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维护受教育权 课件6(政治粤教版八年级下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779040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3.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1 维护受教育权 课件6(政治粤教版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7.1 维护受教育权 课件6(政治粤教版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7.1 维护受教育权 课件6(政治粤教版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7.1 维护受教育权 课件6(政治粤教版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7.1 维护受教育权 课件6(政治粤教版八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1 维护受教育权 课件6(政治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1 维护受教育权 课件6(政治粤教版八年级下册)(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想品德八(下)第七单元,我们的经济文化权利,你知道希望工程是什么吗?,大眼睛姑娘-苏明 娟,希望工程,维护受教育权,看材料,想问题,桃木疙瘩村地处太行山南端的深山中,生活十分困难。1989年,张胜利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又随之改嫁,上三年级的张胜利和弟妹成了孤儿,从此辍学在家,放羊。,1989年10月,全国开始实施“希望工程”,作为第一批受助生张胜利重新走进了课堂。初中毕业,看到村里没老师,于是成了一名代课老师。 1995年9月7日,张胜利再次受到“希望工程”资助,进入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学习。 1996年6月,张胜利作为希望工程受助生的代表,赴美国参加了第2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圣火的传递。,张胜

2、利 希望工程救助第一人,张胜利从小山村到大上海,到大洋彼岸,是什么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的人生充满了希望?给我们什么启示?,希望工程给了张胜利受教育的权利,是教育改变了他的命运,促进了他的个人发展,启示: 作为公民为了自身的发展一定要上学接受教育;作为国家一定要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权,公民,有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帮助,国家,缺一不可,受教育权的基本要素,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和保护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2001年教育部作出规定,进一步放宽参加高考的条件,取消年龄和婚否的

3、限制。结果当年全国就出现25岁以上的考生16265人,最大的73岁,实际录取25岁以上学生1924人,其中50岁以上的2人。,你知道吗?,据南京晨报报道,2002年全国年龄最大的考生、73岁的汪侠老人9月9日开始上学了,汪侠今年的高考成绩为213分,被南京医科大学录取为旁听生,安排在5年制的临床医学一大班中。,老有所养、 老有所为、 老有所学、 老有所乐。,爷爷考生和爷爷学生为什么要重回课堂?这个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各抒己见:,联系我们所学的科目(语文、英语、历史、绘画、防火知识 ),说一说掌握知识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七嘴八舌,文化程度与失业人数的关系图,2005年某市城镇失业情况,

4、文化程度与失业人数关系图,看了关系图后,你有什么感受?,从公民自身的发展来说,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知识改变命运,说说图片反映的事件和人物。思考:取得这些成就靠什么?,教育,科学技术,人才,人口 - 教育=,人口 + 教育=,思考:从图片你看到什么?要改变这种落后的面貌,要靠什么?,从国家的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请对小英的行为发表自己的看法。,小英的行为是错误的。因为受教育不仅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也是公民对国家必须履行的一项基本义务。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每一个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小英辍学打工,就没有认

5、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小军的父亲能要求儿子不上学吗?为什么?,小亮能拒绝上学吗?为什么?,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法律导航,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从2005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这意味着中国贫困地区592个县约1400万农村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将可以享受国家提供的全免费教育。温家宝在报告中还说,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启思园,根据义务

6、教育法规定,浙江省在十年前已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费;目前全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共有523.5万人,城镇初中和小学的杂费收取标准为每个学生每学期分别为130元和100元,农村初中和小学的杂费收取标准为每个学生每学期分别为90元和65元。从2006年秋季新学年起,浙江省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将不用交纳学杂费就可入学。,启思园,从以上两段材料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为何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所有学习费用不是全部由国家负担的?,浙江省统计局关于2003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据抽样调查,2003年末浙江省全省常住人口4679.6万人。浙江省全省小学在校学生340.29万人,初中入

7、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98.49%、99.85%,均比上年有所提高。初中招生60.72万人;初中毕业升高中段的比例84.6%,比上年提高0.53个百分点。,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材料研读,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特征,具有公益性 具有普及性 具有强制性,法律导航,小法律词典,小结,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必须予以保障,公益性事业,强制性 普遍性 公益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 家,职责,适龄儿童和少年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特征,放牛娃的愿望 一位记者来到美丽的大草原,巧遇一位放牛娃。他们之间进行如下一段对话: 记者:孩子,你放牛是为了什么? 放牛娃:赚钱盖房子。 记

