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80749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学前要点预览 知识要点图解,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P105-106) 梳理教材新知 1.信息概念 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 2.物理信息 是指通过_传递的信息。 举例:_、声、温度、_、磁力等。 来源:_、生物。,3.化学信息 是指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_,其又叫_。 举例:植物的_、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动物的_等。 来源: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 4.行为信息 是指动物的_,在_生物之间传递信息。 举例:_、_等。,【答案】 2.物理过程 光 湿度 无机环境 3.化学物质 信息素 生物碱 性外激素 4.特殊行为

2、 同种或异种 蜜蜂跳舞 雄鸟的“求偶炫耀”,掌握核心内容 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解读 (1)范围:,易错必明 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因传播途径的不同而不同。如孔雀开屏,如果通过行为传递信息给对方,则属于行为信息;如果通过羽毛的颜色等传递信息给对方,则属于物理信息。 2.鸟类或其他动物报警,若通过声音(尖叫),则属于物理信息;若通过特殊的动作(突然飞起),则属于行为信息。 3.涉及声音、颜色、植物形状、磁力、温度、湿度这些信号,通过动物感觉器官皮肤、耳朵、眼或植物光敏色素、叶、芽等感觉上述信息,则判断为物理信息。,4.若涉及化学物质挥发性这一特点,则判断为化学信息。 5.信息传递的范围包括同种生物个

3、体之间(性外激素、舞蹈等)、异种生物个体之间(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中的警示作用等)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有物理信息中的光、磁力等)。 6.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有些具有特异性,如昆虫的某一性外激素只对特定昆虫起作用;有些没有特异性,如某些昆虫的趋光性。,【典例示范1】 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 ( ) 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B.物理信息,行为

4、信息,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解析】 题干中植物根系分泌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很明显属于化学信息;鸟发现天敌后,做出了很夸张的动作,强调的是特殊的行为,所以属于行为信息。 【答案】 B,【问题导析】 生态系统中三类信息的传递形式:物理信息有明显的_等物理载体,如题干中“_ _”;行为信息重在_,如题干中“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化学信息突出_,如题干中“植物根系分泌的是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答案】 声、光、磁 闪光 行为 化学物质,【一题多变】 下列各项属于物理信息的是_;属于化学信息的是_;属于行为信息的

5、是_。 (1)花椒树上的刺 (2)昆虫的性外激素 (3)孔雀开屏 (4)鸟类的鸣叫声所发出的信息 (5)猎豹和猫科动物有着高度特化的尿标志的信息 (6)蜜蜂的舞蹈行为 (7)某些植物花朵的颜色、形状等给传粉昆虫的信息 (8)生物代谢产生的物质如酶、维生素、生长素、抗生素等 (9)有些候鸟的迁徙,在夜间是靠天空中的星座来确定方位的 (10)鼬遇到危险时,由肛门排出有强烈恶臭味的气体,起到报警和防御的功能,答案 (1)(4)(7)(9) (2)(5)(8)(10) (3)(6),知识点二 信息传递的模式和作用(P106-108) 梳理教材新知 1.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个体:生命活动的

6、_,离不开信息的作用,如蝙蝠的_,烟草等种子的萌发生长。 (2)种群:生物种群的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如植物_、昆虫_。 (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_生物的_,以维持_的稳定。,2.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提高_的产量。 (2)对_进行控制。,【答案】 1.(1)正常进行 “回声定位” (2)繁衍 开花 交尾 (3)调节 种间关系 生态系统 2.农产品 有害动物,掌握核心内容 1.信息传递模式 信息传递的方向往往是双向的,有从输出者向输入者的信息传递,也有从输入者到输出者的反馈(如下图)。,【典例示范2】 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的位置

7、。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产生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 ) 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C.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 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解析】 题中描述的特殊声音与扬子鳄的繁殖有关,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能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答案】 B,【问题导析】 (1) _,离不开信息的作用;_,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_。 (2)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声音属于物理信息;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

8、择巢穴的位置,说明信息传递_。,【答案】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生物种群的繁衍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一题多变】 (1)上述雄性扬子鳄发出的声音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_信息。 (2)这种求偶行为的产生与体内分泌的_有直接关系。,答案 (1)物理 (2)性激素,随堂训练 考点一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解析 物理信息既可以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以来源

9、于生物;植物不仅可以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还可通过一些物理过程等来传递信息;信息在物种之间和物种内部进行传递,进而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答案 D,2.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现象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 ( ) A.花香引蝶 B.豪猪遇敌竖起体刺 C.候鸟南飞 D.警犬嗅寻毒品,解析 候鸟南飞是鸟感受到光照的刺激而出现的行为,光属物理信息。 答案 C,3.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乙两种昆虫和蜘蛛。甲、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食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

10、虫。请回答: (1)上述现象中,X分别在_之间进行传递。,(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_和_。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_。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是_。 (3)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天敌和乙昆虫数量的变化是_。,解析 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无机环境和生物。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是物理信息。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故甲昆虫天敌数量增加,乙昆虫数量减少。 答案 (1)植物与甲昆虫的天敌、植物与乙昆虫 (2)无机环境 生物 化学信息和物理

11、信息 物理信息 (3)甲昆虫天敌数量增加,乙昆虫数量减少,考点二 信息传递模式和作用 4.有关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利用模拟的动物信息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 B.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音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结群或远离农田 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可以降低种群密度 D.利用信息传递可防治害虫,但效果很差,解析 利用信息传递防治害虫效果明显,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对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没有较大干扰,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答案 D,5.运用信息传递作用防治害虫的优点是 ( ) 可以减少农药的用量 防止环境污染 防治效果肯定好于化学防治 容易操作 A. B. C. D.,解析 生物防治的优点:无污染、效果好且持久、成本低等。 答案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