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10 散文两篇课件 粤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81138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4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10 散文两篇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10 散文两篇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10 散文两篇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10 散文两篇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10 散文两篇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10 散文两篇课件 粤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10 散文两篇课件 粤教版必修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 散文两篇,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1.学习作者在平实的叙事中蕴含丰富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2.分析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欣赏作者平易自然、简洁的语言风格。 3.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感悟,对生命的认识,以及眷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1.连线作者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20世纪杰出的文学大师,女作家。在小说、诗歌、散文、儿童文学和翻译等方面有重要成就。 她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超人南归往事,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同情小橘灯樱花赞等,译著有吉檀迦利印度童话集等。,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

2、文图解,整体感知,2.写作背景 慰冰湖,面积达两平方公里,湖岸线全长五公里,水深十几米,既属于冰心当时就读的女子学院,也属于威尔斯利镇,同时还属于一位百万富翁。每逢秋季,湖面平波如镜,薄雾宛若轻纱,草地的露珠闪着绿光,走过去的脚步留不下印痕,只有鞋的沾湿与脚的凉爽。 “朝阳下转过一碧无际的草坡,穿过深林,已觉得湖上风来,湖波不是昨夜欲睡如醉的样子了。悄然地坐在湖岸上,伸开纸,拿起笔,抬起头来,四周红叶中,四面水声里,我要开始写信给我久违的小朋友。”冰心到校后写作的第一篇文章寄小读者通讯七中曾这样形容这片美丽的湖泊。 慰冰湖英文名Lake Waban,波士顿周围的新英格兰大地,随处可见这类在英语

3、中或被称之为pond,或被称之为lake的湖泊,简方达主演的金色池塘外景地就在慰冰湖附近。,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2.辨字组词 (1)璀璀璨 摧摧残 催催促 崔崔嵬 (2)眷眷恋 卷卷起 券奖券 绻缱绻 (3)惆惆怅 稠稠密 倜倜傥 碉碉堡 3.词语积累 (1)云翳:阴暗的云。翳,遮蔽。 (2)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3)慢条斯理: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4)相生相成:互相转化,互相促进,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5)朝思暮想:形容时刻想念。,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4.词义辨析 (

4、1)留恋 流连 辨析“流连”和“留恋”的意义相同,区别它们的关键是它们舍不得离开的对象。“流连”指受吸引而不愿意返回,对象仅限于自然景色、名胜佳境等可供游乐观赏的处所、环境。“留恋”指心存依恋而不忍离去,对象通常是指故乡、母校、亲人等与自己的经历有过密切关系的人和事。,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2)回溯 追溯 辨析“回溯”指回忆、回顾。“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来由。,(3)慢条斯理 从容不迫 辨析“慢条斯理”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形容不慌不忙,沉着镇定的样子。,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1.霞开头引用的英文句子为什么会让作者惊心?这

5、个句子有何作用? 思维激活:扣住作者翻译的关键词“云翳”来思考,句子的作用要结合其在文中的位置及其与下文的联系思考。 提示:自己从小喜欢的霞竟是从云翳中产生的。由这个英文句子引出要吟咏的事物霞。,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2.霞中对乌云和霞光辩证关系的思考富含人生哲理,请找出相关句子并加以品味。 提示:“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 “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 “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一个生

6、命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转。东方不亮西方亮。” 品味略。,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3.我的家在哪里?从梦写起,有什么作用? 思维激活:思考写了梦的哪些方面,和下文的梦有何联系。 提示:从梦写起,先写梦的作用和实质,为后文写自己的梦张本。 4.为什么说“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 思维激活:从现实的家(如北京的前圆恩寺等)与梦中的家有何不同这一角度思考。 提示:家,不仅仅是她住过的地方,也不一定富丽堂皇,它是有着亲人、有着亲情和关爱的地方,是有着美好回忆的地方,哪怕它

7、是破旧的、落后的、贫穷的,也还是作者内心深处温暖的家。,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1.在霞中,作者对“霞”的理解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童年时代,不管是早霞还是晚霞,对作者来说只不过“是我的最熟悉最美丽的小伙伴”。在经过了几十年的人生沧桑、风风雨雨之后,回首往事的冰心老人也许饱尝了人生的苦痛酸辛,对生命有了一种深刻的体验,再去面对陪伴自己一生的云霞时,便有了不同于以往的,特别是童年的认识和理解:“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这是作者积蓄数十年的感悟,到暮年升华为智慧的洞察。这

8、种认识的变化,宣告了作者从一位抒情诗人走向了哲人。,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2.霞中“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这段话蕴含了什么人生哲理? 提示:蕴含痛苦和磨难越多,幸福和快乐就越值得珍惜,生命才越有价值。这是作家积蓄数十年的感悟,到暮年升华为智慧的洞察,凝聚成充满诗情的警句。“云彩”是生命中的各种经历,唯有丰富的生命内容,才会有多彩的云霞,生命的霞光才越美丽。而经历了挫折、困难和艰辛的考验云翳,人生才能发出绚丽的光彩。,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3.我的家在哪里?这篇短文通过梦中的“家”和现实的对照,表达了作者对现实怎样的认识和态度? 提示:文

