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版)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五 工业文明的兴起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779206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5.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版)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五 工业文明的兴起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专题版)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五 工业文明的兴起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专题版)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五 工业文明的兴起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专题版)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五 工业文明的兴起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专题版)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五 工业文明的兴起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版)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五 工业文明的兴起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版)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五 工业文明的兴起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课件(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 工业文明的兴起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命题角度1 殖民扩张的历史影响,1.(2015课标全国,32)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解析 茶叶的普及属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体现不出等级观念淡化这一结论,故A项错误;中英两国文化差异较大,对东方生活方式向往不会成为英国社会的普遍认识,不是对材料中茶叶逐渐普及现象的合理解释,故B项错误;随着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贫富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日益拉大,故C项错误;由

2、于英国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加大了对东方的贸易,使茶叶大量流入英国,导致茶叶价格下降,成为普通民众也可消费的产品,故出现材料中的变化,故D项正确。 答案 D,命题角度2 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2.(2016课标全国,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1816年”“特别是在18311841年间”,人口死亡率上升。结合所学可知

3、,这与英国工业革命后城市环境的破坏有关,故A项正确;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错误;“人口膨胀食物短缺”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史实,19世纪医疗技术水平应该高于18世纪,故D项错误。 答案 A,命题角度3 两次工业革命的扩展,3.(2015课标全国,33)由下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解析 从表可以看出,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虽然是下降的

4、,但幅度不大,仍占据垄断地位,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与表不符,故A项错误;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下降,反映出其他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和上涨,即世界其他地区的工业化有所发展,故B项正确;从表中四国工业生产总和的比例无法得出各国工业发展程度,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但表内容不能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B,命题角度4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4.(2016课标全国,33)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当时美国(

5、 ) 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 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 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解析 19世纪60年代美国工业革命刚刚开始,各地铁轨有很大差异反映出美国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故选A项。各地铁路不统一,说明铁路部门不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故B项错误。C项材料未体现。D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 A,命题角度5 科学技术与生产要素的关系,5.(2015课标全国,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

6、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析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依据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选取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如选择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牛顿力学与瓦特改良蒸汽机、工厂制度的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使用、垄断组织的形成、流水线生产等内容,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可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要求史论结合、言

7、之有理即可。 答案 略,主线一 连接世界文明交往的“纽带”新航路的开辟 知识连线,思维诊断,1.1500年前后,世界由分散、孤立走向联系、统一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提示:生产力的发展,即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新航路开辟引发的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提示:(1)价格革命: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依靠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开始衰落。(2)商业革命:世界市场的拓展、商品种类的增多、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商业强国的崛起,开始出现全球性的经济联系。,3.培根说:“通过在我们时代已开始习以为常的远距离的航海和旅行,人们已揭露和发现了自然界中许多可使哲学得到新的光亮的事物。”培根所要

8、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提示:地理大发现推动了科学发展。,史论归纳,1.对财富的追求、地理知识的增加、航海技术的发展以及传播天主教的热情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2.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过程又验证和弘扬了人文主义,又使文艺复兴的精神得到升华。 3.“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拓展、商品种类的增多、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商业强国的崛起和价格革命。价格革命是商业革命的内容之一。 4.价格革命搅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依赖固定地租收入的地主经济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却大发横财,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5.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开始连为

9、一个整体,原来区域性的市场开始走向世界;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不同地区文明的冲突。 6.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哥伦布和麦哲伦对世界的探索和开拓是值得肯定的;但其殖民扩张的属性决定了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史料研读,史料一 世界人口估算,(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一中世界人口在1400年至1650年急剧增长的原因。 提示:新航路的开辟,新大陆的发现,人口统计地区增加;新大陆吸纳旧大陆的移民,扩大生存空间;农业生产的发展、高产农作物的传播,提供物质基础;工商业发展,世界市场开始出现。,史料二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二是尼德兰革命说

