营的过程,以及两大商帮在全国的地位。,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 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后“城”、“市”结 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 市联系在一起。,城市的由来,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 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你从这 首诗歌里能分析出北朝时期在

11、 商业上的特点吗?,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 所,很不方便。,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市”的变迁,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定时、定点、管理严格,定时、定点、管理严格,长安城设东西二市,各占两坊之地,市分散在城中,“草市”更加普遍,出现四大商业名镇,突破时间、地点限制;管理松散,出现单一的商业城市,历代城市布局图,唐朝长安城,北宋东京城,古代城市的职能是如何变化的?,我国古代城市在战国时为政治中心、手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合一型城市,如临淄、邯郸、大梁、郢等; 唐朝开始,分为手工行业中心城市地区,如丝织业的定州、益州、扬州,陶瓷业的邢州、越州,造纸业的宣州、益州,还有都市商业区如长安城中的东市、西市和

12、外贸中心城市广州; 两宋时期,出现手工技术中心地区,如定窑、汝窑、景德镇,城市中商业区界限消失,外贸城市增多,有泉州、广州、明州; 明朝时期手工业、商业、外贸各有中心城市,如苏州、杭州、松江、景德镇为手工业中心,程度、武昌、扬州为商业中心,广州、宁波、泉州、福州为对外贸易港口。,中国古代发展城市的特点是什么?,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政府的限制逐渐放松,但“重农抑商”的政策没变; 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政治和经济格局变更影响城市商业活动。,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开通路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广州成为重要的

13、外贸港口,设有市舶使,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中国对外贸易萎缩,海上丝绸之路路线,海上丝绸之路 汉代产生 唐、宋以后由于造船技术高度发展,加之有罗盘针,各国商船频繁地经常往来于南洋和印度洋之间,进行航海贸易。 元朝时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是由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由海上“丝绸之路” 返回的。 明朝郑和七下西洋达到高潮阶段。 明、清两代政府为控制对外贸易和防范海外势力入侵,实行海禁和闭关政策。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被大炮打开大门,“海上丝绸之路” 彻底走到尽头 。,大食金币 (唐长安出土,是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阿拉伯铸币),东罗

14、马金币 (唐长安城何家村窖藏),波斯萨珊银币,中外交往的见证,泉 州,“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数”。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经常有百艘以上的海船在此停泊,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元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严密控制对外贸易。联合国考查证明这里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陶瓷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福建泉州六胜塔 古代海 上丝绸之 路的航标,我国瓷器在唐代中期即开始向外输出,时间 持续千余年,从而形成了“海上陶瓷之路”。一八 五三年在南非卓湾捞出一批瓷器,其中就有元代 德化的白釉瓷。这些瓷器现存放在大英博物馆。 近年来,埃及、肯尼亚也出土了许多从中国福建 输入的德化窑白瓷。,福建泉州的“瓷都

15、”德化,中国对外贸易的目的是什么?,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是什么?,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 以友好为主流; 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作业),(1)商业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 (2)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3)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 (4)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5)官营和专卖长期存在; (6)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 商业政策息息相关。 越国大夫范蠡弃官经商,“买贱卖贵,与时 争逐”;晋绛富商“金玉其车,文错其服”。 这些说明春秋时期商人的地位还是很高

16、的 但到了战国时期,法家认为商人依仗其雄厚 的财力,生活上“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政 治上“交通王侯,力过吏势”,因而被韩非子视为 “邦之蠹也”。,政策的变化,学思之窗,两段材料对商业的看法有何不同?你认为战 国时期法家主张“抑商”的依据是什么?,第一段材料将农、工、商相提并论,反映了 统治者重视和鼓励商业的发展;第二段材料将商 人看成是不劳而获的人。 法家的依据是:商人不如农、工辛苦,却获 暴利;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的流动性对加强中 央集权不利;尤其商人依仗其雄厚的财力,生活 上“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政治上“交通王 侯,力过吏势”,因而被韩非子视为“邦之蠹也”。,学习延伸(P15),答案提示:顾炎武认为徽商发达的原因有:徽州人有经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