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8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4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81517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8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4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新课标)2018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4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新课标)2018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4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新课标)2018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4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新课标)2018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4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8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4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8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4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第一章 行星地球,2016高考导航 考纲解读 1掌握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 2理解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影响。 3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第一章 行星地球,重难提示 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重点)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重点)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重难点) 4昼夜长短的计算。(难点) 5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重难点),第一章 行星地球,考点一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和黄赤交角,考点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考点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考点一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和黄赤交角,太阳,逆时针,(4)轨道与速度,特别提示 区分

2、近远日点和冬夏至日 (1)时间上的区别: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左右;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左右。 (2)在公转轨道上的区别:近日点的位置较冬至日靠东,远日点位置较夏至日靠东。,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的交角就是_。目前,黄赤交角是2326。 (2)黄赤交角的影响 太阳直射点在_之间往返移动,形成四季更替.,黄赤交角,南北回归线,点睛 春分日和秋分日的区别 春分日: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进入北半球经过赤道时的节气. 秋分日:太阳直射点由北半球进入南半球经过赤道时的节气. 决定了五带的范围 a_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b_的度数90黄赤

3、交角的度数。 决定了有无直射现象和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 a_之间有直射现象。 b_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回归线,极圈,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思考探究】 黄赤交角增加或减少1,对五带范围有何影响? 提示:黄赤交角增加(减少)1,热带范围增加(减少) _,寒带范围增加(减少) _,温带范围缩小(增加) _。 黄赤交角变为0,对气候和四季五带有什么影响? 提示:若黄赤交角变为0,则太阳始终直射_,不会有太阳直射点的_移动,就不会形成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和季风气候。地球上将不会存在_的更替现象,也不会出现_。,2,2,4,赤道,南北,四季,五带,掌握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和面面关系的方法,1地轴与赤道面是

4、垂直的。 2太阳光线始终与晨昏线垂直。 3地轴与黄道面成6634交角, 4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成2326交角。,(2015江苏泰州学情调研)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各点所代表的地理含义,表示正确的是( ) AF北半球秋分 BN北半球夏至 CO北半球春分 DL北半球冬至 2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当地球公转至M点时,塔里木河进入枯水期 B当地球公转至F点时,正值华北地区风沙严重的季节 C当地球公转至N或E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D地球自O点公转至L点的过程中,正值我国东北地区制糖工业的淡季,D,B,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E为近日点,由此可知L、

5、F、M、O依次为北半球的冬至、春分、夏至和秋分。第2题,地球公转至F点时正值春季,此时华北地区多风沙天气。,地球的运动分为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而两种运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黄赤交角来表示。据此回答35题。 3下列地理事物的数值中,与黄赤交角目前的度数相同的是( ) 北半球热带与寒带的纬度范围 晨昏线与纬线相切时,相切纬线的最低度数 晨昏线与经线圈之间的最大夹角 气压带与风带南北移动的纬度范围 A B C D,B,4如果地球的黄道面与赤道面夹角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北京与纽约的昼夜长短基本一样 北京地区则没有四季变化 北半球中纬度1月份气温将变高 大气环境将改变,两极变冷 A B C D

6、 5若地球不自转,只公转,则( ) A黄赤交角变为0 B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变大 C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仍为一年 D黄赤交角的影响消失,A,C,解析:第3题,北半球热带和寒带范围均跨2326,与黄赤交角度数相同,晨昏线与经线圈之间的最大夹角(2326),也与黄赤交角度数相同。第4题,若地球的黄道面与赤道面夹角变为0,那么太阳永远直射在赤道上。这时全球永远昼夜等长;中纬度地区没有了四季变化,1月份气温将变高。第5题,若地球不自转,只有公转,对黄赤交角没有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仍是南北回归线之间,周期仍为一年。,6(2015浙江名校联考)嫦娥2号卫星三次减速制动后,依次进入12小时轨道、3

7、.5小时轨道、118分钟工作轨道。读嫦娥2号3次制动后绕月球轨道图,嫦娥2号卫星三次变轨过程中 ( ) A线速度依次增大,角速度依次减小 B线速度依次增大,角速度依次增大 C线速度依次减小,角速度依次减小 D线速度依次减小,角速度依次增大,D,解析:由图可知,三次变轨过程中,其轨道长度大幅度地减小,因此卫星的线速度依次减小;三个轨道中卫星绕月转动一周的角度都相等,而花费的时间却减少了,即角速度依次增大。,考点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2)变化规律,昼长夜短,越长,越短,北半球各纬度,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昼短夜长,越短,越长,南半球各纬度,极夜,3月