10、,三是“1500说”。 (2)越来越多的人支持第三种观点,这一观点的主要历史依据是什么? 提示:主要依据是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解图识史,识图1 新航路的开辟,解图1 新航路开辟沟通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新篇章,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简述新航路开辟对当时明清社会发展的影响。 提示: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缓解了人地矛盾;促进了东西方贸易,大量白银流入;西方殖民者开始骚扰东南沿海地区。,识图2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解图2 近几年,学者普遍认为真正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序幕的是明初郑和出使西洋。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简述郑和下西洋的伟大意义

11、。 提示: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铺平了亚非航路;发展了海外贸易,传播了中华文明;彰显了中华民族开放进取、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经略海洋的精神。,高考研究,命题规律 (1)题型考查:2009、2011、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以第40题和第41题非选择题的形式呈现,选择题型近几年在此涉及甚少。 (2)评价、影响类考查: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涉及新航路开辟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从西方崛起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2009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9题考查对麦哲伦环球航行的价值评价。,命题预测 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各大洲在数百年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图文材料为载体,以

12、文明史观、整体史观为立意,多角度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及影响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主要形式。复习备考时,注意站在世界历史文明演进的角度去认识新航路开辟,尤其注意梳理新航路开辟与中国历史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高考第41题仿真练 (2016安徽淮南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 观点一:起源于16世纪, 观点二:起源于19世纪, 观点三:起源于二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说明:选择材料二中任一种观点,并从材料一中任选四个要素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13、),解析 这道题在解答时,第一要明确自己选择的观点,第二要选择四项要素,第三要进行有效论证,答题的方法:结合所学知识,依据“论从史出”就可以。 答案 参考示例:观点:经济全球化起源于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 论证:市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商品:欧洲商人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美洲的烟草,非洲的象牙运往世界各地销售。货币:欧洲商人把美洲的金银带到亚欧等地,促进贵金属货币发展。,物种:原产美洲的玉米、番薯等传到世界各地。 人员:黑奴贸易把非洲黑人贩运到美洲,欧洲白人向美洲移民。 科技:欧洲传教士和殖民者把一些自然科学和技术带到亚洲等地。16世纪前后新航

14、路的开辟使世界经济活动真正开始超越国界,通过外贸、技术、资本、服务、相互联系和依存等形成了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主线二 “血与火”的资本原始积累荷兰、英国 知识连线,思维诊断,1.16世纪时有一位欧洲国家的国王说:“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这一国家后来还兼并了葡萄牙,被后世称为“第一个日不落帝国”。文中“国王”属于哪一个国家? 提示:西班牙。 2.荷兰东印度公司享有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的贸易垄断权,还被授予开战或讲和、夺取外国船、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力。材料表明荷兰东印度公司具有怎样的双重性质? 提示: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双重性质。,3.如何理解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侵略是

15、在“为他人作嫁衣裳”? 提示:西班牙和葡萄牙虽然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但其殖民掠夺来的财富并未转化为资本,大量财富流入英法等转化为资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史论归纳,1.从现代化史观看,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市场和资本条件,推动了欧洲殖民国家的近代化进程。 2.西方国家在殖民扩张的同时,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客观上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近代化进程。 3.西方国家为了获取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对外殖民扩张掠夺,最终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形成了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4.英国战胜西班牙、法国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

16、的胜利;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发达,而荷兰过分注重商业发展,因此战胜荷兰是生产方式先进的结果。 5.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政府的默认,欧洲殖民者对利润的疯狂追逐,加上非洲人民由于原始的社会结构造成的愚昧,是“黑三角贸易”顺利进行的主要历史原因。,史料研读,史料一 荷兰东印度公司(Dutch EastIndia Company)成立于1602年3月20日,1799年解散。是第一个可以自主佣兵、发行货币,也是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并被获准与其他国家订立正式条约,并对该地实行殖民与统治的权力。 任莉莉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四百年遥想 (1)据史料一,归纳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性质。 提示:具有国家职能、向东方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东方贸易的商业公司。,史料二 “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社会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 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