9、章写了两个世界。一个是儿时的世界,心中的世界,潜意识中的世界,一个美好的无争斗的世界梦中的家;一个是眼下的世界,现实的世界,真实的世界,一个充满争斗、涌动着暗流的世界。与作者朝思暮想的儿时的家对比,她厌恶的是现实中的夺权、罢官、降级、罚款、毁旧。冰心老人以她无畏的良知、高尚的人格,面对肮脏的世界、炎凉的世态,面对自己坎坷的人生,作出了20世纪末的呐喊,这实际上是冰心用她一生一世的清白反衬出现实社会中阴暗、肮脏的那一面;积近乎一个世纪的经历和体味,她对社会中的黑暗和污浊作了无情的批判。从这段文字里,我们不难看出冰心先生灵魂的高尚与伟大,而这也正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骨气和中华民族的精神的集中体现。其声

10、不高,但其“力可拔山,气可盖世”。,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自主探究 我的家在哪里?一文中作者表达出对一个“清淡、素雅、平和、充满亲情与温馨,又不受外界干扰的家”的渴望。你认为作者最终找到自己的家了吗?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观点一:我觉得作者并未找到这个“家”。因为这个家代表了对童年的美好的怀念,但是作者此时已是个九十多岁的老人,不可能再回到童年了。 观点二:中剪子巷代表的不是一个具体的、世俗的家,而是凝聚了父母之爱、兄弟之情的地方,是培育作者、滋养作者的地方,是作者成长的地方。这个家是藏在作者灵魂深处的,无时无刻不与她同在。,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观点三:作者寻找

11、“家”,实际是她渴望回到童年、回归人性的原始状态。因为童年时的人性是最自然、最纯真、最干净、最纯洁的。而这样自然本真的人性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的,作者充满爱和美的理想在尘世是无法实现的。所以作者永远也找不到自己的家。,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1.语言清丽典雅,超凡脱俗,富有人生哲理。 两篇课文的语言都清丽、典雅、超凡脱俗,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如霞中的“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等。我的家在哪里?作者表达了

12、自己追寻心中理想的圣地而不得的失落与无奈,但就全文来看感情却哀而不伤,反而给人一种清新的、行云流水般的感觉。 2.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表达形象、生动、贴切。 霞中“霞,是我的老朋友了”“她是我的最熟悉最美丽的小伙伴”读来亲切,也为下文析理做好了铺垫。“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比喻贴切、形象。,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3.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我的家在哪里?写梦境是虚写,醒后的内容是实写。梦中的那走不到的中剪子巷,无疑寄寓着作者深深的向往与眷恋、失落、无奈。梦中的“家”是一种思念,梦中的“剪子巷”是理想人生的象征,是一种逝去的永恒。梦醒后的内容回顾九十多年的人生道路,漂泊一

13、生,但她那个“牵不断、割不断的朝思暮想的家”将永远在世间延续。虚实结合强化了文章的主旨。,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导练 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对某一景物展开描写,300字左右。 创意激活 “虚”和“实”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之一,“实”指客观地反映绘画对象,“虚”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是指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等;“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虚实结合就是把具体的描写与抽象的述说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实写,重在刻画事物的形象,或正面描写,或直接记叙,它总是按照客观事物的实际面貌进行具体的描写。虚

14、写,指抽象地写,或侧面烘托,或间接垫衬,多为抽象的表现,重在调动读者的想象。它能跳出现实的束缚,通过创设情境,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为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范例展示 清代张潮幽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于猷为知己。”当面对着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己呢?海与大河不同。河流缓缓流淌,如老聃的“清静微妙,守玄抱一”;而大海变化万千,如庄周的“洞达而放逸”。海水的磅礴之势,海水的傲视天下,海水的宁静微澜面对这样的海,我听到的是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看到的是李白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我想到的是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

15、,天涯共此时”。海在历史的进程中闪耀着文学的光芒,并且这片光不仅在亮度上耀眼,色彩更是炫目因为海的多变。但当面对这片蓝色时,我们又如何能够只专注于它的磅礴、它的孤傲、它的宁静呢?曹操的壮志,李白的才华,张九龄的妙句不是更应得到我们的关注、我们的肯定和我们的继承?,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大海成为古典文学众多意象中的闪亮一点,它的价值又岂止是它的多变?古人为我们留下海一般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灿烂文化,作为拥有悠久历史与丰富传统的民族的子孙,我们的目光不该仅停留在海水表面。,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1) 冰心的幽默 著名作家冰心性格开朗,颇具幽默感。有一次,一位女作家登门拜访冰心

16、,临走时把一块手绢忘在冰心家中。几天后,冰心给那位女作家写去一封信,其末尾一段文字十分风趣:“你掉在我这里一块手绢,可还记得?幸我是个老太太,否则真是遗帕悬相思了。一笑。”那位女作家读完,不禁掩口而笑。 在冰心90岁生日之际,亲朋好友纷至沓来为她祝寿。费孝通先生是冰心已故丈夫吴文藻的高足,他抱病前往向师母祝寿。冰心老人非常高兴,诙谐地向在座的客人介绍说:“费孝通生肖属狗,他是文藻得意门生中的四条狗之一。”客人们听后都笑了起来,费先生像天真的孩子大笑不已。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以下话题中: 。 提示:童心、爱心、幽默、魅力,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2) 繁星之十六 青年人呵! 为着未来的回忆, 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图画。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以下话题中: 。 提示:现实与梦想、今天与明天、勤奋、实干,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拓展阅读 古往今来,人类生生世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