8、21日,昼夜等长,【思考探究】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与昼夜长短有何关系? 提示:太阳直射赤道全球_。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半球,南(北)半球_。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半球,南(北)极点附近出现_现象。 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昼夜长短变化有何关系? 提示: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_,北半球相反。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_,南半球相反。,昼夜平分,昼长夜短,极昼,昼变长夜变短,昼变长夜变短,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1季节变化规律 北半球昼夜长短年变化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等长,且距春分(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差值越小。,2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 (1)对称规律: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

9、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2326N的昼长等于2326S的夜长。 (2)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3)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4)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5)昼夜长短状况规律: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 3太阳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和昼夜长短的对应关系,正东,6时,正西,18时,昼夜等长,东北,早于6时,

10、西北,晚于18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东南,晚于6时,西南,早于18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4.昼夜长短的计算 (1)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昼长、夜长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4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 夜长2日出时间2(24日落时间),(2)根据昼(夜)弧跨越的经度计算昼(夜)长 昼(夜)长昼(夜)弧跨越的经度数15/时 (3)赤道上永远昼夜等长:昼长夜长12小时。 (4)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昼长夜长12小时。 (5)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方法 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为该地所在经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同一纬线上,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其中

11、,日出时间12昼长/2夜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24夜长/2。,(2015潍坊联考)读部分月份全球各纬度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图,回答12题。,1曲线e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 A5月 B8月 C11月 D12月 2图中三条昼夜长短分布曲线能够明确表达出的规律是 ( ) A冬至日,南极圈及其以南全为极昼 B赤道昼夜等分只出现在春秋分日 C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D纬度数相同的南北半球两地,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C,D,解析:第1题,由图中经纬度和昼夜分布状况可知,曲线e表示南半球昼长夜短,且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约为78S(位于南极点和南极圈中间),因此可判断太阳直射点约位于12

12、S附近,时间大约为2月或11月。第2题,据图可知,该图没有表达出冬至日南极圈及其以南全为极昼的规律;赤道地区全年昼夜等分;f曲线没有表达出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的规律;三条曲线均表达了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两地,其中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下图为夏至日某纬线圈,劣弧MN为夜弧。读图,完成35题. 3该纬线圈可能( ) A靠近赤道 B位于南半球低纬度 C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D在北极圈以内,C,4若劣弧MN开始逐渐变长,则( ) A地球公转速度渐快 B极昼范围扩大 C太阳直射点南移,且位于赤道以南 D晨昏线与地轴夹角变小 5一年中,该地夜长的最大变化范围为( ) A12小时 B8小时 C1

13、6小时 D24小时,D,B,解析:第3题,该纬线圈反映夏至日昼夜分布,且昼弧长于夜弧,则一定位于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该地夜长为8小时,昼长为16小时,则只能位于中纬度。选 C。第4题,劣弧表示夜长,劣弧变长,表示夏至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南移,但仍位于北半球;地球靠近远日点,公转速度变慢,极昼范围变小,地轴和晨昏线夹角变小,选D。第5 题,夏至日该地夜弧最短,夜长为8小时;则冬至日,该地夜弧最长,夜长将是16小时,则该地夜长最大变化幅度为8小 时。选B。,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二至日昼长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四地的地理位置由北到南的排序正确的是( ) A丁乙丙甲 B甲乙丁

14、丙 C丁乙甲丙 D丙丁甲乙 7冬至日丁地的日出时间为( ) A2时30分 B3时30分 C8时30分 D9时30分,C,D,解析:第6题,图中甲、丙两地在夏至日时昼长小于12小时,可判断其位于南半球,由甲地最小昼长5小时丙地最小昼 长,可推知丙地位于甲地南部;丁、乙两地在冬至日时昼长小于12小时,可判断其位于北半球,由乙地最小昼长丁地最小昼长推知,丁地位于乙地北部。第7题,丁地冬至日昼长为5小时,根据12时平分白昼可知,其日出时间为9时30分。,考点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_。 (2)季节变化,降低,北回归线,南半球,南回归线,北半球,昼夜长短,白昼最长,3、4、5,回归线,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_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 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_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_方,房屋朝北。,12,南,北,(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_,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_,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如右图中各点旗杆日影长短及日影所在方向(图中是6月22日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