8、者:盖房子是为了什么? 放牛娃:结婚生儿子。 记者:那你儿子将来干什么呢? 放牛娃:放牛啊! 记者:?,讨论思考:,看了上述对话,你有何感想?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贫困地区的人们陷入了一代又一代的贫困循环怪圈,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受教育的机会,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珍惜受教育的机会,一根稻草 两种命运,那一年,肖琴五年级,妹妹肖燕云二年级。要开学了,两个土家族小姑娘却在妈妈手里攥着的两根稻草前呆住了“家里只供得起你们中的一个上学,这两根草一长一短,抽到长的去上学,短的留在家里做事”,结果,妹妹抓了长的去上学 ,姐妹的命运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一根稻草 两种命运,结果,妹妹

9、抓了长的去上学,并经过勤苦学习,进入了大学。而成绩一向优异的姐姐肖琴只能辍学回家,从此放牛打草,当了农民。劳作一天之后,坐在门口横生的老树旁,内向、不事张扬的肖琴偶尔会目光空茫 ,渴望的眼睛,现在的苏明娟过得好吗?,安徽某大学毕业,今年已被安徽一家银行录用。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如果苏明娟最终没有得到接受教育的机会,现在她又会过得如何?,找找我们的优势和差距,我要读书,老、少、边、穷地区的儿童,我们的教室,我思我行,(1)请列举校园里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 (2)这些行为会带来什么危害?作为同龄人,你准备 怎样规劝他们?,?,?,?,?,漫画,难,漫画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实践与评价,P53的,

10、1 明辉受伤后克服困难、坚持上学,他的行为具有什么样的法律意义? 2 当我们充分享受受教育权利时,应该怎么做?,你在履行受教育义务时,做得怎样?,反躬自省,送给自己一句学习座右铭,正在上八年级的学生小芳家庭出现了变故,妈妈因与爸爸赌气而离家,不知去向。爸爸又常常出去赌博而不做工养家,也不管小芳的生活。新学期要开学了,小芳向爸爸要书本费,爸爸不但不给,还训斥她:“义务教育不是不收费吗?怎么又要我给钱!上学要花钱,就别上了,你也不小了,就去打份工,挣钱养家吧。”,1 小芳的爸爸这样说对吗,为什么? 2 如果你是小芳,为了争取读书的机会,应该怎样说服自己的爸爸?,参考答案,1.小芳爸爸的话不对.因为

11、: (1)小芳正在上八年级,属于接受义务教育的阶段.义务教育具有公益性,免收学生的学费、杂费,但还做不到免收一切费用,小芳要交书本费,小芳爸爸不给是不对的. (2)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家庭在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方面负有法定责任.小芳的爸爸不让小芳继续上学,不履行法定义务,是错误的、违法的.,参考答案,2 、小芳首先应该用法律与爸爸论理,批评爸爸的错误观点,说服爸爸出钱,保证自己继续上学;自己也会努力学习.如果还有困难,应当请老师、亲友等做爸爸的思想工作.实在无效还可以诉诸法律保护自己的受教育权.,阅读教材P55_57 ,思考交流: 1.是什么原因使马燕不能充分享受受教育的权利? 2.马燕在日

12、记里是如何表达自己对学习的渴求和追求的? 3.从一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阅读与感悟,作业,(2006年.重庆)材料一:据报道,今后五年国家财政新增义务教育经费累计达2182亿元,从今年起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重庆市政府今年也为360万农村学生免除了12亿多元学杂费,其中90万贫困生免费得到教科书,45万农村女童免除作业本费、住宿费。 材料二:小亮和小锐是好朋友。一天,小亮对小锐说:“我成绩太差了,决定不读九年级了,到外面去打工,而且我爸爸也同意了。”,结合材料一、二,你认为小锐应该对小亮说些什么?,参考答案,(1)国家为保障我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作了大量投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2)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是我们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3)你爸爸同意你去打工的做法是不对的,是违法行为;,(4)我愿尽力帮助你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不断努力,共同进步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