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80039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课件 新人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前检测,1唐玄宗前期任命的富于改革精神的宰相是 ( ) A房玄龄 B张玄素 C杜如晦 D姚崇 2唐玄宗前期的统治在历史上被称为 ( )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贞观之治” D“开皇之治” 3饮茶之风风靡全国始于( ) A秦朝 B汉朝 C南北朝 D唐朝 4唐朝农民改进了犁的构造,创造了 ( ) A二牛一人犁 B直辕犁 C,曲辕犁 D翻车 5唐朝农民创制了一种新型灌溉工具,这种灌溉工具是 ( ) A水排 B翻车 C水碓 D筒车 6唐时长安城中的坊指 ( ) A繁华商业区 B居民住宅区 C手工业作坊区 D商埠、码头,D,B,D,C,D,B,7有关长安城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 A长安

2、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B长安城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 C长安城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 D长安城的人口达千万 8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 B. C. D. 9杜甫的诗句“忆昔与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是描述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 )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文帝 D.武则天,D,D,A,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知识链接: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

3、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1300多年。,状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状元。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此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叫状头。宋代以殿试首名称状元。明、清会试以后,贡士须作殿试,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 榜眼 科举殿试一甲第二名称榜眼。北宋初期,殿试录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称榜眼,意思是指榜中双眼。明、清两代专指第二名,第三名称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探花 科举殿试一甲第三名称探花。唐代进士曲江杏园初宴,称“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进士二三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探采名花,探花之名始于此,宋代又称探花郎。南宋以后,专指殿试一甲

4、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袭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学习目标】 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的社会原因,培养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2、了解科举制诞生与完善的过程。与科举制有关的进士、明经、殿试、状元等相关历史名称 3、了解科举制的创立对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及对后世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本课主要基础知识: 科举制的诞生情况:,隋朝,分科考试,隋炀帝,进士科,正式诞生,科举制的完善情况:,唐朝的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 、 两科最重要。,进士,明经,唐朝,国学,殿试,武举,唐玄宗,诗赋,状元,科举制产生的影响: 科举制改善了 ,使得 . 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科举制促进了 的

5、发展,士人 的风气盛行。 科举制也促进了 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 ,大大有利于 的繁荣。科举制在世界文明史上有重要地位。,科举制度的弊端: 科举制度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不愿从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从事对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一旦科考成功、金榜提名,就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附庸。,用人制度,有才识的读书人,教育事业,用功读书,文学艺术,诗赋,唐诗,巩固提高:,1、唐朝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 ) A参加科举考试 B辛勤耕作 C作战立功 D经商致富 2、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

6、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A,D,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摘自人教版历史教材材 料二: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摘自人教版历史教材(七下)第4课 (1)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是指什么?它对唐代的教育事业产生的什么影响?,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长策”指科举制度。影响: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 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试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